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75万买到“假”劳力士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几天,国外表圈有一件事情在小范围内炒得很火。本来大家都没有怎么吭声,本想过去了就过去了。结果在昨天,著名钟表媒体Watchesbysjx把这个事情给抖出来了。鉴于Watchesbysjx的影响力,估计已经没有办法藏着掖着了。所以今天就来聊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2015年12月份,国际著名拍卖行Phillips富艺斯在香港卖出去一块1963年生产的劳力士古董迪通拿Ref.6239,最后的成交价格达到75万港币。而按照当时正常的市场行情,这块表盘上有污渍、不算完美的Ref.6239的价格应该在35万港币左右。之所以能溢价这么多,那是因为这块Ref.6239有一张非常特殊的表盘。
现在劳力士迪通拿表盘的上部一共有五行字,第一行是品牌商标,第二行代表是蚝式表壳+自动上链机芯,第三四行乃机芯通过COSC天文台认证的意思,而第五行的“Cosmograph”肯定大多数人不知道它的含义。
“Cosmo”中文含义是“宇宙”,“Graph”含义是“记录图表”。劳力士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曾生产过一款带有月像功能的腕表Ref.6062,从这个时候开始,“Cosmograph”开始被劳力士使用,其代表的含义衍生为“记录宇宙星球运行轨迹”的手表。
1963年,劳力士发布一款全新的计时腕表,我们今天称之为迪通拿系列。而在那个时候,美国和前苏联正在太空领域激烈对抗,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当年最火的话题。于是乎,劳力士继续使用了“Cosmograph”这个商标词汇,虽然迪通拿并没有什么月像、星像功能。而在坊间,也流传了下来有一个梗。说,劳力士迪通拿本来是想做到太空,结果在赛车领域出名了;而欧米茄超霸,本来是想在赛车领域有一番作为,没有想到后来被美国宇航局NASA选到了太空。两个品牌的经典表款的设计初衷和最后的成功道路仿佛交换了,有一种“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感觉!
所以说,“Cosmograph”这几个字母对于迪通拿系列表款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Ref.6239表款上有这样一批特殊的手表,他们的表盘上并没有印刷“Cosmograph”字样,只留有“Rolex”。在钟表收藏家圈子里面,这种单一商标的盘面就被称为“Solo独奏”。对于劳力士这种大批量工业化产品来讲,细微的、有特色的不同点就可以让某一批次的手表有收藏(炒作)价值,导致价值不菲,“Solo独奏”表盘自然如此。于是乎,就有了本文开头讲的故事情节,某位表友花了75万港币买下了Phillips富艺斯叫卖的“Solo独奏”版本迪通拿Ref.6239。
花钱卖得心头好,本身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东西卖出去2年后的,INS上面的一位表友@perezcope 却爆出猛料,他发现Phillips富艺斯卖出去的这块Ref.6239根本就不是“Solo独奏”版本,而是在普通版本的基础上,将原来的“Cosmograph”给去除了。最为关键的是,表友@perezcope 拿出了实锤资料。他公开当年这块Ref.6239没有篡改盘面的照片,通过对比,表盘上面的污渍、氧化痕迹的大小、位置、形状完全和Phillips富艺斯卖出去的那块一模一样。这表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11年11月份的纽约安迪古伦拍卖行,当时的估价是21万港币。这个就没有狡辩的机会了....此时,当年的卖家还不知道,自己花75万买回去的居然是块“假”的Solo表盘劳力士。
而类似的事情,也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了。2016年的时候,网上出现了一块劳力士Ref.1675,其特殊的地方在于表盘上印刷有“Tiffany & Co” 的商标,其乃代表这块手表由蒂芙尼销售出去。但是后来有人通过对比发现,这款价值不菲的特殊盘面GMT也是从普通版本上修改而来。骗子通过加印几个字母,就想多赚黑心钱。
