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闭症这个圈的事儿,如何选择康复机构
大家好,我是曹老师,脸大的曹。
上篇指南给大家说了说第一步和第二步,也就是诊断和调节情绪,今天接着往下说。
第三步:了解自闭症
在座各位爷肯定会说,曹老师,我了解自闭症啊。我儿子就是自闭症,我怎么可能不了解自闭症,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自闭症。
不,你不了解。
百度百科只能给你自闭症最浅显的解释,而你身在圈子中,更容易迷失方向。
作为一个圈外人,我把我对自闭症的认识分享给各位新老家长。
能否治愈?
无数个无数个徘徊挣扎在崩溃边缘的家长问过我“曹老师,我的孩子能不能治好”。
我确实心里不落忍,但是还是从牙缝挤出两个字:不能。
一种目前都没有在医学上找出明确致病原因的疾病,从何谈治愈?谁用能治愈?谁敢说治愈?反正我不敢。
一种目前靠行为心理学理论作为主要康复手段,多种心理学和康复学辅助康复的疾病,何谈治愈?
康复又是什么意思?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以减轻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其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社会。
而且康复这个词常用于残联系统当中,残联是以康复为主,医院是以治愈为主。你们自己简单的看一看治愈和康复的解释,然后自己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目标是更符合治愈还是更符合康复。
不管我们心里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残疾,现在多用残障这个词,我知道大家谁都不愿承认,我也是。但是你要承认的是我们的大多数孩子未来确实会面临生存的问题,对于融入社会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对于要不要办残疾证的事儿,我觉得你自己心里开心就好。你的孩子的程度不会因为你办或者不办残疾证而更严重或更好,残疾证只是代表了国家政府的一种态度:我在关注你,我想帮助你。
你说“国家同志对不起,办了证儿我心里堵得慌,而且我自己以后有能力照顾我的孩子,不劳您操心”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妥,只要孩子能好就行。
今天我还接了一个电话,一个家长打的。说有医生跟他说孩子接受针灸和巴拉巴拉治疗以及吃好巴拉巴拉药之后,就可以痊愈。并且声称他已经治愈了很多自闭症孩子了。
我听完竟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过了十几秒才问了句“那你做了么?”
“做了”
“下次别做了,那是骗你的”
.............
在这个行业混了几年,已经遇到了很多这样的家长。打针吃药,倾家荡产。
从最开始的千拦万阻到后面的理智分析,这个过程中我慢慢了解了理智在你们这些家长急切心情面前是那么无力。
我能理解你们,很着急很着急,哪怕听到个有万分之一对孩子有帮助的方法,你们也会千里跋涉倾尽一切去尝试。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止我告诉你们,打针吃药确实真没用,治愈痊愈也只是那些人用来钓鱼的鱼饵。
对于目前世界各种主流非主流的方法,我后面会做系统的介绍,这里先不多说。
对于治愈的观点,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
对于摘帽:世上本无帽,又何来摘帽。
行业了解
八个字,鱼龙混杂,参差不齐。
目前这个行业真的是乱,不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觉得现在已经乱的离新王朝的到来不远了。
为什么乱,很好理解。
这个圈子就像个大鱼塘,鱼塘里有无穷无尽的鱼,但是位置偏远,也就没几个钓鱼的人知道这个鱼塘。但是突然有一天,鱼塘旁来了个商人,商人将这里有鱼的信息传了出去,去吸引喜爱钓鱼的人。然后商人在去鱼塘必经的路上设了路卡,来这里钓鱼的爱好者需要每个人交一些钱当做门票。商人为了吸引有更多的钓鱼者来钓鱼,所以要为这个鱼塘去打广告,去做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来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实在是鱼塘的鱼太多了,也太好钓了。所以有脑子灵光的人就花钱雇了一些人来帮他钓鱼,这些人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小贩,有的是工人。周围的人发现花很小的一笔钱去雇些人帮自己钓鱼能得到很大的收益,因为这个鱼塘的鱼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也太好钓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雇佣了工人,并且为他们买了专业的鱼竿,钓鱼服等专业的钓鱼工具。于是鱼塘四周围了一群农民,工人,小贩,司机,杀人犯等等等等,经过这里的人看到这些钓鱼的人都会感叹:哇!好专业!
故事中的角色欢迎大家对号入座,但是不要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是单纯的讲了个鱼塘的故事而已。
第四步:关于选机构
很多家长问我如何挑选一个对孩子有帮助的机构,那么首先你们要明白一点:如果你想这个机构对孩子有帮助,那么这个机构对你的帮助一定要比对孩子更大。
因为你要知道,孩子是要跟你生活一辈子的,而不是跟老师。机构的职责是引导家长学习,教会家长在家中如何带孩子的,更像个导师的角色。而不是代替家长去带孩子,即使老师带孩子带的再好,也不能帮助家长丝毫。因为回到家之后家长依旧很迷茫和不知所措,依旧不知道该如何带孩子。
关于选择机构,有8不选
1、个训集体课不让跟进去的,不选
2、去了机构在训孩子家长脸上不会笑的,不选
3、不做家长培训的,不选
4、保证几个月之后一定能怎样怎样的,不选
5、机构老师朋友圈都是干微商的,不选
6、机构生源大多数靠某医生推荐的,不选
7、机构只做桌面不给做泛化的,不选
8、打压ABA,极端宣扬孩子天性、情绪、发展的,不选
别问我这几个不选的原因是什么,不敢说。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如何更好的了解自闭症,以及如何挑选机构,希望能对新老家长有帮助。下篇我会着重介绍世界主流和非主流的康复方法,让你见识到什么叫做。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曹老师有话说,曹老师会一直有话说。希望大家关注自闭症群体,关注自闭症公益事业,关注我,谢谢。
上篇指南给大家说了说第一步和第二步,也就是诊断和调节情绪,今天接着往下说。
第三步:了解自闭症
在座各位爷肯定会说,曹老师,我了解自闭症啊。我儿子就是自闭症,我怎么可能不了解自闭症,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自闭症。
不,你不了解。
百度百科只能给你自闭症最浅显的解释,而你身在圈子中,更容易迷失方向。
作为一个圈外人,我把我对自闭症的认识分享给各位新老家长。
能否治愈?
