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山的雪
家住南屏山脚下,惯看山中春花烂漫,秋叶飘零,大雪覆盖时的山里美景却是难遇,因为椒陵大地位于江淮之间,寻常年份一年总有个三两回降些中小雪,稀稀疏疏的点缀一下山中树木大地,虽然也有雪后的美景,但总是觉得美的不够醇厚浓烈。2018丁酉岁尾,北方几股强冷空气呼啸而来,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暴雪,也算是十年一遇,上次恰是2008年。两场连续暴雪漫天飞舞,乱玉琼花,纷纷扬扬,撕棉扯絮,弥天盖地,早已把冬日满目萧索的南屏山变成了银装世界,白玉琼宫。

此南屏山非歌曲《南屏晚钟》中吟唱的杭州南屏山,但这里也有着我心中的南屏晚钟。南屏山名其为山,其实过誉了,江淮丘陵地带大多为丘陵岗地,如此南屏山高不过一二十米,比周围的地面略微突出一些,几个陡坡落差稍微大一点,仅仅能算的上一块岗地而已。但是这块岗地内也有山石峥嵘,绝壁陡峭,谷深涧幽,称之为山也不为过。全椒泰昌县志记载“二里为南岗,山势自西北连亘数十里,至此益高峻,环绕县治,宫廨、学宫皆面焉,为一邑形胜,上有文笔峰(其景为笔锋毓秀)、南岳庙”。

笔锋塔是在原来的乌龙塔原址上近几年才新修的,修塔时刨开覆盖在上面的竹林,裸露出的土层中满是碎砖破瓦,古塔的残留吧。巍然高塔修成之后,如何命名废了一些周折,有人说还是叫以前的“乌龙塔”好,历史传承呀!反对的说“乌龙”二字古代可能和白龙、青龙、蛟龙都一样,无所谓都是名称,但是现在“乌龙”是自己犯错的意思,比之乌龙球人人皆知,改名字也可以,时代创新呀!故有现在的“笔锋塔”。新修笔锋塔记文中有句文笔我颇喜欢:“今立笔锋塔于南山之巅,地广亩余,门开两户,塔起七层,角斗八方”。另外塔在竹林中,夏夜月明之时,凯风东来,拾阶登楼,听风过竹稍,啸声清越,摇曳塔角风铃,叮叮萦绕;看山外万家灯火,空中彩云追月。不亦快哉之事。而今,大雪过后,积雪给塔面、周围的阑干都镶上了道洁白的银边,两只石狮也顶上了棉帽。

笔锋毓秀前的牌坊是两柱一间冲天石柱牌坊,县志中描写“众山层叠,突出一峰,耸揭干云,其下宽而上锐,朝爽晚霞,夭娇变幻,如五彩毫卓立天畔。”。真是服了先人,一个土堆堆能让他们给予这样的描绘。但是雪后景色也是不错的,雪压枝头匍匐拜,落入坊头柱更高。

平时,入夜的南屏山公园广场是一番热闹景象,集体舞热烈奔放,双人舞翩翩婉转,羽毛球腾挪翻转,太极拳步履稳健,孩子们嬉笑的在人从穿越奔跑。雪后的南屏山广场是一白皑皑片,银装点缀更妖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