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 今日腊八,广西人怎么过?
2018.01.24 星期三
腊月初八
丁酉年 【鸡年】
癸丑月 丙辰日

腊月风和意已春
家家户户煮粥忙
“腊八”,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俗称“腊八节” 。
“腊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在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每年腊八,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供佛供僧。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被认为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对于北方来说,腊八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但比起热热闹闹的北方,腊八这个节日在南方则略显冷淡。
但南方人真的不过腊八节么?
其实不然,在广西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地,腊八节还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
1.盘瑶同胞做糍粑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柳村,当地盘瑶同胞有制作糍粑过腊月初八的习俗。

将糯米原料浸泡蒸熟后,放在石槽里捣成泥状,然后揉捏成形制成糍粑。糍粑糕点香糯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2.载歌载舞庆丰收
在腊八节当天,广西十里八乡的农民朋友跳起壮家传统的舞蹈、吹起八音、唱起山歌,进行民俗婚礼秀、跑旱船、跳仙马、含犁头、花婆送腊八粥等民俗活动,欢度腊八节庆祝一年取得的丰收。
当日,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节目精彩纷呈,上千村民与游客载歌载舞,以侗族独特的方式共同祝福生活年年有余,日子越过越红火。

3.自家熬粥添福气
虽然广西很多地方不过腊八,没有什么特殊的节日活动,但是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会亲自熬上一锅腊八粥给小辈们,在新的一年里为家里人增添福气。

腊八粥在各地做法类型多样,甜咸麻辣都有。南方的腊八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共煮,也叫做八宝粥。南方人对象声词情有独钟,8意为好意头。

▌文:一起玩广西,综合南宁日报、当代生活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微信公号:一起玩广西

每日为您推荐最详细的攻略
带你发现广西不一样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