故事的剧情很波折,但是结局还算完美。被表友@perezcope 给曝光以后,Phillips富艺斯拍卖行承认了错误,并同时表示将联系买家退款。本次拍卖事件,栽更头的不仅仅是Phillips富艺斯,还有著名媒体Hodinkee,他们曾写过一篇关于Solo独奏表盘文章,在里面就曾将这块假Ref.6239 Solo版本给当成了真货,并称之为其为“最好的样品”。(现网站已经改了)那么,这件事情可以被当成Phillips富艺斯想要骗钱吗?其实不是的。这件事情的原因被描述为“Phillips富艺斯看走眼了”更为合理。因为人家在官网上海保留着当年的高清拍卖目录照片,不得不承认作假的骗子的确“活儿好”!放大后的确看不出什么端倪。正常来讲,擦除表盘上的印刷字体,很容易将底色给破坏掉。不知道骗子用了什么方法,居然保留下了底色,没有丝毫的痕迹。可能有的表友会问,如果没有表友@perezcope 给放出实锤对比照片,那岂不是很难确定表盘是否被改装过?没错,是这样的。对于钟表的鉴定,其实有两种结果,一种叫做百分百确定,而另一种叫做“根据现有资料推定”。劳力士在当年并不是自己生产表盘,而是外包给其他厂家,所以根本就没有详细的资料可以供对比来鉴别真假。而诸如前面提到的带有蒂芙尼商标的劳力士,这一类的手表其实是蒂芙尼买回去以后自己找人加印上去的。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版本众多,最后也导致这一类表成了“假”表浑水摸鱼的重灾区。正是因为这个,才会出现连Phillips富艺斯、Hodinkee这类老司机也会看走眼的情况。甚至,在之前某个品牌官方都把假表认成了真货.....当然,大家看了这个也不用过多担心,因为骗子也是会考虑收益和成本的,对于大部分表友购买的现代表,他们是没有心思去造假的。即使少数热门款有假货,碍于成本和技术,也还是会有明显的鉴别点。而这个故事也告诉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买贵价东西最好还是去诸如Phillips富艺斯这类的大品牌、老企业那里去。虽然他们并不能保证自己卖出去的东西百分百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出现了问题,他们至少会碍于情面、出于职业道德、因为规章制度而给出一个相对完善、有效的解决方案。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弥补!
![]() |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2015年12月份,国际著名拍卖行Phillips富艺斯在香港卖出去一块1963年生产的劳力士古董迪通拿Ref.6239,最后的成交价格达到75万港币。而按照当时正常的市场行情,这块表盘上有污渍、不算完美的Ref.6239的价格应该在35万港币左右。之所以能溢价这么多,那是因为这块Ref.6239有一张非常特殊的表盘。
![]() |
现在劳力士迪通拿表盘的上部一共有五行字,第一行是品牌商标,第二行代表是蚝式表壳+自动上链机芯,第三四行乃机芯通过COSC天文台认证的意思,而第五行的“Cosmograph”肯定大多数人不知道它的含义。
![]() |
“Cosmo”中文含义是“宇宙”,“Graph”含义是“记录图表”。劳力士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曾生产过一款带有月像功能的腕表Ref.6062,从这个时候开始,“Cosmograph”开始被劳力士使用,其代表的含义衍生为“记录宇宙星球运行轨迹”的手表。
![]() |
1963年,劳力士发布一款全新的计时腕表,我们今天称之为迪通拿系列。而在那个时候,美国和前苏联正在太空领域激烈对抗,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当年最火的话题。于是乎,劳力士继续使用了“Cosmograph”这个商标词汇,虽然迪通拿并没有什么月像、星像功能。而在坊间,也流传了下来有一个梗。说,劳力士迪通拿本来是想做到太空,结果在赛车领域出名了;而欧米茄超霸,本来是想在赛车领域有一番作为,没有想到后来被美国宇航局NASA选到了太空。两个品牌的经典表款的设计初衷和最后的成功道路仿佛交换了,有一种“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感觉!
