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食粮》
标注(黄色) - 第一篇 > 位置 249
我们都以为肯定能发现上帝 ,然而 ,唉 !找见上帝之前 ,我们却不知道面向何方祈祷 。
标注(黄色) - 第一篇 > 位置 370
从这天起 ,我的生命每一瞬间都有新鲜感 ,都是一种难以描摹的馈赠 。就这样 ,我处于几乎持续不断的感奋惊愕中 。很快我就陶醉了 ,昏头昏脑地尽情行走 。
标注(黄色) - 第二篇 > 位置 448
只有靠我的灵魂无法排遣的烦恼 ,我的肉体才能得救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590
在我看来 ,选择 ,与其说是取舍 ,不如说是摈弃我没有选的东西 。我惶恐地发现时光的狭隘性 ,发现时间仅有一维 ,不是我所希望的宽阔跑道 ,而是一条线 ,我的各种欲望跑在上面 ,势必相互践踏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607
我总不愿意限定轮廓 ,结果给自己勾勒的形象极为模糊 ,极不确切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611
我常想 ,幸福属于那些在世上无牵无挂的人 ,他们总是流动 ,怀着永恒的热忱到处游荡 。我憎恶家园 、家庭 ,憎恶人寻求安歇的所有地方 ,也憎恶持久的感情 、爱的忠贞 ,以及对各种观念的迷恋 ——一切损害正义的东西 。我常说 :我们应当全身心准备好 ,随时接受新事物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616
推理引导不了人的行为 ,每种推理都有对应的驳论 ,只需找到就行了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617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 ,等待随便哪种未来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618
面对每种快乐而产生要享乐的渴望 ,总要先于真正的享乐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622
每天 ,我时时刻刻都在一心追求 ,追求深入自然界的更加直接的途径 。我有一种可贵的天赋 ,就是不大自缚手脚 。往昔的回忆对我的影响 ,仅限于使我的一生有个统一性 ,就好比那条神秘的线 ,把忒修斯 2 6同他过去的爱情连接起来 ,但并不妨碍他去观赏新景致 。纵然那条线后来断了也无妨 … …神奇的复生 !每天清晨一上路 ,我常常体味新生的感觉 ,体味新生感觉的温馨 。 ——‘诗人的天赋 , ’我叫起来 , ‘你天生就有无穷无尽的遇合 。 ’ ——四面八方我都欢迎 ,我的心灵是开在十字路口的客栈 ,谁愿意进就进来 。我变得特别柔顺 ,和蔼可亲 ,我调动起所有感官准备接待 ,专心致志 ,什么都能听进去 ,自己连一点主见都没有了 ,什么短暂的悸动都能抓住 ,多么细微的反应都能捕捉 ,而且 ,什么也不再视为坏事 ,更确切地说 ,什么我也不反对了 。况且 ,不久我就注意到 ,我对美的钟爱 ,极少建立在对丑的憎恶上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708
我的心灵在世上无牵无挂 ,始终一无所有 ,我可以毫无留恋地死去 。我的幸福基于奔放的热情 。我狂热地崇拜 ,不加区别地穿越一切事物 。
标注(黄色) - 第五篇 > 位置 988
沉醉一向是幸福的替身 。
