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严厉苛刻的人啊
上小学前,我应该是在被放养的,那种爸妈不在家,任你在偏僻的山坳里随意跑的放养,前提是,带着妹妹。也有被放养到姑妈家的日子,跟着卖水果的姑妈,天还不大亮的时候,就推着满满一板车的水果,去比较热闹的街道上叫卖。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我被寄养到外婆家,妹妹因为还小,跟着爸妈一起。小学二年级之前的记忆就是,爸妈难得来看望我,但每次来,我都是战战兢兢,因为我的学习总是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成绩。他们像两个陌生人,我总是远远的,偷偷的观察着。
小学二年级之后的记忆,就是回到了父母身边读书,一个从农村学校到城市学校的孩子,还是个反应总慢半拍的孩子,总是不太受人待见的。我总会被自己写错的字或做不出的题而受到惩罚。罚跪总是在天冷的时候进行,因为只有天冷的时候,家来没生意,爸爸才有空检查我的学习情况。
于是,初中前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暑假,我可以逃的远远的,爷爷家或者小叔家或者舅舅家,谁家都可以,只要能不在家。
因为之前几年那种严厉、那种不由分说的惩罚形成了我逆来顺受的性格,初中三年,我变的异常老实,我没有了任何的兴趣爱好,只爱看书,随便什么书,随便什么场合,我就在角落里,默默的看书,默默的抹掉自己的存在感。因为这种异常的专注,初中三年我成了别人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我的爸爸,在我的心底里,则被认为是全宇宙全世界最暴虐的爸爸,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对我的学习提出质疑,比如这次期中考试考了第四名,第四名就是那么差的成绩,根据他的质疑赋予我无边际的辱骂。他可以在任何场合,因为我的行为,在亲戚或者同学面前罚我跪。
一定要离他远远的,最好老死不相往来。这个想法直接导致了我早早的结婚,远远的出嫁。那个叫爸爸的人,居然是我最痛恨的人,最不想见到的人。
君宝出生后,偶尔会回去看看他,他总是小心翼翼的来电话,问问到哪里了,大概几点到。到了又总是装作不经意的问安排的什么时候走,按着能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停的张罗着把之前特意留好的东西拿出来吃。君宝也是受到了与我小时候完全不一样的待遇。骑在外公脖子上闲逛,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给送到眼前,没有任何的不耐烦,没有任何的暴跳如雷。
君宝上小学了,我们也步入了小学生家长的行列,网络上那些陪作业的段子,在我们家一一上演。老爸总也仍不住教育我:教小孩要耐心,他的思维没大人那么广,你要慢慢的讲解……每每这个时候,我总会一句话堵回去:教我的时候你怎么没这样的指导方针!老爸总会讪讪的低头,默默的走出去。
曾经火爆脾气的一个人,开始跟孙子辈讲三字经、讲三国、讲些奇闻野谈,开始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释“和”与“或”的不同,开始教他们滑冰弹琴。开始在儿女面前低头认错。
冬日暖阳的午后,公园的草坪上,是一位慈爱的外公在带着他可爱的外孙女儿在戏耍,烤的熟透的红薯,在外公的手上给慢慢的剥开,刚会走路的小朋友,眼巴巴的仰着头,外公一小勺一小勺的吹凉,喂到嘴巴里,时不时用纸巾擦擦这个小馋猫的脸蛋。哥哥穿着溜冰鞋,远远的滑过来,大叫着“外公外公,你带我去抓小鱼吧”。那个严厉苛刻的人啊,现在已是满头白发。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我被寄养到外婆家,妹妹因为还小,跟着爸妈一起。小学二年级之前的记忆就是,爸妈难得来看望我,但每次来,我都是战战兢兢,因为我的学习总是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成绩。他们像两个陌生人,我总是远远的,偷偷的观察着。
小学二年级之后的记忆,就是回到了父母身边读书,一个从农村学校到城市学校的孩子,还是个反应总慢半拍的孩子,总是不太受人待见的。我总会被自己写错的字或做不出的题而受到惩罚。罚跪总是在天冷的时候进行,因为只有天冷的时候,家来没生意,爸爸才有空检查我的学习情况。
于是,初中前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暑假,我可以逃的远远的,爷爷家或者小叔家或者舅舅家,谁家都可以,只要能不在家。
因为之前几年那种严厉、那种不由分说的惩罚形成了我逆来顺受的性格,初中三年,我变的异常老实,我没有了任何的兴趣爱好,只爱看书,随便什么书,随便什么场合,我就在角落里,默默的看书,默默的抹掉自己的存在感。因为这种异常的专注,初中三年我成了别人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我的爸爸,在我的心底里,则被认为是全宇宙全世界最暴虐的爸爸,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对我的学习提出质疑,比如这次期中考试考了第四名,第四名就是那么差的成绩,根据他的质疑赋予我无边际的辱骂。他可以在任何场合,因为我的行为,在亲戚或者同学面前罚我跪。
一定要离他远远的,最好老死不相往来。这个想法直接导致了我早早的结婚,远远的出嫁。那个叫爸爸的人,居然是我最痛恨的人,最不想见到的人。
君宝出生后,偶尔会回去看看他,他总是小心翼翼的来电话,问问到哪里了,大概几点到。到了又总是装作不经意的问安排的什么时候走,按着能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停的张罗着把之前特意留好的东西拿出来吃。君宝也是受到了与我小时候完全不一样的待遇。骑在外公脖子上闲逛,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给送到眼前,没有任何的不耐烦,没有任何的暴跳如雷。
君宝上小学了,我们也步入了小学生家长的行列,网络上那些陪作业的段子,在我们家一一上演。老爸总也仍不住教育我:教小孩要耐心,他的思维没大人那么广,你要慢慢的讲解……每每这个时候,我总会一句话堵回去:教我的时候你怎么没这样的指导方针!老爸总会讪讪的低头,默默的走出去。
曾经火爆脾气的一个人,开始跟孙子辈讲三字经、讲三国、讲些奇闻野谈,开始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释“和”与“或”的不同,开始教他们滑冰弹琴。开始在儿女面前低头认错。
冬日暖阳的午后,公园的草坪上,是一位慈爱的外公在带着他可爱的外孙女儿在戏耍,烤的熟透的红薯,在外公的手上给慢慢的剥开,刚会走路的小朋友,眼巴巴的仰着头,外公一小勺一小勺的吹凉,喂到嘴巴里,时不时用纸巾擦擦这个小馋猫的脸蛋。哥哥穿着溜冰鞋,远远的滑过来,大叫着“外公外公,你带我去抓小鱼吧”。那个严厉苛刻的人啊,现在已是满头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