无数个无数个徘徊挣扎在崩溃边缘的家长问过我“曹老师,我的孩子能不能治好”。
我确实心里不落忍,但是还是从牙缝挤出两个字:不能。
一种目前都没有在医学上找出明确致病原因的疾病,从何谈治愈?谁用能治愈?谁敢说治愈?反正我不敢。
一种目前靠行为心理学理论作为主要康复手段,多种心理学和康复学辅助康复的疾病,何谈治愈?
康复又是什么意思?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以减轻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其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社会。
而且康复这个词常用于残联系统当中,残联是以康复为主,医院是以治愈为主。你们自己简单的看一看治愈和康复的解释,然后自己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目标是更符合治愈还是更符合康复。
不管我们心里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残疾,现在多用残障这个词,我知道大家谁都不愿承认,我也是。但是你要承认的是我们的大多数孩子未来确实会面临生存的问题,对于融入社会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对于要不要办残疾证的事儿,我觉得你自己心里开心就好。你的孩子的程度不会因为你办或者不办残疾证而更严重或更好,残疾证只是代表了国家政府的一种态度:我在关注你,我想帮助你。
你说“国家同志对不起,办了证儿我心里堵得慌,而且我自己以后有能力照顾我的孩子,不劳您操心”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妥,只要孩子能好就行。
今天我还接了一个电话,一个家长打的。说有医生跟他说孩子接受针灸和巴拉巴拉治疗以及吃好巴拉巴拉药之后,就可以痊愈。并且声称他已经治愈了很多自闭症孩子了。
我听完竟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过了十几秒才问了句“那你做了么?”
“做了”
“下次别做了,那是骗你的”
.............
在这个行业混了几年,已经遇到了很多这样的家长。打针吃药,倾家荡产。
从最开始的千拦万阻到后面的理智分析,这个过程中我慢慢了解了理智在你们这些家长急切心情面前是那么无力。
我能理解你们,很着急很着急,哪怕听到个有万分之一对孩子有帮助的方法,你们也会千里跋涉倾尽一切去尝试。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止我告诉你们,打针吃药确实真没用,治愈痊愈也只是那些人用来钓鱼的鱼饵。
对于目前世界各种主流非主流的方法,我后面会做系统的介绍,这里先不多说。
对于治愈的观点,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
对于摘帽:世上本无帽,又何来摘帽。
行业了解
八个字,鱼龙混杂,参差不齐。
目前这个行业真的是乱,不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觉得现在已经乱的离新王朝的到来不远了。
为什么乱,很好理解。
这个圈子就像个大鱼塘,鱼塘里有无穷无尽的鱼,但是位置偏远,也就没几个钓鱼的人知道这个鱼塘。但是突然有一天,鱼塘旁来了个商人,商人将这里有鱼的信息传了出去,去吸引喜爱钓鱼的人。然后商人在去鱼塘必经的路上设了路卡,来这里钓鱼的爱好者需要每个人交一些钱当做门票。商人为了吸引有更多的钓鱼者来钓鱼,所以要为这个鱼塘去打广告,去做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来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实在是鱼塘的鱼太多了,也太好钓了。所以有脑子灵光的人就花钱雇了一些人来帮他钓鱼,这些人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小贩,有的是工人。周围的人发现花很小的一笔钱去雇些人帮自己钓鱼能得到很大的收益,因为这个鱼塘的鱼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也太好钓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雇佣了工人,并且为他们买了专业的鱼竿,钓鱼服等专业的钓鱼工具。于是鱼塘四周围了一群农民,工人,小贩,司机,杀人犯等等等等,经过这里的人看到这些钓鱼的人都会感叹:哇!好专业!
故事中的角色欢迎大家对号入座,但是不要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是单纯的讲了个鱼塘的故事而已。
第四步:关于选机构
很多家长问我如何挑选一个对孩子有帮助的机构,那么首先你们要明白一点:如果你想这个机构对孩子有帮助,那么这个机构对你的帮助一定要比对孩子更大。
因为你要知道,孩子是要跟你生活一辈子的,而不是跟老师。机构的职责是引导家长学习,教会家长在家中如何带孩子的,更像个导师的角色。而不是代替家长去带孩子,即使老师带孩子带的再好,也不能帮助家长丝毫。因为回到家之后家长依旧很迷茫和不知所措,依旧不知道该如何带孩子。
关于选择机构,有8不选
1、个训集体课不让跟进去的,不选
2、去了机构在训孩子家长脸上不会笑的,不选
3、不做家长培训的,不选
4、保证几个月之后一定能怎样怎样的,不选
5、机构老师朋友圈都是干微商的,不选
6、机构生源大多数靠某医生推荐的,不选
7、机构只做桌面不给做泛化的,不选
8、打压ABA,极端宣扬孩子天性、情绪、发展的,不选
别问我这几个不选的原因是什么,不敢说。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如何更好的了解自闭症,以及如何挑选机构,希望能对新老家长有帮助。下篇我会着重介绍世界主流和非主流的康复方法,让你见识到什么叫做。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曹老师有话说,曹老师会一直有话说。希望大家关注自闭症群体,关注自闭症公益事业,关注我,谢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