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儿正长成 之 启蒙之路漫漫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 欧阳修
于是有了我的小歌途,望我的小儿在起伏的人生中能保持乐观,一路高歌。

身边的妈妈都在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那天,一位在做早期英语启蒙的同事想了解一下小儿的启蒙经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有整理过文字的东西,我一直觉得这个东西脑子里记着就可以,但却想想后怕,索性爬起来逐字逐句得回忆下来。
4个月以及之前,小朋友只是玩一玩黑白色的吊铃(妈妈亲手制,傲娇脸),听一听super simple songs啊,还有很重要的是听舅舅弹吉他,以上这些都能让小朋友欢快得手舞足蹈
5个月开始,给小朋友买了人生第一批绘本,那时候的妈妈也是白纸一张,小朋友基本上看两眼,就会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走了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I am a bunny》
《dear zoo》
《The first book of animal sound》
《hi kitty》
8,9个月左右开始对绘本内容有反应,这是一个让家人感到特别惊喜的一件事,尤其是《从头动到脚》,《蹦》的出现,爷爷奶奶在家里也能带着孩子看书。
此处有一个特别重要的tip,那就是如果父母是白天要上班的,白天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来带,那么初期千万要备好中文绘本,一来老人也可以利用白天的时间去给孩子读书,二来也潜移默化得影响老人在育儿方面的方法和观念
接下来我们又添置了《guess who》《four seasons》《mama goose》等等还有一些买回来以后发现用不着的绘本
一岁的时候,wuli小儿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能熟练地做出来绘本中的动作,尤其是从头到脚还有super simple songs中的clap hands 、 step feet等简单的动作。
一岁一个月左右,我发现小朋友对机关书,翻翻书很感冒,特别特别喜欢《dear zoo》,经过一番调查,又添置了《小熊很忙》系列整套,关于小熊很忙的13个话题,对于孩子来讲也是分阶段的,尽管绘本本身没有分得很细致,但是我发现,小孩儿在这个阶段,对动物话题,公园话题,交通出行话题,也就是说他相对熟悉的话题的画面更感兴趣,而对于寻宝,旅行,建筑等还是多少意识不够强,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稍安勿躁,静候小儿慢慢长大就好,总有用武之地,比如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就用到了圣诞节的那一册;比如看小猪佩奇中有一集,猪爸爸要挂相片,出现了锤子等,就拿出来建造木屋那一册让小朋友动动手感受一下。
一岁两个月左右,在同事的介绍下买了一套培生幼儿预备级,小册子,也就是从这套书,我看到了小朋友对于话题的选择意识是很强的,特别钟爱的话题 at the park,what a clown,curly and log,when i was a baby,等会要求反复阅读,看到小baby 会害羞得笑,还会抱起来亲亲;而到了一岁四个月,就喜欢看face painting,fruit salad等因为前者里面涉及到了他这个阶段感兴趣的monster,后者有他刚刚学会的apple banana orange 还有到最后可以表达yum yum。 所以我个人感受就是孩子对一件事物或者是概念的兴趣不要从一开始就下定论,因为认知还非常不全面,要随着他的认知的丰富去及时补充给他有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
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有朋友介绍给我《巧虎系列》,去朋友家里看了看实际的绘本觉得还不错,就给小朋友加订了两年的巧虎系列,后来也有朋友向我了解巧虎到底如何,如果总分5分,我委婉保守评4分,来讲一讲这4分来自哪里:绘本设计比较前卫,也是以翻翻书的形式,当然也是根据相应的月龄来设计的(此处1分);绘本认知的部分有真实照片,有助于孩子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此处1分);有玩具,玩具和绘本内容相关,视频与绘本与玩具相关,并且有一个长期陪伴孩子成长的形象巧虎,这样增加了玩具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此处1分);有提供给家长的育儿指导手册(此处0.5分);每一期都有一个故事,还有贴画(0.5)。而丢失的一分,我个人认为每个月的内容较少,绘本较薄,认知部分只有3-4个事物,比如,对于13个月龄的孩子来讲,现在再看猴子,兔子,大熊猫等都是已经有认知的事物,收到新绘本的时候没有了新鲜感和兴趣。
但整体来讲,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陪伴他成长的巧虎形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还能弥补早起启蒙的中文的不足,不至于家长过分注重英文启蒙忽略了我们伟大的母语。
现在小朋友一岁五个月,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大年了,给他添置了《过年了》大绘本,让他提前了解中国年的概念,认识年兽,门神,对联,红包,新衣,鞭炮,舞狮舞龙,饺子,灯笼等等等等概念,小朋友看得不亦乐乎,晚上睡觉前,一说要看过年了,就会乖乖地坐下等着给辰辰穿新衣。
这个阶段,小朋友已经在咿呀学语了,学会了叫人,除了妹妹,姥爷,叔叔叫得不是很清楚,已经是很棒了啊,能够理解stand up ,sit down,push,no,say hi to somebody,byebye,kiss,tap等等等的小短语,在这个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会对同一发音或者相似发音的词产生错误的理解,这是一件很可爱的现象:
问 can u see the snow? 他会手指☞自己的小鼻子,原来是和nose混淆了
说 “叫伯伯(口语会念bai bai)” 他会挥手表示byebye
说“晚安” 他会弯脖子,因为绘本上有说“ 我是长颈鹿,我会弯脖子” 晚混淆了弯
妈妈在这里需要自我反省,因为妈妈不是圣母,妈妈也有想要偷懒的时候,好在身边有一大群激情满满的辣妈在鞭策着我,让我时不时往前挪一挪,没错,我这几天需要再往前挪一挪了,汗颜结尾。
下次来回忆一下关于早教机构,报or 不报? 我的早教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