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言几又工作日记第5天
听了室友的一番话,我现在更有动力写关于言几又工作方面的日记了。因为没有言几又的员工写过,网上没有相关介绍,那些想在书店工作(包括言几又)的一厢情愿之人大致可以了解一下书店工作实际的内容。不要抱幻想和浪漫的书籍之旅,我们需要的是真实,而不是表面的欺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公司人事负责招聘的人我知道他们也是为了工作,换个角度可以理解;但是在为书店招人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为那些想来工作的人想想,他们是和你一样的人,少用假大空的工作条件来忽悠他们,我们需要实际的真实。)
今天晚班。接近9点起床,去后街吃小笼包喝豆浆9元。两个室友在睡觉,他们也是晚班。我在房间里走动。窗外喇叭在报菜价,大白菜3毛8一斤,雪花梨2块5一斤……我习惯性的观察在一个陌生环境里的各种物件,我需要熟悉它们,使它们和我产生联系,我心里感到安心。我看用手机拍下来的饮品菜单和工作流程,我在背书,想到快期末考试的记忆 。厕所里的洗浴喷头坏了。我阅读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甸》一章,精神上能有一点满足,但心里浮现关于工作的零碎和我的种种疑问。阅读该是什么状态,读书是什么感受,读书是什么意思?
中午和刘秀吃外卖,黄焖鸡米饭。到店里上班。直接上手,送饮品,我是服务员,我是书店店员。今天听到好多关于言几又工作的事 ,让我一一列举。中午在宿舍的时候,两个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室友说,另一个女室友将前一阵子从成都过来书店工作的两个女孩吓走了,只是因为她将实际工作的种种情况说了一通。待了两天,两个女孩离开;负责吧台的17,18岁咖啡师给我说,有个学写剧本的人来了一天就走,他说在这工作没意义,他还说道我们这里学什么的都有。他已经工作6个多月。他什么都见识过。“留在店里的都是坏人,好人都被气走了。我就是好人,所以我也该走了。当我看到不是该我做的事时我还是愿意做,不做心里过不去。我是个死板的人,别人做我的工作我也不喜欢。”我们店13人,明天有2个人走,接下来又走2个人,女孩室友的店也将走5个人,陆陆续续的离开,没什么可考虑的。女孩室友说,工资低呀,在北京活不了,又做那么多繁琐的工作,累死人。等明天工资到账,不满意的话就走人。这个月的工资要等到下月15号才发。我工作听他们才知道,好多公司都是这个规定,防止拿钱走人,我就是要限制你下,不能让你那么容易离开,你要走就得不到钱。原来写辞职报告重要的是为了钱啊,我现在才知道。看到员工一个个离去,新员工又来,言几又缺人又不缺人,总有人跳到坑里来。用工成本可以说真低,这是他们的策略。想到言几又留不住人,管理层不着急吗?公司能持久做下去吗?不管上面怎么想,怎么规划,最终靠的可都是这些店员啊。没有店员,书店能营业吗?为什么不为店员多想想呢?真是够奇怪的。言几又好像问题挺多,就听这些做过一段时间的店员满口的抱怨,我们可见一斑,这是什么样的工作体验。我看了言几又的介绍,书店不是讲究顾客体验感吗?店员的工作体验是不是要先抓起来,再谈其他的呢?都在说现在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人才,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呀!连锁书店,快餐店……工作流程条条框框,都是为了效率为了金钱,我们不是人,是工厂零件,是为他人赚钱的机器,怪不得村上春树说我受不了在公司底下工作,我就自己开个店不受束缚。这几天,我有时身子不站正,双腿交叉,斜靠在吧台边,那个同事女孩就马上一脸的不耐烦,马上纠正我,给我站好。
我的右小腿肌肉这几天紧绷绷的,一直在忙活的时候感受不到,晚上下班停下来的时候就超有感觉。走起路来,左腿轻右腿重,看起来我就是个瘸子。要来北京还在天津的几天里,我的右小腿突然就这样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因为书店站着工作的原因,之前就不好,所以这意味着什么?我不该来这???
下午晚些时候,大学同学带着他的朋友来书店看看我。我对他说,我就是个服务员。书店,书只是个噱头,从我工作的内容来说。从我的观察和交谈中得出,书店店员没几个读书的,朋友说对了。
女孩室友说,你来书店工作是为的什么?我说,你觉得呢?你肯定是为了书。我是为了书吗?好像是这样的。
快睡觉,明天早班要早起。细节还得慢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