标注(黄色) - 第六篇 > 位置 1053
一切白色都是贮存的光 。
标注(黄色) - 第七篇 > 位置 1208
… …我回忆起夏天的一场暴雨 ——真的 ,那还能叫作雨吗 ?温乎乎的雨点那么大 ,那么沉重 ,击打这座叶绿花红的棕榈园 。沉重的雨点把枝叶和花瓣打落一地 ,好似情人送的花环散落在水中 。水流浑浊泛黄 ,把花粉冲到远方去繁殖 。池中的鱼呛昏了过去 ,听得见鲤鱼在水面上张口喘息的声音 。
标注(黄色) - 第七篇 > 位置 1239
夏 !金子的熔流 ;繁茂丰足 ;强烈的阳光灿烂辉煌 。爱的畅快的流溢 !谁愿意尝蜜 ?蜂房的蜡已经融化 。
标注(黄色) - 第七篇 > 位置 1291
黄沙漫漫的沙漠 ——生命灭绝 ,唯有风和热的搏动 ,阴天下雨 ,沙漠犹如天鹅绒一般柔软 ,夕照中 ,则像燃烧的火焰 ;而到清晨 ,又似化为灰烬 。沙丘之间形成白色的谷壑 ,我们骑马穿过 ,每个足迹都立即被尘沙所覆盖 。由于疲惫不堪 ,每到一座沙丘 ,我们总感到难以跨越了 。黄沙漫漫的荒漠啊 ,我早就该狂热地爱你 !但愿你最小的尘粒在它微小的空间 ,也能映现宇宙的整体 !微尘啊 ,你还记得什么是生命 ,生命又是从什么爱情中分离出来的 ?微尘也希望受到人的赞颂 。我的灵魂啊 ,你在黄沙上看到了什么 ? ——一堆堆白骨 、空空的贝壳 … …
标注(黄色) - 第七篇 > 位置 1302
生活对我们曾经是野性和骤然的滋味 。但愿这里的幸福 ,赛似荒冢的繁花 。
标注(黄色) - 第八篇 > 位置 1330
诚然 ,流水还能灌溉许多田地 ,为多少嘴唇解渴 。但是 ,我从流水中能了解什么呢 ?对我来说 ,除了清凉还有什么呢 ?而清凉一过 ,又化为灼热了 。 ——我的快乐的表象哟 ,也如水一般流逝 。即使祈愿水在这里长流 ,那也是为了清凉永驻 。
标注(黄色) - 第八篇 > 位置 1334
等待 。等待 ;焦灼不安 ;小径上的韶光年华 … …对一切你所称之为 “罪孽 ”的强烈渴望 。一条狗对着月亮凄然地嚎叫 。一只猫像婴儿一样啼号 。城市终于要尝到一点宁静 ,以待次日全部希望焕然一新 。我记得在小径上徜徉的时光 ,赤脚踏在石板上 ;记得我的头倚在阳台湿漉漉的铁栏杆上 ,月光下 ,我皮肤的光泽像熟透待摘的果实 。
标注(黄色) - 第八篇 > 位置 1338
等待哟 ,你使我们憔悴 … …熟透了的水果 ,我们焦渴难忍时 ,才肯吃上一口 。腐烂的水果 ,使我们满口臭味 ,还让我的灵魂躁动不安 。 ——无花果哟 ,幸运的人趁年轻 ,急不可待地咬食酸溜溜的果肉 ,吮吸香甜的乳汁 … …解渴之后 ,精神重又振奋 ,再继续赶路 ——我们即将上路 ,结束我们艰难的时日 。
标注(黄色) - 第八篇 > 位置 1355
全人类都像病人似的躁动 ,在病榻上辗转反侧 ,以求减轻痛苦 。
标注(黄色) - 尾声 > 位置 1394
纳塔纳埃尔 ,抛掉我的书吧 。不要在这书中寻求满足 。也不要以为别人能代你找到 ,这种念头正是你的奇耻大辱 。假如我为你找来食品 ,你反而不饿了 ;假如我为你铺好床铺 ,你反而不困了 。
新食粮
标注(黄色) - 第一篇 > 位置 1463
我一旦确信我不需要追求幸福 ,不料幸福就开始常驻心头了 ,
标注(黄色) - 第一篇 > 位置 1487
假如我的理智认为我的心不该跳动 ,那么我却要断言我的心有理 。
标注(黄色) - 第一篇 > 位置 1504
啊 !由快感包裹的无比甜美的果实 ,我知道你必须放弃自身才能发芽 。你周身的甜美 ,让它死掉 !让它死掉吧 !这厚厚的香甜美味的果肉 ,就让它死掉吧 !因为它属于大地 。让它死掉 ,你才能活下去 。我知道 : “果实如若不死 ,就只能孤孤单单 。 ”
标注(黄色) - 第一篇 > 位置 1563
