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真的不擅长取名,但是不取名又无法开始写,好在我现在已经摸索出一套糊弄的方法。
摘录我最喜欢的结尾们。
———————————————————

———————————————————
“于是她又跑到田间去了。她一面信步走着,一面想着,自己出嫁后,就要管理家务,给人看病,在学校教书,凡是别的妇人所做的事情她都要做。那种怨天尤人的心情,那种连续、不成熟的错误——这种错误,当一个人追忆他的往事的时候,便会像一座高山似的耸立在他的面前——凡此种种,她都认为是自己生命里注定要过的真实生活,她也不希冀其他更好的了……自然啦,想要更好的也没有啦。美丽的大自然呀,梦境呀,音乐呀,说的是一回事,可是现实呢,却是另一回事。真理和幸福明明是存在于真实生活之外的……一个人应当舍弃自己的生活,而遁迹在这个像永恒一般无边无际、冷漠无情的草原里,花草呀,古冢呀,辽远的天边呀,于是就万事大吉了……
一个月后,薇拉便在那工厂里居住了。”
>>>>>>>>>
契诃夫的短篇《在故乡》,开始看契诃夫之后才发现俄国文学这么耐看,这个以后再说。
就说这个结尾,实在有一种认命的感觉,与其说认命,我觉得最可怕的一点,不如说是她对于“真理和幸福”是未知的,放弃了探索,更可怕的一点是,不得不放弃因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探索。
简直是恐怖小说了。
中间说到主人公“想要开始,或许当一个科学家一生拼命投入到事业里”,但是如何开始呢?这也是我思索了千万遍的问题,我也知道不是无路可走,但是如何找到那些可走的路呢,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我们在山的背面啊,但是洞穴的入口都在另一侧了。就觉得真的很写实,写实的可怕。迷茫的心情。
———————————————————
“……一个盒子整理完,吴邪打开另一个。
满满的都是登机牌。
真是青春燃烧的灰烬啊。中间夹杂一片稍大的纸张,吴邪抽出来。是一个未开封的垃圾袋,上面画着黑白太极图,写着私人课堂第二堂。
笔记清晰而收敛。
底下是珍而重之的签名。
张起灵。”
>>>>>>>>>>
我真的好爱这个结尾,花邪这个cp我觉得是有他们自己的风格的,不过我看的文少,好的就更少,《There you will be/With me》的tag是花邪/瓶邪,但是花邪还是本质cp,3p我也看过,都是不把人当人的肉,看着就烦,但是这个故事很妙,瓶邪的线很微妙,张起灵的人设很成熟,进退自如,张弛有道。看到结尾的时候我赞叹不已,以一个辅助人物来结尾,从此以后大家继续各自的人生。
———————————————————
“船小浪大,她倚着那小白铜脸盆站着,脚下地震似的倾斜拱动,一时竟不知身在何所。还在大吐——怕听那种声音。听着痛苦,但是还好不大觉得。漂泊流落的恐怖关在门外了,咫尺天涯,很远很渺茫。”
>>>>>>>>>
只觉得倘若自己坐船渡到异国,也该是这样的情景。
———————————————————
“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
>>>>>>>>
半生缘的结局中的一个段落。被人所熟知的是“世均,我们回不去了”那句,大概后来被言情小说用烂了吧,总觉得别扭。第一次对张爱玲的风格有一种辨识,就是这句“清清楚楚,就跟死了一样”我总结不来,但是就像王小波爱好者可以辨认出他的文风一样,我也多少有一点直觉。
永别太痛心了,把我淹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