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的嘴脸”
现在是2018年1月27日星期六,北京时间9时23分。 昨天本该写日记的。 但先修改了文章,一看时间,就算了吧,好好上班吧。 早上看完了《ACCA13区监察课》,我还蛮喜欢这作品的,主要是喜欢男一吉恩·欧塔斯,整天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ACCA的年龄设定很有意思,日漫一般是面向青少年的,所以主角年龄都设定在十几岁,但吉恩的年龄应该在三十左右,他的朋友尼诺都奔四十了吧。 吉恩的妹妹罗塔也应该有二十了吧,虽是妹妹的设定,但没有烦人的萝莉气息,也是比较淡定的那种,爱思考的问题包括我们有多少钱以及晚饭吃什么。 刚才写到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很困惑,为什么是“副”? 这问题我还没想明白,按《说文解字》的说法,“副”就是“判”的意思,而“判”是“分”的意思,就是说拿刀把一东西劈两半。 所以“副”有“符合”的意思我可以理解(名副其实),有“副手”的意思我可以理解,有“一对”的意思我也可以理解(一副手套),但为什么能形容嘴脸呢? 周三晚上下了一个单子,本以为周五会到的,结果并没有,计划没打乱,颇有些不爽。 那单子里有两支笔,还有几张春联纸,本不打算写春联的,但为了凑单免邮费,就买了几张。 之所以不想写春联,是嫌麻烦,就春联而言,眼前的空间局促了点,笔也不一定趁手。 本以为周五到手,周末可以写一下的,现在要等周一才可以了。 微投坏了之后,没有再买,改用电脑了,然后又泡了几次脚。 我的生活习惯多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条件推动,我本人的意愿只占一小部分。 我人生的很多决定也是如此,总是随波逐流。我妈时不时会问我职业规划、人生规划,面对这种问题,并不知该怎么回答,说没有规划会被批判的,真头疼。 我对他人常感困惑的一个事是你们怎么那么确定? 无论是过去的回忆,自己做某件事的逻辑,你们怎么都言之凿凿啊?因为能对自己的事言之凿凿,所以他们希望别人也能讲类似的故事。 你为什么在北京啊,你为什么选这个工作啊,你为什么单身啊,你为什么喜欢读书啊,并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啊,种种机缘巧合呗。 事后说来勇敢的事,当初往往是不得已,事后说来深谋远虑的事,当初往往是阴差阳错。 我个人不愿意讲勇敢、深谋远虑的故事,我愿意老实地讲不得已和阴差阳错。 日常抄诗,以及昨天早上看到的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