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描述的创业天堂——硅谷,究竟改变了什么?
欢迎光临DOCO热纪录
一年365天
陪你悦享真实世界
改变,源于对现状的极度不满。
这是一个浪漫主义占据主导的时代,天马行空的想法才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李白若是活到现在,怕是也要转行成科学家。
中规中矩的按部就班不再是主宰世界的方式,乌托邦式的想法往往会给人全新的灵感思维。
钱钟书曾说:
当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都不能解答问题的时候,不妨考虑用灵感思维。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硅谷的了解与理解也就仅限于此:
硅谷,只是地理书上的一个名词,一个坐落于美国旧金山的科技城,一个谷歌、苹果、脸书、优步、爱彼迎等互联网“大佬”的总部。

知名文化人高晓松有言:
硅谷里全是一帮年轻的“西医”,主要靠的是各种数据和科技;那里是年轻人创业的天堂。
而究竟是怎样的硅谷秘辛,可以让世界跟随它的脚步更迭?
这个创业天堂的内部,是由怎样的创业团队组成的?
这股乌托邦式的科技力量,又会预示怎样的“黑暗未来”呢?

DOCO君今日推荐的纪录片《硅谷的秘密》,可以帮你解答上述疑惑。
《硅谷的秘密》是BBC在2017年播出的一档揭秘硅谷内部结构的纪录片,全片分为2集,力图扫除人们对硅谷的困惑,并将硅谷每天都在发生的、改变世界的神奇事件广而告之。

不管人们相信也好,不信也罢,硅谷每天上演的科技变革如同美国大片中的情节一般,无时无刻不在人为地改变着宇宙运行规律、主宰天地间的万物。

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硅谷的纪录片,不如说,这是《生活大爆炸》中的一段科普片段。

片子风格依旧沿袭了BBC一贯的质感,科技作家吉米·巴特利特风趣地解说,使得片子并没有局限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

▲科技作家 杰米·巴特利特
硅谷:造业天堂
科技大神们用他们的天马行空,向我们兜售着“科技改变未来”的观念。
无数对科技怀揣奇思妙想的年轻人,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涌入硅谷。在这里,开启他们的科技创业之旅。

他们坚信,硅谷可以实现脑海中改变世界的一切想法,而这种实现是基于对现存世界的“撕碎”,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捣乱”。

▲比尔亨特
不安分的“捣乱”,旨在打破墨守成规的既定规则,突破界限,摧毁旧产业,塑造硅谷乌托邦式的文化。而科学技术,也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经历着一场民主化。
创业初期,这些未来或许会比肩乔布斯、贝佐斯、扎克·伯格的年轻人们相聚在一个叫彩虹宅邸的地方,车库就是他们的实验室,身怀绝技的科技狂热者各显神通,改变着美国甚至全球的食品安全、交通、气候甚至经济。

每一个车库,就是一个创业单元。优步、爱彼迎、脸书等如今响当当的科技企业,都诞生于一个又一个小车库里。
这里没有急功近利的盗版,不会为了追上一个热点就山寨一个游戏(没错,DOCO君说的就是借着《旅行青蛙》狂赚一笔的“青蛙跳一跳”);
这里没有“创业成功被垄断巨头收编就能万事大吉”式的所谓“梦想”,在这部纪录片里,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每个创业者眼中闪烁着的那份名叫“执着”的、充满信念感的天真,那真的很美。
硅谷的麻烦
一定的进步必定也跟随着追本溯源的麻烦,优步(Uber)就曾面临过如此棘手的问题:
开拓印度市场过程中,无法应对数据计算之外人类情感所带来的突发状况。
毋庸置疑,优步(Uber)的普及过程,也是用技术革新和理念创新,给公共交通运输业升级发展模式的实践课。

▲优步(Uber)创始人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但在印度,习惯了以大数据分析所得结果为导向的优步(Uber),面对发展中国家民众难以把握的情绪痛点,却第一次,慌了手脚。
印度大众对于硅谷企业的期望值很高,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众,他们把硅谷科技当成赚钱的唯一工具,甚至救命稻草,一旦抓住,就不松手。
尤其当优步(Uber)的广告承诺会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绝对收益的时候,为了生计,许多贫困的家庭甚至不惜借钱买车开始尝试这种新兴的赚钱方式。

经营一段时间后结果并不理想,收益不但没有增加,反在下跌,这让本就艰难的家庭无法承受,他们开始以抗议的方式向优步(Uber)声讨,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但都无疾而终。

除此之外,爱彼迎(Airbnb)在推广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麻烦,技术的民主化只单纯地体现在软件的设计上,而非体现在具体的运营方式上。
智能支付和分享经济的目标,是为了让出租自有资源者与租赁资源者分享工具或空间、共享权益。
而在分享经济风口上飞起来的爱彼迎(Airbnb),却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与权力机构进行不合法规的“合作”——利用权力机关清理热门景点周围的居民,以便号召更多的游客入住。

这种伪民主,让科技脱离了生活,变成了云端遥不可及的想象,硅谷失去“手可摘星辰”的承诺后,还会一如既往的用科技改变未来嘛?
人们把硅谷想象成拯救生活的天堂,却一次次在这里受伤。
如果有天人类终究被机器替代,你会恐慌吗?这个疑虑随着蒸汽时代的开始延续至今。
人们对于科技的恐惧,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模拟无人驾驶汽车
如果说,第四次科技革命将带来人工智能的时代,而没有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制约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也极易威胁甚至摧毁数以万计人的工作,人们在此时,甚至开始痛恨这些突如其来、不受控制的高科技。
硅谷革命
硅谷所有的创造无非是想让人主导世界,将机器当作被统治和利用的工具,从而达到单纯意义上的便利。
而这种便利是具备两面性的:
我们一方面乐于科技的普及; 另一方面,也怕反被科技掌控,担忧灾难片中的剧情真的出现。

面对民众对未来科技的隐忧和抗拒,硅谷决心从技术、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综合出发,全面分析受众者的属性,以求捕获用户的痛点。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摸清了用户情绪的轨迹,不少网站或APP的后台就可以检测到用户的喜好和政治倾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亚马逊、微软、脸书、以及被硅谷大佬思维支配的淘宝,它们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算法,可以根据你平日买的东西或搜索的内容来检索出你的性格、性别甚至年龄等个人信息,像你了解自己一样了解你,从而针对用户做出精准推荐。
啊,对了,今日头条的智能算法推荐,也属此列——所以,想了解你的相亲对象是什么属性的?看看他的今日头条就好。

这场革命的出发点着实落在了民生,一改之前技术的戾气,同样也操控着政治导向,当然也包括美国总统的竞选。
但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更大的问号:
被二进制0与1支配的人生,还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嘛?
不论怎样,硅谷深奥的秘密,我们可能无法完全把握,毕竟这并不是大多数人的领域,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正以一种或快或慢的速度渗入大家的生活。
硅谷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推翻着所有的不可能,当然,也让我们期待着完美生活的到来!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咨询微信:docokun
官方APP:DOCO热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