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一次完美“谈判”
我们家有两个混世魔王,大的大混,小的小混。“大混”六岁,“小混”三岁多。
今天早上,“大混”因为一条裤子又闹了一场。因为两个人接连感冒发烧,所以这两天让“大混”去奶奶家睡觉,以免相互传染。早上,奶奶过来说她死活不肯穿裤子,让妈妈去给她穿。
然后,她就哭着回来了。
紧接着爸爸妈妈去上班了,顺便把“小混”带走了,留给我一个还在哼哼唧唧的“大混”。我决定采取“冷处理”的方法,问了两遍:“要不要吃面?”她不理,然后我说:“不说话就是不吃,那算了。”
我自顾自地打开老友记开始看,她哼哼了一会儿见我不理她,便站起来要去奶奶家,我当然不让她去(爷爷最心烦她哭哭啼啼的),硬着拽了回来,她开始由哼唧变成大哭,然后我把她锁进了屋子里,一开始我在外面,并不理她,任她在里面哭闹打砸。
(我知道你怎么想,因为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是黑心的姐姐。)
她在里面开始砸门,我仍是不理,等她砸门声势渐弱,(估计是累了)我开始说话:“你不用砸了,万一你把里面的锁砸坏了,那样我在外面用钥匙也打不开了,那你就永远呆在里面吧。你别再费力气了,只要你不再哭,我就打开门。”
她还是在使劲地弄锁,但哭声渐渐消失了,估计是找到了新的目标——开锁,所以忘了哭了。
“你不哭了是吗?那你告诉我你今天早上为什么不肯穿裤子?”
她不理我。
“你为什么不肯穿这条裤子,必须说清楚了,不然的话我就不让你出来。”
这个时候哭声已经彻底消失了,她的情绪在慢慢平复。
“裤子太难看了。”
“那你想想奶奶为什么非得要你穿这条裤子而不是别的?因为这条裤子比较厚,奶奶是怕你穿得太薄,怕你感冒生病,你忘了你连着打了五天的针吗?就是因为不想让你生病,不想让你吃药打针,所以才让你穿这条裤子,你想穿的那条太薄了,等到暖和的时候才能穿。”
“......”
“你为什么就不能听话一点呢?你这样一直不听话、不懂事,就不会有人喜欢你,你学校里的小朋友也不会喜欢你,大家就都不跟你在一起玩了。”
“我才不喜欢跟我们班的***、***、***玩呢!我就喜欢跟***、***、还有***一起玩。”
她的脑回路我是服气的,不过我就因势利导:“那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三个玩?”
“不知道。”
“你不喜欢他们肯定是因为他们不好、不懂事,所以你才不喜欢跟他们玩,你如果继续这样不懂事,那么大家也会慢慢不喜欢你,就不和你一起玩游戏了。”
“......”
我忽然想起这样说有点绕,而且小朋友之间的“分分合合”可能并不是因为个人好恶,只是简单的我和她比较好,她偷偷跟我说我们不要跟那个谁玩了,然后我就不跟那个谁玩了,而一个一个的小团体没两天就会打散重组,根本不涉及个人性格好坏以及懂事与否。
“你不是喜欢跟***玩么?她要是知道你在家这么不懂事,她肯定就不想和你在一起玩了。”
“她又不知道我们家在哪里,她怎么会知道?”
我“......”
我只好顺势胡扯:“那我就去你们学校,去跟她说,跟你们全班的同学都说一下,然后他们就都不和你玩了。”(我好恶毒......)
“你又不知道我们班在哪里。”
“我就不会问吗?我去问你们老师不就知道了?”
“那我现在又不上学,放假了!”
(噢天呐!)“那你以后就不上学了吗?!过完年总得开学吧?我到时候就去宣传宣传你在家的种种表现,然后他们都不再喜欢你了,做游戏时都不要和你一起,让你一个人在一边孤孤单单的,敢不敢让我去?”
“我才不敢呢。”(果然不管什么年龄层次的人最怕的还是与群体脱离。)
我几乎都要欢呼雀跃了,感觉坏蛋终于抓住了对手的把柄。(没错,感觉我自己是坏蛋。)
“那你就要好好表现,在家好好听大人的话,不要去闹奶奶,不要让她生气,这样的话,我就去跟你的同学们说你是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好不好?”
“好。”
“你看你闹了这一场,让身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生了气,而你得到了什么呢?你不想穿的裤子还是没换,还让大人更加不喜欢你了,以后不能这样了知道吗?”
“嗯。”
“你如果表现好了,大家都很开心,你如果想做什么事,大人会更加愿意满足你,就像你在学校,你不喜欢的***,如果她跟你说:‘你的这个糖果看起来很好吃,能给我一块吗?’你会愿意给她吗?”
“不会。”
“那如果是***(她说她喜欢一起玩的那个小朋友的名字)呢?你会给她吗?”
“会。”
“你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听话懂事,大人都很喜欢你,就都想和你一起玩,这样你想吃任何好吃的,想做任何事,大家都会很愿意满足你的。相反,因为你爱哭、太不听话,大家就会不喜欢你,就不会和你玩了(和小孩子们说话得用他们的语言才行)。总之你得听话才行。”
“那我小时候就很听话的。”
“那你的意思是你越长大越不懂事是吗?越来越退步了是吗?”
“退步是什么意思?”
............
