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面食大观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来到深圳4年后,如今越来越觉得被忽悠了,别的暂且不说,单单说面。
牛肉面
每年寒暑假,回兰州后,第二天一早,最快乐的事儿,就是和姥爷一起上街吃碗牛肉面。
还没等你走到店门口,整条街都飘来一阵清香!有人抬杠说:咦~ 你说的不对!牛肉面嘛,哪儿没有,每个城市里,随便一间小店,几个带白帽子的回回,说着新疆话,门口支起一口大锅,小兄弟的手用力的甩着,要说味道嘛,真也有,肉汤呗~ 何来清香!?别急等等阿,这不我和姥爷坐下来,只听到有人喊:什么面?姥爷这厢答:中细牛肉多辣子两人份!看看这短短一句话,多少信息量,首先告诉面师傅,我们吃拉面,吃面的宽窄程度比较适中的拉面,吃碗里看得见牛肉的,吃辣椒油多的!
在兰州,牛肉面绝对是一种饮食文化,走街串巷,随处可见的大小面馆,人们拿它当早餐。再说说拉面宽窄,依次排开:毛细(头发丝)——匀细——中细——中宽——大宽——厚宽。毛细顾名思义,就是面细的跟头发丝似的,好处是端上来根根分明,坏处是放久了容易粘,其实,吃面的宽窄选择权,全在自己,也没什么太深的讲究,我个人偏好中细和中宽。大约5、6分钟,面出锅了,端上来后,有两种,一种是顶子上浮着几片大牛肉的,一种是海碗里到处是牛肉片的,这也是个人选择。兰州拉面馆到了外地,多半省去这部分,新老顾客,一律统一,浮在面上几片牛肉。还得说说辣椒油,这个很重要,西北人吃辣子,讲究个‘鲜炸‘,几乎每个面店,门口都能闻到炸辣子的味道,这味道在外地也省去了。一碗拉面上面不浇油辣子,那香味也递减的。
哈哈,闲话少说,我和姥爷的面好了,你看,一层油辣子,红色,一层芫荽,绿色,然后是晶莹剔透的牛肉清汤,下面是满碗大牛肉和拉面!哈哈,不馋死人才怪!
浆水面
吃过了牛肉面,中午休息下,我带你去黄河岸边看看,或者去皋兰山脚下的小公园。下午饿了吧,别急,带你去吃碗姜水面!
说到兰州的面食,牛肉面那是名声在外,也算名扬四海,至于浆水面嘛,不到兰州的人,恐怕能吃到的机会就少了。第一次吃,你可能不习惯,但是多吃几次,你才会悟道:这才是面中绝品啊!
先来说说浆水。其实,浆水制作很简单,用小缸或坛子,放在温度较高的锅台上,小缸内放入莲花菜或芹菜,之后,倒入不沾油渍的纯净面汤,需在三十度以上的高温中发酵三五日,其味变酸,口感纯正无怪味者,就成浆水。
吃浆水面呢,就是以浆水作汤料,加上葱花、香菜,然后下上一碗面条。我姥姥说,这种面是从甘肃天水那边传过来的,夏天吃清热解暑。对了单说浆水吧,还能作为饮料。暑夏时,喝上一碗,既清凉爽快,又解除疲劳,听说还有药疗的功效,比如高血压患者,多吃芹菜浆水,还能稳压降压呢。
酿皮子
嘿嘿,这个不是本地兰州人,绝对不知道!
我先卖个关子。说说上大学时,无意在学校附近的小店内,发现老板是老乡,老乡相认后,难免叙叙旧。
‘很久没吃酿皮子...’
‘这容易,明天来吧,我自己做点,咱俩吃’
再说一个老妈的趣事,小时候有一年,过完暑假,我们回家,大姨问老妈带点啥车上吃,‘带几分酿皮子!’老妈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老妈的几个朋友都没去过兰州,更没见过酿皮子,一路上她忍了又忍,说是到家后送人家尝尝。嘿嘿,既然是笑话,结果可想而知,等到了地儿,酿皮子嗖了,朋友没吃上,害得我们也白挨了!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酿皮子的做法吧。酿皮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先将面粉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这样可以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入食用碱,调成面浆,放入蒸笼蒸熟,冷却后切成筷子微粗的长条即可。面粉中的蛋白质即是面精,另外蒸熟,切成薄片,一块放入碗中,一碗黄亮透明的酿皮子就出锅了!再加上酱 油、香醋、蒜汁、辣椒油和精盐,酸辣凉爽!柔韧可口!
