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看《那么短的快感,那么长的人生》时,该书作者说“诗酒年华,滴墨笔尖。煮字为药,画火御寒。”
文字是可以书写故事,描绘风景,抒发情感,记录历史地发展,时间地更替,周遭一切地变化!
周一晚上与同学饭后,回高中母校转了一下,回家后写了一片《夜游母校》,以此记录当时大家所见所感。
大概是他看到此文,也因文中提到《香草山》这本书,随之也拉开了他的回忆!于是大家就聊了几句。
“香草山我是真的喜欢,看了几遍了,想起来还是随时翻翻,很喜欢那样子的谈恋爱和彼此间灵魂交流。”
“懂,现在买不到那本书了!”作为同样看过此书的我,当然明白他说的,懂得他为什么喜欢!
“其实我也很喜欢你的文字,像闲情记趣一样,平淡见真。”
“别人都夸我文艺,但我其实就是想记录下。人的当时记忆有限,说不定多年后记不清当时的情况与心情了,所以文字记录,很好的方式。”
“记东西真是个好习惯,有时候不认识自己的时候,翻翻文字,又能找到以前的自己。”
“对,现在工作时间多,节奏紧,文字记录是需要你停下来,静一静,边想边记录。”
“很多时候就该停下来,不要忙得忘了‘初心’!”
“对,我自己也有感觉,写一篇也是很需要一些时间。”
“当时你说你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心里还很失落,少了记录员,聚了没人记录了,呵呵!”
“你们可以联系我呀,假装我在,位置给我留着!哈哈”
“怎么,开摄像头让你全程参与,再好好记录?”
“不是有群吗?可以发消息,哈哈!”
小时会写日记,看书后会写些书摘,看着一本本笔记本被填满各种字,心里也有种充实感,但时至今日,再去翻看时,才知道自己以前记录过那些事那种心情,一字一句将你拉回当时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以前还会在笔记本上贴上贴画,或是随意涂鸦几笔,或者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时间久了,会发现蓝黑墨水的字迹会变淡,而碳素墨水的字迹清晰如初!或是路上捡到的一片落叶,抑或是摘下的一片花瓣,夹在页面之间,再看时,花叶已干,但里面的经络清晰分明!是否留存墨香与花香,不可知,但墨香和花香曾在一起融合,经受时间的沉淀,随着那些字迹一同渗入张张薄页里!
工作后,虽也记录,但已不是笔与纸,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文档,方便快捷,便于携带,但也少了那份闲情!大家发说说,日志,微博,朋友圈等等,也都是在记录,记录当下的故事,当下的心情。他日某晚,说不定夜里拥衾而坐,逐一翻阅,回忆点滴!
落笔成文,敲字为乐,没有所谓的大作,没有所谓的催稿,也没有所谓的稿费,也未必有粉丝地期待,而是随心所欲地记录着。或许是出于习惯使然,有感时就写写,此时尚不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直到有一天翻到了高中与初中好友彼此互通书信联系时留下的信件,再看时,感慨万千,回忆滚滚,那时的岁月,那时的人儿,多么地令人喜爱,友情沉淀至今,因其往时情真意切,于是写了一篇《刚好遇见—致相识十三年》,好友看到后说“想想,果然记忆力是没有写出来的可靠,只有翻看时才发现还有那么一回事。”的确,如果不曾写下,不曾留下,岁月如梭,往事大多随风而去,幸而,还有文字的记录,才能将往事昔情在被时光掩埋的尘埃里翻腾出来,道一声“好久不见,原来你还在这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总有一处景,一个人,一段故事,一份心情,值得你记录!多年后,那一字一句如十里春风熨贴你的心,像夏日的海风清爽宜人,如秋天的落叶撩人思绪,像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暖你!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桌前热茶缕缕烟,饮字食文心自温。
2017.10.25
(秋日午后阳光透过层层密密的凤凰树叶洒落在地,我整理自己的书籍,一本小的笔记本从侧边滑落,“砰”地一声落地,一张小纸片从里面滑出,拾起一看,那应该是高中买中性笔时里面送的可以作书签用的小卡片,“种一个心愿…”,哎,当时我会不会种什么心愿呢?随手翻过来一看,原来当时还真有心愿。若不是再见这张卡片,我想我不会知道原来我曾有这么个单纯简单的愿望。作为文科生那时我们可能熟知地球有几大洲,有很多国家,中国有多少省,但我们的天地就是那教室,食堂,宿舍所组成的几何图形,梦在远方,大家都在努力着!)
