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滑雪之一,到达目的地。
虽然法国去过多次,每年冬天都滑雪,但从来还没去法国滑雪过。女儿去过几次,推荐她认为最好的滑雪场瓦勒迪泽尔(Val dlsere)。那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欧洲好的滑雪场都在阿尔卑斯山)。虽然听说那里整个冬天的雪都不错,还是选了最理想的1月下旬。选好时间后就是定行程,选航班,选酒店。 选航班是技术活,既要便宜,又要方便/省时,还想好点的服务。目的地是瑞士的日内瓦,那地方没有飞中国的直飞航班,就选了上海直飞巴黎的法国航空。那航班半夜12:10从上海起飞,飞12个小时,早上5点达到巴黎(巴黎与中国有7个小时的时差)。然后换乘7:10的航班再飞一个小时就到日内瓦。来回机票经济仓4600人民币,但单程却(匪夷所思的)要5300。虽然滑完雪后要去美国,但还是买了来回机票(回来的那程就不去乘了)。临上飞机前几个小时,在法航的官网上发现再加4000块就可以升到商务舱。那商务舱是可以放平座椅当床睡的,如果买商务舱的单程机票大约15000,而从经济舱升舱却不到9000块。想想能在飞机上睡一个晚上,就咬了咬牙。后来的事证明,这是个明智的决定。

法航飞那条航线是目前最大的飞机,空客380。那飞机有两层,可以载500多乘客。这也是我第一次乘坐那飞机。


那飞机准点从上海起飞,起飞不久后吃晚餐,喝葡萄酒,然后睡了大约7~8小时,再吃一顿早餐,就到了巴黎。到巴黎的时候天还没亮,不用提行李(行李直挂日内瓦),但人要在巴黎办入境,然后坐轨道车到另一个登机楼,等了半个小时,就上了去日内瓦的飞机。到了日内瓦是早上9点,但因为找我那托运的滑雪板花了将近一个小时(那滑雪板是超规行李,跟其他托运的行李不在同一个地方取)。提取行李后就去找租车公司。那日内瓦机场跟其他机场不一样,那机场虽然是在瑞士的日内瓦,但因为靠近法国,有许多法国乘客,所以就在机场专门划了一块地方,算是法国的,这样法国乘客就不用再经过瑞士海关了。我的行李是到了瑞士的那一部分,但租车公司是在法国部分,只有提着行李从瑞士到“法国”。但其实就是一个通道,连一个官员都没有。事实上,现在欧共体许多国家之间已经没有国境了。 租车也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挑选好的租车公司。上次去太浩湖滑雪,找了一家美国的廉价公司,就有上当的感觉。在网上看看日本RAV价格不贵,就预订了。但取车的时候却变成了韩国的现代(租车公司说同一个类别的,但,是这样吗?他们干嘛不在网上说是韩国车,取车的时候给日本车呢?)。更过分的是说那越野车是两驱,不是四驱的。本来租个越野车就是因为要去雪场,而雪场在山里,又是冬天有雪,四驱车比较安全,这才去租越野车的。最后居然说,四驱的越野车也有,但要加钱。这样七搞八搞,反而比别家贵了。接受教训后,这次找了一家过去租过,感觉不错的公司。这家公司叫席克斯特(Sixt),他们成立于1912年,是德国第一家租车公司。这次选的是一辆宝马的X1越野车。租金大约每天150美金。到了以后,那客服说,你怎么没有买保险?我说,租车公司不是已经有了保险,我干嘛还要再去买保险?因为在美国租车,租车公司虽然提供保险,但会鼓动客户再去买“全保”。所谓全保,就是租车公司提供的保险一般有个免赔额(通常是2000美金左右)。换句话说,就是发生了意外后,保险公司只赔偿超过2000美金的损失。那2000美金之内的损失就要客户自己承担了。而为了避免这2000美金损失,每天的保险费要十来美金,所以那是一种很不划算的保险,所以我从来不买。那客服说,欧洲与美国不一样,欧洲的租车公司只提供第三方的责任险。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撞了其他人,保险公司会赔。但是你开的车如果损失了,租车公司是要你赔的。那一辆车几万美金,不买保险出了事,那损失就大了。我听她那么说,就说,那好吧,我还是买个保险吧!她看我带着滑雪板,说看你好像是要进山,但你选的车是没有雪地胎的。我一听又不高兴了,我说,我选的宝马越野车,怎么会没有雪地胎呢?她说,不是所有越野车都有雪地胎的。她看我一脸不高兴,就说,你先喝杯咖啡,我帮你想想办法。过了会儿,她对我说,她查了一下库存,还有一辆奔驰的GLE,那车是配有雪地胎。
我心里想,那GLE我当然知道,但那车比宝马X1高了两个档次,是跟宝马X5同一个档次。难道她又想加价?那知她接着说,我帮你作了个免费的升级,就按你原来租X1的价格,当然你还要付300多欧元的保险费。我喜出望外,赶紧周三道谢。她还说,用车结束以后你要把车加满油,开到指定的停车场,把车钥匙放到钥匙箱里。就这样我只付了每天150美金,开走了一天租金250美金的车。那是一辆才行驶了几千公里的新车,配3.5升的柴油发动机,动力强劲,配置高档,唯一的缺陷是仪表/中控的提示都是法文,基本看不懂,车载的GPS也不会用。为此我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拿了车以后,第一件事是下载谷歌地图。因为不会用车载GPS,所以只有用手机导航,而谷歌在中国打不开,所以先花半个多小时下载/安装谷歌地图。装好以后就上路了,这是我第一次在欧洲开车。欧洲开车的规矩和美国差不多,所以问题不大。最大的区别好像是欧洲一般不从右边超车,所以每个人都自觉开在右边车道上。另外感觉车道比美国窄些,而且没有路肩,所以开起来要更小心。 我把目的地设在霞慕尼(Chamonix),那是个靠近伯朗峰的一个小镇,主要是想顺路去看看那里的酒店,因为这次计划先在瓦勒迪泽尔(Val disere)滑几天,然后就去霞慕尼滑雪。但因为对那里的酒店不熟悉,想先去看看。看了酒店以后再那里吃了午饭,然后继续去瓦勒迪泽尔。输入了目的地以后才发现还要开三个多小时,而从日内瓦到瓦勒迪泽尔也只要三个小时,所以去霞慕尼其实并不顺路。更可怕的是我又犯了一个大错误,把目的地输错了。我在输入目的地时候就是输入了要入住的酒店名字,就跳出来,而且我还看了一下,那酒店所在城镇的名字的前三个字母是Val,而我又记不清我要去的那地方的法文全名,所以理所当然以为就是它了,更何况去那地方的路程也是3个多小时。结果翻了两座山,辛辛苦苦开了将近4个小时,到了那里才发现错了。那地方的全名叫“Valmeinier”,而我要去的地方叫“Val disere”,两个地方相差100多公里,而且还都是山路。这时已经是下午4点,我刚坐了15个小时的飞机下来,又开了5个小时的车,已经精疲力尽。但没有办法,只有继续开。这时回想起升到商务舱的好处。如果飞机上没休息好,恐怕真的吃不消。同时还想到,幸亏租了一辆性能好的越野车。那天一直在下大雪,即使不断在扫,但路上还是有积雪。虽然那车有雪地胎,而且我开的小心翼翼,但还是在转弯时撞到山上。那转弯时,车子根本不听使唤,方向盘打了,车子还是直向前冲。好在我的车速不快,路边的雪也软,撞了一下没损伤。 等我开到酒店,已经是晚上7点多,在欧洲冬天晚上6点天就黑了。出门在外,真是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