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有些歌,听一遍就会记住它的旋律,记住它的歌词,并且多年后还会想起,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之下听何人演唱……
《送别》就是这样一首歌。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朴树在录音棚里唱李叔同的《送别》,忽视泣不成声,悲不能抑。
也许是歌词触动了自己心灵,也许是想起了与这首歌有关的记忆,也许是想到了曾经的人,伤心的事……才在一首歌里,流下自己的泪。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听《送别》,是在电影《城南旧事》中,在部队大礼堂。如今,那个礼堂已经废弃。似乎是在经历了一场跟电影《芳华》中文工团解散时一模一样的送别后,被彻底地废弃掉了。
当时年纪小,看不太懂《城南旧事》里的故事。不同于那个年代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作战》等儿时熟悉的“抗战片”的大胜利结局,这部电影有着淡淡的遗憾和忧伤的氛围,说不清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那时看电影,最大的兴趣是辨别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又是叛徒……
张丰毅在《城南旧事》扮演一个小偷,他被警察抓起来时,莫名替小英子难过,总觉得他算不上是个坏人,为生活所迫,为了供弟弟上学,而他弟弟还是学校里的尖子生;妞儿真的是小桂子吗?秀贞真的是妞儿的妈妈吗?宋妈的丈夫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卖了,宋妈为什么还会跟他过日子?……
以当时的年纪,心生这许多的疑问,反而对《城南旧事》莫名喜欢。
前几年,我专门买了一套读库出品的“最美插画版”《城南旧事》。这套书带有CD,有段时间开车上下班的路上,一直听的都是狄菲菲配音的《城南旧事》。
《送别》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
曾经把这首歌的歌词完完整整地抄在用来记“好词好句”的笔记本上,也在那时知道了李叔同的这个名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中文之美,美在意境。即便是在当时的年纪,也很喜欢这歌词之清新淡雅和情真意切,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感,这是比“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更指人心的落寞,也道出了人生聚散离别的无常。
在《城南旧事》故事发生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送别》是新式学堂音乐课的必学曲目,因此被广为传唱,也受到大众的喜爱。
博客时代,我曾关注过一个叫“长亭外”的博主,那人好像在银泰百货从事营销策划工作。凭这个名字,似乎可以判断他喜欢《送别》这首歌,了解李叔同,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又想,他也许会在《送别》里流过自己的泪吧?
不知有多少人像朴树一样,曾在一首老歌里泪流满面?
说起来,到底是“性情中人”啊。
不曾在一首歌里泪流过满面的人,也许真的不足以谈人生呢。而那泪流满面的人,似乎不用更多的言语的解释,该懂的人,自然也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