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
查看话题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演讲能力”的笔记
演讲的能力,是我们这代人普遍缺乏的。
我认为主要是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的。中国人崇尚低调内敛,普遍不喜欢滔滔不绝甚至自吹自擂的人。在那样的社交环境下,大部分孩子家长都不怎么重视培养和训练。
然而演讲的能力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一种核心竞争力。
一个人如果能影响更多人,他就能创造出常人无可企及的价值。如今我们既然重视起这项能力了,那具体该怎么训练呢?
我在看了英语启蒙品牌“安妮鲜花”的一篇文章后,深受触动,觉得应该记下来以后实操。虽然文章谈的是英语演讲能力训练的方式,但训练中文演讲能力应该也是一样的。只是换种语言而已,训练的方式可以互通。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就是“分层训练”。谁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演讲能力也不是头一天晚上突击一下第二天就能上台感动观众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把训练系统地做起来。
在北美,口才的训练从不到3岁就开始了。
第一步:朗读和复述故事(Oral Reading&Retelling)
有感情的、流利的朗读,是演讲和口语表达的基础。
所以,最开始的训练,就可以让孩子跟着原版录音朗读。内容以韵律诗为主,还有就是感情丰富的绘本故事。
在流利朗读基础上提升难度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个听过的故事,或者听过故事之后自己画一幅画,再根据画来讲故事。
第二步:展示和分享活动(Show and Tell)
拿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讲给观众听。
尽可能细致地描述出这件东西的形状和用途,并回答同学的提问,这也是演讲的雏形。
也可以分享一本你喜欢的书。在幼儿园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分享它,讲述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步:我说你猜(Play Sharing)
在上面展示分享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的方式就是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拿一样东西,用袋子装起来,只能看到大概的外形。然后向观众给出三条线索,比如东西的名字开头字母,东西的使用场景,东西的性质(是工具还是食物?)等等。
孩子都喜欢玩猜猜猜的游戏。而且这种游戏不仅训练了演讲者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还大大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我认为也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演讲技巧。
作者的孩子安妮,在加拿大幼儿园第一次玩Play sharing时拿了一个地球仪模型的卷笔刀。提出的三条线索是:
① It starts with Letter S.
② It is a tool.
③ All of you have it.
做游戏时,安妮把袋子给大家看,并且宣读第一条线索。想要猜的孩子举手,安妮指定其中一个孩子猜,如果猜中,则女儿打开袋子给大家看实物,然后游戏终止。如果猜不中,则宣读第二条线索,继续猜。三条线索都宣读完,还没有人猜出,则宣布答案,并且拿出实物来给大家展示。
这个 Play Sharing 的活动进行了一年。孩子从开始的要家长帮助写出线索并且用笔写下来,到后来完全自己想并可以不用笔写出来。
第四步:演讲展示(Presentation)
这个就是分享自己的经历了。
寒暑假过后,各种节日过后。让孩子在其他人面前分享和展示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收获等。
老师让孩子们在展示过程中,先介绍自己,再介绍准备好的主题,最后,向所有听众表达感谢。加拿大孩子旅游多、课外班多、读书多,所以孩子们的自我展示丰富多彩、极具个性。老师也会在班级教室的墙上贴上挂页,告诉孩子怎样做一个好的演讲者:
A good speaker
1、speaks clearly,slowly
2、uses a loud voice
3、looks at the audience
4、is enthusiastic(热情的)
小结:
第一步 听的训练(主要针对英文)
听得清、听得懂、能够集中精力听。
第二步 有感情流利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口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演讲“耐听”与否的关键。很难想象一个发音不准确、语音语调不地道的演讲,会让受众叫好。
第三步 有序表达的训练
打动人心的是思想,是表达思想的方式,所以学会讲故事就是最基本的训练,还需要学会制作出能有序表达自己思想的作品。所以往往演讲(Presentation)又和项目(Project)紧密结合,项目实现的过程就是对有序管理以及分工合作的一种训练。
第四步 演讲形式的训练
眼神的交流、肢体语言的呈现、对受众需求和心理的把握、通过演讲形式和节奏所传递出来的气场,都是需要训练的。
-
howar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29 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