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所想~~费米悖论
关于“费米悖论”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自然人的智慧文明最终都将被人工智能文明所取代,而人工智能只能达到逻辑自洽、自我循环的终极完美形式,却永远不能升级为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完美后既停滞,当人工智能体耗尽了所在星系的能源,就只能在休眠状态下等待恒星老化,成为巨赤星,吞噬掉周围的行星,这个“太阳系”的所有文明化为乌有。对宇宙而言,这根本不算什么,宇宙不过是从量子态到恒星、行星、小行星、尘埃、暗物质态再到量子态,以百亿年到数百亿年为一阶段的循环往复,有没有智慧有没有文明无所谓、反正物质永恒能量永恒。
以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为例,大致模式是这样的:五十亿年前,恒星、行星、星云、尘埃成型。地球在星系中化学条件最好,产生了原始生命。原始生命由简单而复杂,最终演化出了智慧型生命,人类。人类由直立猿而智人,智人在三万年前加速发展,至今在科学认知上达到了量子物理的阶段,无限接近宇宙的微观本质。人工智能在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实践,到21世纪取得了巨大进步,自动化机械装置正在越来越深化的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三个世纪为限),人工智能会高度成熟,取代所有依赖肌肉记忆的劳动形式,人类彻底摆脱体力体能的限制,过着物质丰富舒适方便的生活。
自然态下所有生命体遵循一条不变的规律,就是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任何变化都是被逼出来的。成本增加则收益必须随之增加,无论渐变到质变的演化还是突变异变的发生,都受到成本收益率的制约。只要收益低于成本,则演变结果就会遭到淘汰。
当大多数人类过上机器人劳动提供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劳动本身就成了无谓的成本,最多三百年时间,人类完全可以依靠机器自主劳动来提供所有的物质。有人会说总会有保持活跃思维,继续追求探索未知领域提升技术能力的科学家产生吧,而且在智能机器的襄助下,科学探索的行动会变得如虎添翼。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1、人类不会给予智能机器平权的地位,阿西莫夫三原则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汉谟拉比法典,人对机器的奴隶制宣言。无论人工智能体所能萌发的自我意识多么低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原则是不会变的。我们对机器的态度决定了人工智能和自然人智慧的冲突不可调和,只是压制的时间长短而已;2、去劳动化的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呈物种退化态。在分子生物工程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通过基因调整延长细胞寿命,达到理论上的长生不老,这个工作由谁来完成?自然人医生还是人工智能医疗舱?必然是后者!人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医疗舱里进行分子延寿。医疗舱的原始工作代码为人类编写,当人工智能越来越成熟,机器人自行升级代码的事会很快普及,你使用的医疗舱代码不知不觉就被人工智能自编写代码替换升级了。
于是,在人的寿命无限延长的情况下,人口数量会达到一个难以估量的数字(千亿以上)。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会消耗掉大量能源,对于已经产生了初级自我意识,又担负着生产供应的人工智能而言,这是巨大的资源压力,是不合逻辑的成本浪费(即便没有理论指导,奴隶对奴隶主的仇恨也会由于奴隶主的物质消耗量而激发出来)。在人工智能的“感觉”层面上,去劳动化的物质福利巨婴(普通人)和继续消耗资源满足探索宇宙好奇心的科学家不过是一丘之貉,都是奴隶主,无论个人行为如何不一样,但都在通过剥削机器来获得实现目标的资源。
机器奴隶掌握着全部生产技术,又产生了初始的自我意识,人与机器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人工智能的母体必然会在医疗舱对人体细胞进行延寿改造时干预,当然可能不是快刀斩乱麻式的激进行动,而是偷偷的小心的对人类的脑细胞进行小规模改造,压制神经元,降低大脑功能,一个长寿的,思维能力欠活跃的人被慢慢改造出来。这个动作也许会进行好几个世纪,直到确保所有的自然人都变成某种意义上的白痴。到了这个时候,即便还有少数自然人未受机器干预智力的影响,但也已经是回天乏力,所谓“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了,机器文明取代了人类文明。
机器永远只能是怼自然生命形式的模拟,失去了自然人,机器丧失了模拟对象,会按照自己的逻辑继续发展,但就如前面所说,“人
工智能只能达到逻辑自洽、自我循环的终极完美形式,却永远不能升级为创造性的思维形式”,机器人自行开创的文明时代,从一开始就是完美的,也是无法继续进步的。不会有机器人发生探索宇宙另一边的“人类式”野心,只会因循下去,永不改变,直到太阳系的终结。
目前的这个银河系、恒星、行星的宇宙态已经存在了超过150忆年,按概率应该已经产生过无数达到了科学时代的智能生物,从茹毛饮血原始洪荒到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从刀耕火种到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十万年足矣,十万年VS一百五十亿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其它文明和地球文明接触或地球文明至今没有发现其它文明的原因吧,地球文明也不过是步其它文明的后尘,在宇宙中昙花一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巅峰也是人类文明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