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和虚空
有两种空无:空虚和虚空。
有一个假定/前提:人无法抵达虚空。
在人的世界里,现在或者说当下统领一切,即统领空虚和虚空。空虚是人的世界,虚空是超然的世界。超然是经现在由空虚跃向虚空。
在人的世界里,空虚是我们的存在形式,所有积极的、消极的欲望和罪恶都是为了填补本来的空虚。我们极尽所能的甚至是意识不到的去通过各种事物的填补来驱逐空虚。却忘了:我们没有自身,我们没有本质,我们本就是虚无。
我们填补着自己的空虚,并且把目光投向未来,有时也光顾过去。然而,人是无法满足的,当人抵达过去所期待的未来时,即当曾期许的未来成为现在时,人不仅因未来变成现在而感到失望,也因为时间终将逝去、未来终会抵达而失望,也因为转化为未来的现在筑成了新的牢笼和困境。
而事实上,人的每个当下都几乎被未来所占据,而每个当下都是牢笼。牢笼中的我们无非是从过去的牢笼跳入眼前的牢笼。而要走出眼前的牢笼,就必须踏入未来的困境。
退一步讲,相对于现在,人所见的世界里,过去和未来也许都是真实的,只有现在是虚无的,只有我们此时此刻所处之境是虚无,继而是让我们觉得是空虚的。过去可追忆,未来仍可期。唯有余当下,闪逝虚无一。
过去永久的停留在过去,未来也终将成为过去, 只有现在一直被称为现在。
既然如此:我们,经过去、未来而有现在。而现在是虚无、是虚空。
因此,带有欲望的我们注定无法满足,注定失望。
我们希望的永远都在未来,哪怕未来成为了现在,哪怕现在是曾被等待的未来。
对于我们,空虚无处不在。只是,我们习惯于填补、掩饰这片空虚,而习惯性的忘了它的存在。
我们跳不出“于现在期许未来的牢笼”,因此,我们无法由空虚跃向虚空。
因此,我们注定因为重负而跌落年少时想象的神坛。
然而,虚空孕育在每一个人的空虚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把自己收缩起来,立于绝对的孤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