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
周五的时候,在学校的小超市买周末班级春游的零食时,旁边几个陌生女孩谈得热烈,她们说的是本周末李宇春南京演唱会,听见阿么、周边这些词。
然后我们班,本周末去了浙西大峡谷以及附近的白水涧。
我又一次被所谓的“不能脱离集体”的主流想法拖累,其实我们班所谓的“毕业旅行”总共也才去了一半的人数。我又是何苦。
浙西大峡谷很漂亮(但是高中就去过临安,所以不很惊艳),去了白马崖、剑门关、拓林瀑,我比较喜欢剑门关,因为有丁丁点海的感觉,有沙滩。
而白马崖,又是爬山……
高二班级组织去天目山爬山后,当时我们都咬牙状:以后再也不要爬山。
几个密友慢悠悠爬其实我也很乐意,就怕跟着旅行团像是山顶上发奖似的拼命赶着往上爬。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本来不知道浙西大峡谷在临安,Q上维说:你们又去临安啊……
我才预感到……
后来也印证了,我“被旅游”了。
满山的树木,满山的形成屏障的树木,我仰目看的时候。
那些山寨小瀑布的脚下,我矫情地用手想感受溅起的水花却根本沾不上半点的时候。
会想起布宜诺斯艾利斯瀑布底下那句梁朝伟的著名台词吗。
甚至在车行在小县城,看到旁边的各种小店铺,出现“杭州”的字眼。
会隐隐有些难过。
大巴行至苏浙交界的那个收费站时,我总莫名兴奋。
可能是不远处的太湖。
更有可能是,看到收费站顶上那两个并排的字:“苏浙”。我觉得很美,像是一个人名。苏太柔美,但是浙有一种英气。
但是我敢肯定,其实兴奋的最大原因,恐怕还是:那是出省的标志。
带我走。
不知道为什么大学的末尾似乎渐渐重蹈高中末尾的覆辙。
可是高中不迷茫啊。
可是高中有说话的人啊。
每个背影每个场景
都有发过的梦
我深信只有互相懂得的人才会用发梦而不是做梦。
希望自己哪怕失望,哪怕沮丧,都不要忘了“发梦”的能力。
然后我们班,本周末去了浙西大峡谷以及附近的白水涧。
我又一次被所谓的“不能脱离集体”的主流想法拖累,其实我们班所谓的“毕业旅行”总共也才去了一半的人数。我又是何苦。
浙西大峡谷很漂亮(但是高中就去过临安,所以不很惊艳),去了白马崖、剑门关、拓林瀑,我比较喜欢剑门关,因为有丁丁点海的感觉,有沙滩。
而白马崖,又是爬山……
高二班级组织去天目山爬山后,当时我们都咬牙状:以后再也不要爬山。
几个密友慢悠悠爬其实我也很乐意,就怕跟着旅行团像是山顶上发奖似的拼命赶着往上爬。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本来不知道浙西大峡谷在临安,Q上维说:你们又去临安啊……
我才预感到……
后来也印证了,我“被旅游”了。
满山的树木,满山的形成屏障的树木,我仰目看的时候。
那些山寨小瀑布的脚下,我矫情地用手想感受溅起的水花却根本沾不上半点的时候。
会想起布宜诺斯艾利斯瀑布底下那句梁朝伟的著名台词吗。
甚至在车行在小县城,看到旁边的各种小店铺,出现“杭州”的字眼。
会隐隐有些难过。
大巴行至苏浙交界的那个收费站时,我总莫名兴奋。
可能是不远处的太湖。
更有可能是,看到收费站顶上那两个并排的字:“苏浙”。我觉得很美,像是一个人名。苏太柔美,但是浙有一种英气。
但是我敢肯定,其实兴奋的最大原因,恐怕还是:那是出省的标志。
带我走。
不知道为什么大学的末尾似乎渐渐重蹈高中末尾的覆辙。
可是高中不迷茫啊。
可是高中有说话的人啊。
每个背影每个场景
都有发过的梦
我深信只有互相懂得的人才会用发梦而不是做梦。
希望自己哪怕失望,哪怕沮丧,都不要忘了“发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