![]() |
所以说,“Cosmograph”这几个字母对于迪通拿系列表款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Ref.6239表款上有这样一批特殊的手表,他们的表盘上并没有印刷“Cosmograph”字样,只留有“Rolex”。在钟表收藏家圈子里面,这种单一商标的盘面就被称为“Solo独奏”。对于劳力士这种大批量工业化产品来讲,细微的、有特色的不同点就可以让某一批次的手表有收藏(炒作)价值,导致价值不菲,“Solo独奏”表盘自然如此。于是乎,就有了本文开头讲的故事情节,某位表友花了75万港币买下了Phillips富艺斯叫卖的“Solo独奏”版本迪通拿Ref.6239。
![]() |
花钱卖得心头好,本身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东西卖出去2年后的,INS上面的一位表友@perezcope 却爆出猛料,他发现Phillips富艺斯卖出去的这块Ref.6239根本就不是“Solo独奏”版本,而是在普通版本的基础上,将原来的“Cosmograph”给去除了。最为关键的是,表友@perezcope 拿出了实锤资料。他公开当年这块Ref.6239没有篡改盘面的照片,通过对比,表盘上面的污渍、氧化痕迹的大小、位置、形状完全和Phillips富艺斯卖出去的那块一模一样。这表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11年11月份的纽约安迪古伦拍卖行,当时的估价是21万港币。这个就没有狡辩的机会了....此时,当年的卖家还不知道,自己花75万买回去的居然是块“假”的Solo表盘劳力士。
![]() |
而类似的事情,也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了。2016年的时候,网上出现了一块劳力士Ref.1675,其特殊的地方在于表盘上印刷有“Tiffany & Co” 的商标,其乃代表这块手表由蒂芙尼销售出去。但是后来有人通过对比发现,这款价值不菲的特殊盘面GMT也是从普通版本上修改而来。骗子通过加印几个字母,就想多赚黑心钱。
![]() |
故事的剧情很波折,但是结局还算完美。被表友@perezcope 给曝光以后,Phillips富艺斯拍卖行承认了错误,并同时表示将联系买家退款。本次拍卖事件,栽更头的不仅仅是Phillips富艺斯,还有著名媒体Hodinkee,他们曾写过一篇关于Solo独奏表盘文章,在里面就曾将这块假Ref.6239 Solo版本给当成了真货,并称之为其为“最好的样品”。(现网站已经改了)那么,这件事情可以被当成Phillips富艺斯想要骗钱吗?其实不是的。这件事情的原因被描述为“Phillips富艺斯看走眼了”更为合理。因为人家在官网上海保留着当年的高清拍卖目录照片,不得不承认作假的骗子的确“活儿好”!放大后的确看不出什么端倪。正常来讲,擦除表盘上的印刷字体,很容易将底色给破坏掉。不知道骗子用了什么方法,居然保留下了底色,没有丝毫的痕迹。可能有的表友会问,如果没有表友@perezcope 给放出实锤对比照片,那岂不是很难确定表盘是否被改装过?没错,是这样的。对于钟表的鉴定,其实有两种结果,一种叫做百分百确定,而另一种叫做“根据现有资料推定”。劳力士在当年并不是自己生产表盘,而是外包给其他厂家,所以根本就没有详细的资料可以供对比来鉴别真假。而诸如前面提到的带有蒂芙尼商标的劳力士,这一类的手表其实是蒂芙尼买回去以后自己找人加印上去的。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版本众多,最后也导致这一类表成了“假”表浑水摸鱼的重灾区。正是因为这个,才会出现连Phillips富艺斯、Hodinkee这类老司机也会看走眼的情况。甚至,在之前某个品牌官方都把假表认成了真货.....当然,大家看了这个也不用过多担心,因为骗子也是会考虑收益和成本的,对于大部分表友购买的现代表,他们是没有心思去造假的。即使少数热门款有假货,碍于成本和技术,也还是会有明显的鉴别点。而这个故事也告诉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买贵价东西最好还是去诸如Phillips富艺斯这类的大品牌、老企业那里去。虽然他们并不能保证自己卖出去的东西百分百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出现了问题,他们至少会碍于情面、出于职业道德、因为规章制度而给出一个相对完善、有效的解决方案。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