后来奶奶过来,在给她扎头发时,我听见她说:“奶,我大姐说要让我听话......”
今天早上,“大混”因为一条裤子又闹了一场。因为两个人接连感冒发烧,所以这两天让“大混”去奶奶家睡觉,以免相互传染。早上,奶奶过来说她死活不肯穿裤子,让妈妈去给她穿。
然后,她就哭着回来了。
紧接着爸爸妈妈去上班了,顺便把“小混”带走了,留给我一个还在哼哼唧唧的“大混”。我决定采取“冷处理”的方法,问了两遍:“要不要吃面?”她不理,然后我说:“不说话就是不吃,那算了。”
我自顾自地打开老友记开始看,她哼哼了一会儿见我不理她,便站起来要去奶奶家,我当然不让她去(爷爷最心烦她哭哭啼啼的),硬着拽了回来,她开始由哼唧变成大哭,然后我把她锁进了屋子里,一开始我在外面,并不理她,任她在里面哭闹打砸。
(我知道你怎么想,因为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是黑心的姐姐。)
她在里面开始砸门,我仍是不理,等她砸门声势渐弱,(估计是累了)我开始说话:“你不用砸了,万一你把里面的锁砸坏了,那样我在外面用钥匙也打不开了,那你就永远呆在里面吧。你别再费力气了,只要你不再哭,我就打开门。”
她还是在使劲地弄锁,但哭声渐渐消失了,估计是找到了新的目标——开锁,所以忘了哭了。
“你不哭了是吗?那你告诉我你今天早上为什么不肯穿裤子?”
她不理我。
“你为什么不肯穿这条裤子,必须说清楚了,不然的话我就不让你出来。”
这个时候哭声已经彻底消失了,她的情绪在慢慢平复。
“裤子太难看了。”
“那你想想奶奶为什么非得要你穿这条裤子而不是别的?因为这条裤子比较厚,奶奶是怕你穿得太薄,怕你感冒生病,你忘了你连着打了五天的针吗?就是因为不想让你生病,不想让你吃药打针,所以才让你穿这条裤子,你想穿的那条太薄了,等到暖和的时候才能穿。”
“......”
“你为什么就不能听话一点呢?你这样一直不听话、不懂事,就不会有人喜欢你,你学校里的小朋友也不会喜欢你,大家就都不跟你在一起玩了。”
“我才不喜欢跟我们班的***、***、***玩呢!我就喜欢跟***、***、还有***一起玩。”
她的脑回路我是服气的,不过我就因势利导:“那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三个玩?”
“不知道。”
“你不喜欢他们肯定是因为他们不好、不懂事,所以你才不喜欢跟他们玩,你如果继续这样不懂事,那么大家也会慢慢不喜欢你,就不和你一起玩游戏了。”
“......”
我忽然想起这样说有点绕,而且小朋友之间的“分分合合”可能并不是因为个人好恶,只是简单的我和她比较好,她偷偷跟我说我们不要跟那个谁玩了,然后我就不跟那个谁玩了,而一个一个的小团体没两天就会打散重组,根本不涉及个人性格好坏以及懂事与否。
“你不是喜欢跟***玩么?她要是知道你在家这么不懂事,她肯定就不想和你在一起玩了。”
“她又不知道我们家在哪里,她怎么会知道?”
我“......”
我只好顺势胡扯:“那我就去你们学校,去跟她说,跟你们全班的同学都说一下,然后他们就都不和你玩了。”(我好恶毒......)
“你又不知道我们班在哪里。”
“我就不会问吗?我去问你们老师不就知道了?”
“那我现在又不上学,放假了!”
(噢天呐!)“那你以后就不上学了吗?!过完年总得开学吧?我到时候就去宣传宣传你在家的种种表现,然后他们都不再喜欢你了,做游戏时都不要和你一起,让你一个人在一边孤孤单单的,敢不敢让我去?”
“我才不敢呢。”(果然不管什么年龄层次的人最怕的还是与群体脱离。)
我几乎都要欢呼雀跃了,感觉坏蛋终于抓住了对手的把柄。(没错,感觉我自己是坏蛋。)
“那你就要好好表现,在家好好听大人的话,不要去闹奶奶,不要让她生气,这样的话,我就去跟你的同学们说你是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好不好?”
“好。”
“你看你闹了这一场,让身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生了气,而你得到了什么呢?你不想穿的裤子还是没换,还让大人更加不喜欢你了,以后不能这样了知道吗?”
“嗯。”
“你如果表现好了,大家都很开心,你如果想做什么事,大人会更加愿意满足你,就像你在学校,你不喜欢的***,如果她跟你说:‘你的这个糖果看起来很好吃,能给我一块吗?’你会愿意给她吗?”
“不会。”
“那如果是***(她说她喜欢一起玩的那个小朋友的名字)呢?你会给她吗?”
“会。”
“你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听话懂事,大人都很喜欢你,就都想和你一起玩,这样你想吃任何好吃的,想做任何事,大家都会很愿意满足你的。相反,因为你爱哭、太不听话,大家就会不喜欢你,就不会和你玩了(和小孩子们说话得用他们的语言才行)。总之你得听话才行。”
“那我小时候就很听话的。”
“那你的意思是你越长大越不懂事是吗?越来越退步了是吗?”
“退步是什么意思?”
............
后来奶奶过来,在给她扎头发时,我听见她说:“奶,我大姐说要让我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