油果子
先说说,油果子的做法:
先发面,再把发好的面掺进红糖、蜂蜜揉匀做芯,外面裹一层白面,卷起来切成片,再用筷子夹成各种各样的花形,入锅油炸,就成了一朵朵花儿、一只只蝴蝶或一个个葫芦。其实形状可以自己随意创造:)
老妈当年出嫁后,唯一学到我姥姥的真传,就是这个——炸油果子。西北人一般过年炸,炸好了当一种点心招待客人。小时候每到过年,姥爷家就炸油果子,吃起来香酥又绵软,算是那个年代的零食吧。后来老妈平日里想吃时,也常常炸,不过最近几年,大家提倡多吃清淡的,少油腻,慢慢的也就少了,不过回想当初的味道,自己还是很向往=。=
要不说我这人,怎么能减肥啊!=。=!
兰州麻辣烫
麻辣烫的确是传自四川,且名字版权应属于它的故乡,只不过十年前到兰州后入乡随俗,发展成另外一个模样。
四川麻辣烫是需要许多家伙的,比如中间有洞供放汤锅的小桌等等,而兰州麻辣烫只要有个大点的铝锅就能烫个热火朝天。
而烫的材料就更有区别了,兰州麻辣烫最有特点的比如宽粉、土豆之类,宽粉就是由兰州当地淀粉做成的如皮带般宽的粉条,而土豆也是甘肃本地的特产,在黄土高原上因为缺水其它作物很难生长,但是土豆却个大质好。宽粉出锅后变成半透明状,泛着辣椒和牛油的光泽,特别耐嚼,对进餐着的咀嚼肌是很好的锻炼,从经常有人贪吃烫伤舌头和上火来看,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土豆切成片状,多煮一会,就会很面,同样吃着如云。
卤面
先上图:
所谓卤面,一般是和牛肉面一块儿卖的,面自然也是拉出来的,特点是用油炸冻豆腐、和多种素菜混以牛肉面原汤勾芡,文火慢煮,浇到新出锅的面条上,配以几大块牛肉及蒜苗香菜辣椒油。
臊子面
臊子面是兰州又一著名的传统面食。
据说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有"福寿延年"的意思。
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猪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搓揉,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吃的时候,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
炒面片
其实,说到底,几乎所有的面食,即便是炒面片,这面片也都是兰州师傅自己拉出来的,绝对是纯手动!
炒面片也是兰州以及整个西北地区最受欢迎的面食之一,兰州大街小巷都有很多炒面片的餐馆,一般都是小店,价格在4-10元之。
做法:
(1)将面粉加水合成软硬适中的在面团,然后将面团搓成一根根的粗面条,用手指沾少许清油把粗面条压扁,一层层放在盘内,用湿布盖好,醒一会儿,即可揪面片了。
(2)揪面片是个“技术”,一般人揪的大小薄厚不一。要揪出的面片如同指甲,俗称“指甲面”。将揪好的面片煮熟捞出备用。
(3)在煮面片之前,另锅炒菜。一般是爆炒的细羊肉(或牛肉)丝,内加蒜苗、粉条、花椒粉等佐料;也可加点菜瓜、茄子、白菜等青菜丝。
(4)将煮好的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同炒片刻,加上酱油,即可食用。食时可根据各人口味,加点辣椒酱或醋等调味品,则更味美可口。
凉面
凉面做法很简单,而且北方各地各有不同。不过兰州的凉面也算得上一绝!
