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极简成为主义
当一种行为出现并被公众认可后,就会有总结概论系统以及提升到意识层面的理论出现。然后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观念来划定这种行为的理论上的疆界,并对自己的划界理论自求自证自圆其说,甚至将行为推举到信仰的高度,然后执着者会把这种信仰推上唯一真神的顶点,将之架构在鄙视链中鄙视一切的顶端。然后有可能出现对非此信仰者以无情的语言攻击,甚至于发展到行为暴力。所谓一元也。从每一个宗教的发展就可以验证,历史上诸多宗教战争皆源于这种我对你错的执着之心。
比如极简行为,当接受者众,就会被推之为主义。因每个人想要的不同,在实行过程中会有“极简不是苦行僧”“是不是该把另一半也极简了”“空无一物”“怦然心动”的各种疆界划分。于是也出现了极简者与极繁家庭成员的矛盾纠葛,各种看不惯和控诉。在实施极简的人当中也会看到象日剧空无一物的美丽女主角自己都认为不扔东西就会不爽的变态行为,为何?执着也。
本人已经断舍离三年有余,在经历了大量的扔东西-因家人不赞同极简而看家人的东西就烦-只简自己东西-接纳家人的极繁过程后,忽然领悟到简与繁是一件事,都是对物品关注过度。当欲望无穷尽的时候,又没找到真心所爱的,发泄的途径很可能是买买买。而任何不是真心喜欢的最终都要成为烦恼,于是又开始扔扔扔,无可扔也终变现为烦恼。所以那些看穿本质的人会在这个小组里告诉我们极简是手段,目的是要找到真心喜欢的。
于是从极简这个过程中也让我在思考问题就是“这世界真的有对错吗”,“真的是正反两面吗”。因为有黑才有白的存在,因为有繁才能有简,因为有死才知道活,因为有才懂得无。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