2017.10.26
文字是可以书写故事,描绘风景,抒发情感,记录历史地发展,时间地更替,周遭一切地变化!
周一晚上与同学饭后,回高中母校转了一下,回家后写了一片《夜游母校》,以此记录当时大家所见所感。
大概是他看到此文,也因文中提到《香草山》这本书,随之也拉开了他的回忆!于是大家就聊了几句。
“香草山我是真的喜欢,看了几遍了,想起来还是随时翻翻,很喜欢那样子的谈恋爱和彼此间灵魂交流。”
“懂,现在买不到那本书了!”作为同样看过此书的我,当然明白他说的,懂得他为什么喜欢!
“其实我也很喜欢你的文字,像闲情记趣一样,平淡见真。”
“别人都夸我文艺,但我其实就是想记录下。人的当时记忆有限,说不定多年后记不清当时的情况与心情了,所以文字记录,很好的方式。”
“记东西真是个好习惯,有时候不认识自己的时候,翻翻文字,又能找到以前的自己。”
“对,现在工作时间多,节奏紧,文字记录是需要你停下来,静一静,边想边记录。”
“很多时候就该停下来,不要忙得忘了‘初心’!”
“对,我自己也有感觉,写一篇也是很需要一些时间。”
“当时你说你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心里还很失落,少了记录员,聚了没人记录了,呵呵!”
“你们可以联系我呀,假装我在,位置给我留着!哈哈”
“怎么,开摄像头让你全程参与,再好好记录?”
“不是有群吗?可以发消息,哈哈!”
小时会写日记,看书后会写些书摘,看着一本本笔记本被填满各种字,心里也有种充实感,但时至今日,再去翻看时,才知道自己以前记录过那些事那种心情,一字一句将你拉回当时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以前还会在笔记本上贴上贴画,或是随意涂鸦几笔,或者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时间久了,会发现蓝黑墨水的字迹会变淡,而碳素墨水的字迹清晰如初!或是路上捡到的一片落叶,抑或是摘下的一片花瓣,夹在页面之间,再看时,花叶已干,但里面的经络清晰分明!是否留存墨香与花香,不可知,但墨香和花香曾在一起融合,经受时间的沉淀,随着那些字迹一同渗入张张薄页里!
工作后,虽也记录,但已不是笔与纸,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文档,方便快捷,便于携带,但也少了那份闲情!大家发说说,日志,微博,朋友圈等等,也都是在记录,记录当下的故事,当下的心情。他日某晚,说不定夜里拥衾而坐,逐一翻阅,回忆点滴!
落笔成文,敲字为乐,没有所谓的大作,没有所谓的催稿,也没有所谓的稿费,也未必有粉丝地期待,而是随心所欲地记录着。或许是出于习惯使然,有感时就写写,此时尚不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直到有一天翻到了高中与初中好友彼此互通书信联系时留下的信件,再看时,感慨万千,回忆滚滚,那时的岁月,那时的人儿,多么地令人喜爱,友情沉淀至今,因其往时情真意切,于是写了一篇《刚好遇见—致相识十三年》,好友看到后说“想想,果然记忆力是没有写出来的可靠,只有翻看时才发现还有那么一回事。”的确,如果不曾写下,不曾留下,岁月如梭,往事大多随风而去,幸而,还有文字的记录,才能将往事昔情在被时光掩埋的尘埃里翻腾出来,道一声“好久不见,原来你还在这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总有一处景,一个人,一段故事,一份心情,值得你记录!多年后,那一字一句如十里春风熨贴你的心,像夏日的海风清爽宜人,如秋天的落叶撩人思绪,像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暖你!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桌前热茶缕缕烟,饮字食文心自温。
2017.10.25
(秋日午后阳光透过层层密密的凤凰树叶洒落在地,我整理自己的书籍,一本小的笔记本从侧边滑落,“砰”地一声落地,一张小纸片从里面滑出,拾起一看,那应该是高中买中性笔时里面送的可以作书签用的小卡片,“种一个心愿…”,哎,当时我会不会种什么心愿呢?随手翻过来一看,原来当时还真有心愿。若不是再见这张卡片,我想我不会知道原来我曾有这么个单纯简单的愿望。作为文科生那时我们可能熟知地球有几大洲,有很多国家,中国有多少省,但我们的天地就是那教室,食堂,宿舍所组成的几何图形,梦在远方,大家都在努力着!)
2017.10.26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