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余光中
2017年12月14日,因《乡愁》一诗被国民熟知的诗人余光中在台湾病逝,享年89岁,正应了他的著名诗句: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能够坦荡直面死亡需要勇气,余先生对于死亡,不仅是有心理准备的,而且怀着诗人特有的浪漫与达观。早在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他就写下诗歌《当我死时》,开篇即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而不随死亡离去的,是他对“大陆母亲”赤诚的怀念与思恋,这是他一生反复吟咏的主题。
在梁实秋笔下,余光中被称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的奇才。他的诗,热情奔放,瑰丽雄奇,想象力与激情并驾齐驱。他的《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正是这种极度华丽的浪漫主义。
不只是作家风范、诗人气质,余光中还有侠客精神。一桩逸事:台湾国立中山大学背山面海,常有猴子出没。有一次,余光中正在上课,教室里突然闯进一只猕猴,跳到课桌上撒泼,学生都被吓得手足无措。关键时刻,余光中一个箭步上去,伸出手指,冲猕猴大吼:大胆泼猴,胆敢撒野,还不快快滚出去!那只猴子落荒而逃,而余光中的“正气”一吼成名。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地球,这颗70多年才“光顾”地球一次的神秘天体激发了余光中的创作灵感,他写下长诗《欢呼哈雷》,纵情想象这个“星际的远客,太空的浪子”独行侠般的寂寞。
…… 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 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 让我,也举镜向你致敬吧 亿万的镜头,今夜,都向你举起 六寸的短镜筒 一头,是悠悠无极的天象 一头,是匆匆有情的人间 究竟 这一头有几个人能够等你 下一个轮回翩然来归 至少我已经不能够 我的白发,纵有叁千丈怎跟你比长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 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 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
它被称为“扫帚星”,预示凶兆,受人唾弃,而在诗人心中,它却是“独来独往的壮士”,是突围而出,投奔太阳的悲剧英雄。只是,人这一生,有缘得见哈雷彗星的机会顶多只有两次,下次彗星回归,它悠悠无极,而这有情人间,诗人已逝去。
诗人一定化为了天上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