在 《福音书 》中 ,我找不出什么明确的禁忌 。问题倒是在于要尽量以明亮的目光瞻仰上帝 ,而我却感到 ,这世上我所贪图的每件物品 ,都变得不透明了 ,正因为如此 ,我才贪恋尘世 ,整个世界才很快就丧失了透明性 ,或者说我的目光失去明亮 ,我的灵魂再也感知不到上帝 ,抛开造物主而去亲近造物 ,也就不再生活在永恒之中 ,不再拥有上帝的王国了 。
标注(黄色) - 第一篇 > 位置 1616
我写过这样一句话 : “幸福而思考的人 ,可谓真正的强者 。 ” ——因为 ,基于愚昧的幸福 ,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基督的头一句话 “幸福的是哭泣的人 ” ,就是让人在快乐中 ,也要理解悲伤 。谁认为这是鼓励哭泣 ,那么他的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
标注(黄色) - 第二篇 > 位置 1717
是不是因为发现并揭露上帝的一种手法 ,我们就认为抓住他的过错了呢 ?是不是因为明白了闪电的形成 ,我们就要剥夺上帝的雷电呢 ?
笔记 - 第二篇 > 位置 1718
上帝在造物之中,在微微颤动的叶尖,在富有力量的雷电,万物的神性即为上帝
标注(黄色) - 第三篇 > 位置 1730
自然万物都在追求快乐 。正是快乐促使草茎长高 ,芽苞抽叶 ,花蕾绽开 。正是快乐安排花冠和阳光接吻 ,邀请一切存活的事物举行婚礼 ,让休眠的幼虫变成蛹 ,再让蛾子逃出蛹壳的囚笼 。正是在快乐的指引下 ,万物都向往最大的安逸 ,更自觉地趋向进步 … …这就是为什么 ,我从快乐中得到的教益多于书本 ,为什么我越看书越糊涂 。
标注(黄色) - 第三篇 > 位置 1797
“认识你自身吧 ” ,这一格言既有害又可恶 。凡是只顾观察自我者 ,就停止发展了 。毛虫若是专心 “认识自身 ” ,就永远也变不成蝴蝶了 。我明显感到一种不变贯穿我的多变 ;我感到的多变 ,却总是我 。这种不变 ,既然我知道也感到它存在 ,那么又何必去争取呢 ?我这一生 ,始终不肯努力认识自己 ,也就是说 ,不肯探究自己 。我总觉得 ,这种探究 ,更确切地说 ,这种探究的成功 ,势必给自身存在带来几分局限和贫乏 ;或者说 ,只有少许相当贫乏和局限的人 ,才能认识并了解自己 ;再确切点儿说 ,这种自我了解 ,会限制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因为 ,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样子 ,就想保持 ,总是处心积虑地像自己 ;还因为人最好不断地保护那种期望 ,保护一种永恒的 、难以捉摸的变化 。比起反复无常来 ,我更讨厌某种坚定不移的始终如一 ,更讨厌要忠实于本身的某种意志 ,以及害怕自相矛盾的心理 。此外 ,我还认为 ,这种反复无常只是表面现象 ,其实正好应合某种深藏的连贯性 。我同样认为 ,在这方面和其他方面一样 ,我们总受语言的欺骗 ,因为言语强加给我们的逻辑 ,往往比生活实存的还要多 ,而我们身上最可宝贵的 ,正是尚不确定的东西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1916
求知的欲望产生于疑问 。不要再相信了 ,还是求知吧 。正因为缺乏证据 ,才更要强加于人 。不要轻信 ,不要接受强加的东西 。
标注(黄色) - 第四篇 > 位置 1938
与其求学于人 ,不如求教于上帝 。人是虚伪的 ,人的历史就是遁词和伪装的历史 。我从前写过 : “一辆鲜菜车上装载的真理 ,比西塞罗最美好的时代还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