在泉州 一路走一路吃

泉州开元寺
18年的元旦,去了心心念念的泉州。在动车上读完了《暴食江湖》,而到了泉州,一路走一路吃,回来后细细思索,也有不少乐趣。中国的食物,虽因地理位置与所处环境不用有所差异,但总能找到很多相通相似之处。比如泉州的面线糊与陕西及河南的胡辣汤,比如泉州的四果汤与海南的清补凉。因地取材,变换着风味,却有着一样的形式。

泉州街头常见的各种“粿”
一种食物之所以能成为当地的特色,可能是因为食材,也可能是因为食物中蕴含的地域文化。最明显的感受是品尝泉州的肉粽与元宵圆。

泉州 侯阿婆肉粽
粽子是端午节的代表食物,北方人喜甜口的粽子,曾有北方的朋友对肉粽的存在深表不能理解,认为肉粽破坏了粽叶的清香,且过了端午节,并不常吃粽子。而江浙一带的粽子,甜咸都有,且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常出现在早餐的选择中。江浙的肉粽,讲究的是粽叶的清香与猪肉的香味完美融合。而闽南地区的肉粽,内里裹着牡蛎、香菇、虾米、五花肉……剥开后还要淋上各种酱料,尝到的是丰富的食材、充足的酱汁,粽叶的清香味被淡化。

泉州“海丝金凤”元宵圆
汤圆,江浙一带甜咸口味具有,但不论是枣泥馅、黑芝麻馅、花生馅还是肉馅,从不混合出现。到了泉州,元宵的内里是花生仁、黑芝麻、冬瓜糖等混合制成,口感丰富。

泉州 满煎糕
在泉州闲逛,一条涂门街上,距离伊斯兰教清净寺几步之遥就是道教关帝庙,而整个泉州更是各种宗教皆能觅得踪影。这样的城市感觉,在品尝到泉州的肉粽还有元宵圆时,有了重合的感觉,只因为这两样食物给人的感觉,和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太像了,什么都有一点,彼此间既不会吞噬对方的味道,反而互相添彩。

元旦 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