油酥饼
牛肉面
每年寒暑假,回兰州后,第二天一早,最快乐的事儿,就是和姥爷一起上街吃碗牛肉面。
还没等你走到店门口,整条街都飘来一阵清香!有人抬杠说:咦~ 你说的不对!牛肉面嘛,哪儿没有,每个城市里,随便一间小店,几个带白帽子的回回,说着新疆话,门口支起一口大锅,小兄弟的手用力的甩着,要说味道嘛,真也有,肉汤呗~ 何来清香!?别急等等阿,这不我和姥爷坐下来,只听到有人喊:什么面?姥爷这厢答:中细牛肉多辣子两人份!看看这短短一句话,多少信息量,首先告诉面师傅,我们吃拉面,吃面的宽窄程度比较适中的拉面,吃碗里看得见牛肉的,吃辣椒油多的!
在兰州,牛肉面绝对是一种饮食文化,走街串巷,随处可见的大小面馆,人们拿它当早餐。再说说拉面宽窄,依次排开:毛细(头发丝)——匀细——中细——中宽——大宽——厚宽。毛细顾名思义,就是面细的跟头发丝似的,好处是端上来根根分明,坏处是放久了容易粘,其实,吃面的宽窄选择权,全在自己,也没什么太深的讲究,我个人偏好中细和中宽。大约5、6分钟,面出锅了,端上来后,有两种,一种是顶子上浮着几片大牛肉的,一种是海碗里到处是牛肉片的,这也是个人选择。兰州拉面馆到了外地,多半省去这部分,新老顾客,一律统一,浮在面上几片牛肉。还得说说辣椒油,这个很重要,西北人吃辣子,讲究个‘鲜炸‘,几乎每个面店,门口都能闻到炸辣子的味道,这味道在外地也省去了。一碗拉面上面不浇油辣子,那香味也递减的。
哈哈,闲话少说,我和姥爷的面好了,你看,一层油辣子,红色,一层芫荽,绿色,然后是晶莹剔透的牛肉清汤,下面是满碗大牛肉和拉面!哈哈,不馋死人才怪!
![]() |
随处可见的街边面馆 |
![]() |
网上下载的,没有自己照,下次回去,一定做个‘专题’ |
浆水面
吃过了牛肉面,中午休息下,我带你去黄河岸边看看,或者去皋兰山脚下的小公园。下午饿了吧,别急,带你去吃碗姜水面!
说到兰州的面食,牛肉面那是名声在外,也算名扬四海,至于浆水面嘛,不到兰州的人,恐怕能吃到的机会就少了。第一次吃,你可能不习惯,但是多吃几次,你才会悟道:这才是面中绝品啊!
先来说说浆水。其实,浆水制作很简单,用小缸或坛子,放在温度较高的锅台上,小缸内放入莲花菜或芹菜,之后,倒入不沾油渍的纯净面汤,需在三十度以上的高温中发酵三五日,其味变酸,口感纯正无怪味者,就成浆水。
吃浆水面呢,就是以浆水作汤料,加上葱花、香菜,然后下上一碗面条。我姥姥说,这种面是从甘肃天水那边传过来的,夏天吃清热解暑。对了单说浆水吧,还能作为饮料。暑夏时,喝上一碗,既清凉爽快,又解除疲劳,听说还有药疗的功效,比如高血压患者,多吃芹菜浆水,还能稳压降压呢。
![]() |
上浆水~!=。=! |
酿皮子
嘿嘿,这个不是本地兰州人,绝对不知道!
我先卖个关子。说说上大学时,无意在学校附近的小店内,发现老板是老乡,老乡相认后,难免叙叙旧。
‘很久没吃酿皮子...’
‘这容易,明天来吧,我自己做点,咱俩吃’
再说一个老妈的趣事,小时候有一年,过完暑假,我们回家,大姨问老妈带点啥车上吃,‘带几分酿皮子!’老妈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老妈的几个朋友都没去过兰州,更没见过酿皮子,一路上她忍了又忍,说是到家后送人家尝尝。嘿嘿,既然是笑话,结果可想而知,等到了地儿,酿皮子嗖了,朋友没吃上,害得我们也白挨了!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酿皮子的做法吧。酿皮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先将面粉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这样可以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入食用碱,调成面浆,放入蒸笼蒸熟,冷却后切成筷子微粗的长条即可。面粉中的蛋白质即是面精,另外蒸熟,切成薄片,一块放入碗中,一碗黄亮透明的酿皮子就出锅了!再加上酱 油、香醋、蒜汁、辣椒油和精盐,酸辣凉爽!柔韧可口!
