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梁朝伟跟我说“打工不如创业”
![]() |
我第一次坐下来跟Joe聊天的时候,猝不及防被他问了一个问题。
“打工只是挣点工资,创业才能增加你人生的厚度,这种体验不是哪里都能获得的。现在你想想,你要什么?”
“嗯啊。”我含糊地应着,努力做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我违心地说:“当然是要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了。”
Joe说:“那就对了,钱财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做成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人生才有意义。”
我说:“嗯嗯,你说得对。”心里倒吸一口凉气,他是不是要用毒鸡汤蛊惑我?
当时是2017年的春天,我们坐在广州珠江新城的一家咖啡馆里。
![]() |
他不时停下来给我一个迷人的笑容,确定我跟得上他的节奏后才继续说。
什么职业规划、市场前景、业务模式、融资,不到1个小时,这些词汇出现了八百多次。我想“这人该不是搞网络传销的吧?”
不过,他问我要钱还是要体验、要打工还是要创业的问题,我其实早就想过。
我对朝九晚五、一成不变的上班生活厌倦极了,迫切来一点改变。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换工作比我狠多了,又热爱学习,可以在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切换自如,她鄙视追求稳定的人,“这社会哪有什么稳定可言啊”。
我脑子里浮现出的画面是《阿飞与阿基》里,梁朝伟对着镜头说:打工不如创业,笨蛋!
那是什么时候的电影?1992年啊,25年前!这世界激烈如斯,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是不是?
![]() |
所以我最后被拉入他的团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像那谁说的,历史都有其必然性。
第二周,我参观了他租的办公室。满满两架子营销书籍,还有许多佛教书。我对喜欢读书的人有天然的好感。
“你信佛?”
“万物同理,从更多维度来理解这个世界,可以更好地经营生意。”
“不得了,”我心想,“做生意做到了哲学的境界。”
严格来讲他这次不算创业,因为本来他的生意已经做得红红火火了,但他要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打开一片新的市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多造一条航空母舰”,因为市场的风浪神秘莫测。
他给我放了一份PPT讲解他的思路。
“把互联网用对了任何时候都是风口期。我们要做的是新零售。”
他目光坚定,姿态从容,胡子、发型和衬衣无不透露出一种见惯世面的雅皮士的气息,PPT的投影在他身后泛着红酒般的幽光,让我不由得想起奥登的《魔鬼之歌》——“你独领风骚,其他人全都滚开”。
呃,然后我暗戳戳地想应该拿多少工资。什么?人家许我一个财务自由的未来,我却想着那点工资?
没出息!我骂自己。
我模仿《纸牌屋》的木下总统用指节敲了两下桌子,“呀,讲得太好了。”
就这样,我为自己开启了一段荡(wei)气(le)回(zhuan)肠(qian)的新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