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博物馆里的呆萌
博物馆并不总是想象中那样一本正经和肃穆。
逛博物馆有很多种方法,按展出顺序逛,挑喜欢的朝代逛,只看名家,只看馆藏精品,只看特定的藏品种类,全凭喜好。
作为一个博物馆爱好者,经年累月发现自己最大的乐趣是寻找展品里的萌物。
虽然博物馆里也会展出平民用具,但多数展品,特别是做工精美的展品还是历朝历代上层贵族使用的器具。看得多了会发现,虽然做工都巧夺天工,但这类展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精美至极,但登峰造极的是工艺,美则美矣,没有魂魄。
另一类,或精致或粗糙,器物造型却有别样的生气,明明是用特别冰冷坚硬的材质制成,却宛如所雕琢的生灵就在眼前,更有造型神态不拘一格的作品,让人怀疑是当下二次元的画师穿越回去做的。
每次看到这样的作品,都会不禁想象工匠师傅在完成这样的作品时,在想什么呢。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我么,是想要传递对自然和世事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凭借高超技艺为少数人服务的匠人么?不得而知。时间留下了他们的作品,但没有留下他们的只言片语。
废话不多说,下面是最近在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的收获,一起来萌一下吧。

看这触角,看这耳朵,看萌萌的圆眼镜,看背上卷起的鬃毛,翘起的小尾巴~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造型到纹饰,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飘过“祥瑞”二字……

和上面的造型类似,时间晚些,一本正经的萌小兽。南京博物院的很多文创用品上都有这个形象。

扁扁的大脸,真·铜铃状的大圆眼睛,萌萌的犄角,俩小耳朵~憨厚朴实的牛~

这不聚焦的眼球,扁扁宽大的嘴,微微上扬的嘴角~“翻了个大白眼,并冷冷一笑”的写照。

艰难地咬着边缘,怒发冲冠,一定很痛苦吧,瞳孔都收缩了。

“啊~~~~原来是这样啊” 张大着嘴回答的呆萌。 这耳朵好二次元, 很像《机动战警》里英格拉姆头部两侧的装备,两者相差了几千年啊。


肌肉感的躯干四肢,大脸猫一样的脸,哈哈哈哈哈,又一个看着觉得牙疼的姿势。

大耳朵翘尾巴小呆驴,说真的这嘴不像驴嘴,像池塘里的抢食的鲤鱼的嘴。

聚集的牛群,形态各异的姿态、牛角,除了不会动,一群真牛放在眼前也不过如此了吧。放到哪一个博物馆里,都是可以放在中岛位置展示的藏品。

玉的温润特别适合温顺的羊。清代的很多玉雕,有风景、有人物、有小摆件,雕得比较死硬,有形无神,这么生动的雕刻,耳目一新。大羊小羊都在微微笑~眼睛有神~


像不像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赢球时的手势,配上这冷峻的表情,更像了,哈哈哈哈哈哈

在拨弄扳指的黑帮大佬~

活生生的村口大黄!

这蛇看着可以说十分恶心了,但细一看,呀,表情很萌嘛,是甜萌蛇~

好戏谑的表情~

招财猫的动作,小熊软糖的造型~ 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器物。

眼神无法聚焦但依然微笑面对生活的小蛇~

这姿势多像早年提着两大袋东西从超市往家里走的自己啊……
(文中照片为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