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事故
今儿跟您聊点儿新鲜的。
可现如今网络这么发达还能有什么新鲜事儿呢?所以我今儿聊的可不是现在的新鲜事儿,是过去的。在哪个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的事儿。有多新鲜呢?我慢慢儿说,您慢慢儿听。
一丈魔,上台鞠躬。
我喜欢听京剧,专业、票友唱戏我都喜欢听。但我更喜欢票友唱戏。为什么?因为有意思啊,不排练不配合,角儿和底包两码事,台上唱戏谁也不就和谁,全是包袱儿。
有一次看《草桥关》,花脸戏,姚期镇守草桥关,刘秀想调姚期回朝,派了马武、杜茂、岑彭三员大将来到草桥关换姚期回去。姚期临走有四句西皮快板,应该是这么唱:“众皇兄赐我的饯行酒,大家同饮太平瓯。长亭拜别我就拱拱手”这三句唱完了响锣鼓家伙点儿,然后还有最后一句“回朝参王在那五凤楼。”唱完了以后,姚期下场,演出圆满。
可巧那天唱姚期的哪位角儿,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唱了三句“众皇兄赐我的饯行酒,大家同饮太平瓯。长亭拜别我就拱拱手”,锣鼓家伙点儿一响,摇着马鞭下场了,台上的马杜岑都傻了,姚期下场以后打鼓的鼓佬儿不干了,说了句老北京歇后语:“好么,白坯儿面--没卤!”姚期听见了,心里一惊,坏了还有最后一句词儿我没唱怎么就下台了,赶紧又摇着马鞭上场了,拉二胡的赶紧又缝腿儿,姚期接着唱第四句“回朝参王在那无风楼”。唱完这句算是圆满了,姚期下台这一折戏算是结束了。就这样儿,打鼓的还是不饶人,又来了一句老北京歇后语:“这位角儿,小碗儿面--后找补。”得!从此以后,这位角儿落了个外号“两碗面”!
这事儿算新鲜了吧?我要不说您各位都不知道。其实还有跟新鲜的,您听我接着说。
相声,相信大家伙儿都听过,相比较于唱歌跳舞,现场表演的难度其实是很大的,毕竟可以假唱,跳舞的动作不到位一般观众也看不出来,但是相声要是说错了台词可就真的是舞台事故了。今儿我就先跟您说一个相声表演中的舞台事故。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一对儿知名相声演员,演出之前吃午饭,捧哏的非要喝二两。按理说这是不允许的,为什么呢,喝酒误事啊。但是这二位都是老演员了,舞台经验也丰富,下午的演出段子也熟,是什么呢?《对春联》。捧哏的演员一个劲儿的央告逗哏的“二哥,我就喝二两,保证不会耽误下午业务场演出,这段子多熟啊,睡着了说都错不了。”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就喝吧。这位还真没多喝,就二两。
无巧不成书,说书人又要祭出这五字真言了。下午演出的时候,果不其然就出了事儿。《对春联》有段词儿是这么说的:乙“听说您有学问?”甲“念过几年书。”乙“那我出个上联您给对对?”甲“好啊。”中午喝了酒这位艺术家,上台就出错了。
乙:“听说您有学问?”
甲:“念过几年书。”
乙:“那我出个上联您猜猜?”
甲:“我猜你妈了B!”
噢!骂上啦?
一丈魔,下台鞠躬。
扫码关注
人生就是跑来跑去,听别人叫好儿
可现如今网络这么发达还能有什么新鲜事儿呢?所以我今儿聊的可不是现在的新鲜事儿,是过去的。在哪个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的事儿。有多新鲜呢?我慢慢儿说,您慢慢儿听。
一丈魔,上台鞠躬。
我喜欢听京剧,专业、票友唱戏我都喜欢听。但我更喜欢票友唱戏。为什么?因为有意思啊,不排练不配合,角儿和底包两码事,台上唱戏谁也不就和谁,全是包袱儿。
有一次看《草桥关》,花脸戏,姚期镇守草桥关,刘秀想调姚期回朝,派了马武、杜茂、岑彭三员大将来到草桥关换姚期回去。姚期临走有四句西皮快板,应该是这么唱:“众皇兄赐我的饯行酒,大家同饮太平瓯。长亭拜别我就拱拱手”这三句唱完了响锣鼓家伙点儿,然后还有最后一句“回朝参王在那五凤楼。”唱完了以后,姚期下场,演出圆满。
可巧那天唱姚期的哪位角儿,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唱了三句“众皇兄赐我的饯行酒,大家同饮太平瓯。长亭拜别我就拱拱手”,锣鼓家伙点儿一响,摇着马鞭下场了,台上的马杜岑都傻了,姚期下场以后打鼓的鼓佬儿不干了,说了句老北京歇后语:“好么,白坯儿面--没卤!”姚期听见了,心里一惊,坏了还有最后一句词儿我没唱怎么就下台了,赶紧又摇着马鞭上场了,拉二胡的赶紧又缝腿儿,姚期接着唱第四句“回朝参王在那无风楼”。唱完这句算是圆满了,姚期下台这一折戏算是结束了。就这样儿,打鼓的还是不饶人,又来了一句老北京歇后语:“这位角儿,小碗儿面--后找补。”得!从此以后,这位角儿落了个外号“两碗面”!
这事儿算新鲜了吧?我要不说您各位都不知道。其实还有跟新鲜的,您听我接着说。
相声,相信大家伙儿都听过,相比较于唱歌跳舞,现场表演的难度其实是很大的,毕竟可以假唱,跳舞的动作不到位一般观众也看不出来,但是相声要是说错了台词可就真的是舞台事故了。今儿我就先跟您说一个相声表演中的舞台事故。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一对儿知名相声演员,演出之前吃午饭,捧哏的非要喝二两。按理说这是不允许的,为什么呢,喝酒误事啊。但是这二位都是老演员了,舞台经验也丰富,下午的演出段子也熟,是什么呢?《对春联》。捧哏的演员一个劲儿的央告逗哏的“二哥,我就喝二两,保证不会耽误下午业务场演出,这段子多熟啊,睡着了说都错不了。”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就喝吧。这位还真没多喝,就二两。
无巧不成书,说书人又要祭出这五字真言了。下午演出的时候,果不其然就出了事儿。《对春联》有段词儿是这么说的:乙“听说您有学问?”甲“念过几年书。”乙“那我出个上联您给对对?”甲“好啊。”中午喝了酒这位艺术家,上台就出错了。
乙:“听说您有学问?”
甲:“念过几年书。”
乙:“那我出个上联您猜猜?”
甲:“我猜你妈了B!”
噢!骂上啦?
一丈魔,下台鞠躬。
扫码关注
人生就是跑来跑去,听别人叫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