![]() |
酿皮子 |
![]() |
酿皮子 |
油果子
先说说,油果子的做法:
先发面,再把发好的面掺进红糖、蜂蜜揉匀做芯,外面裹一层白面,卷起来切成片,再用筷子夹成各种各样的花形,入锅油炸,就成了一朵朵花儿、一只只蝴蝶或一个个葫芦。其实形状可以自己随意创造:)
老妈当年出嫁后,唯一学到我姥姥的真传,就是这个——炸油果子。西北人一般过年炸,炸好了当一种点心招待客人。小时候每到过年,姥爷家就炸油果子,吃起来香酥又绵软,算是那个年代的零食吧。后来老妈平日里想吃时,也常常炸,不过最近几年,大家提倡多吃清淡的,少油腻,慢慢的也就少了,不过回想当初的味道,自己还是很向往=。=
要不说我这人,怎么能减肥啊!=。=!
![]() |
果子炸之前。 |
![]() |
油果子出锅=。= 这个形状最大众,懒人都会这个=。= |
兰州麻辣烫
麻辣烫的确是传自四川,且名字版权应属于它的故乡,只不过十年前到兰州后入乡随俗,发展成另外一个模样。
四川麻辣烫是需要许多家伙的,比如中间有洞供放汤锅的小桌等等,而兰州麻辣烫只要有个大点的铝锅就能烫个热火朝天。
而烫的材料就更有区别了,兰州麻辣烫最有特点的比如宽粉、土豆之类,宽粉就是由兰州当地淀粉做成的如皮带般宽的粉条,而土豆也是甘肃本地的特产,在黄土高原上因为缺水其它作物很难生长,但是土豆却个大质好。宽粉出锅后变成半透明状,泛着辣椒和牛油的光泽,特别耐嚼,对进餐着的咀嚼肌是很好的锻炼,从经常有人贪吃烫伤舌头和上火来看,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土豆切成片状,多煮一会,就会很面,同样吃着如云。
![]() |
兰州麻辣烫 |
卤面
先上图:
![]() |
卤面 |
所谓卤面,一般是和牛肉面一块儿卖的,面自然也是拉出来的,特点是用油炸冻豆腐、和多种素菜混以牛肉面原汤勾芡,文火慢煮,浇到新出锅的面条上,配以几大块牛肉及蒜苗香菜辣椒油。
臊子面
臊子面是兰州又一著名的传统面食。
据说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有"福寿延年"的意思。
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猪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搓揉,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吃的时候,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
![]() |
臊子面 |
炒面片
其实,说到底,几乎所有的面食,即便是炒面片,这面片也都是兰州师傅自己拉出来的,绝对是纯手动!
炒面片也是兰州以及整个西北地区最受欢迎的面食之一,兰州大街小巷都有很多炒面片的餐馆,一般都是小店,价格在4-10元之。
做法:
(1)将面粉加水合成软硬适中的在面团,然后将面团搓成一根根的粗面条,用手指沾少许清油把粗面条压扁,一层层放在盘内,用湿布盖好,醒一会儿,即可揪面片了。
(2)揪面片是个“技术”,一般人揪的大小薄厚不一。要揪出的面片如同指甲,俗称“指甲面”。将揪好的面片煮熟捞出备用。
(3)在煮面片之前,另锅炒菜。一般是爆炒的细羊肉(或牛肉)丝,内加蒜苗、粉条、花椒粉等佐料;也可加点菜瓜、茄子、白菜等青菜丝。
(4)将煮好的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同炒片刻,加上酱油,即可食用。食时可根据各人口味,加点辣椒酱或醋等调味品,则更味美可口。
![]() |
炒面片 |
凉面
凉面做法很简单,而且北方各地各有不同。不过兰州的凉面也算得上一绝!
![]() |
凉面 |
![]() |
出锅啦:) |
油酥饼
![]() |
千层酥饼!这才是正宗的! |
![]() |
大饼,街边随处可见,加了香料,很地道 |
![]() |
这种油酥饼是回回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