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什么
查看话题 >咖啡人生|不是只有几千上万的机器,才能在家做咖啡
作为一个不喝咖啡就无法进入清醒状态的人,每天早上的咖啡可以说是我的 energy 小开关,是和梳头刷牙洗脸、往脸上抹东西一样的daily routine,唤醒新的一天。咖啡香也是我戒掉赖床的利器。所以能够自己在家做咖啡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我也并不是特别懂咖啡,在每次购买新的咖啡豆、咖啡工具时会认真地做一下研究,又会了解得更多一些。咖啡也许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也就是这些必需品,让我们的生活在基础的规律之上,有了那么些奢侈的小确幸。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我日常在家做咖啡的小器具,都很便宜,最贵不过几百块,但是却是非常实用。本人也只是一个业余的咖啡爱好者,非专业者,想获取专业咖啡知识的朋友还请绕道。对于还在喝速溶的朋友们,相信我,自己做手冲和意式一点也不难,不要再继续对速溶的容忍了。

1 // 星巴克手冲咖啡壶
我的第一个手冲咖啡壶,用了两年了,使用频率非常高。最开始入手纯粹是因为被颜值吸引,还打着“樱花限量系列”的旗号,头脑一热就立刻冲动购物了。买来之后扔在家里半年,直到搬家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还买过这个手冲壶,于是买来了滤纸、水壶、咖啡粉,决定好好物尽其用。

最适合做手冲的是单品咖啡。因为我自己还没有买磨豆机,所以一般都在买咖啡豆的时候请卖家磨好,记得备注是手冲用。
手冲做法也很简单,放滤纸,加咖啡粉,加热水,然后看着咖啡粉在热水的浸泡下变得湿润,慢慢滴滤出一杯完美的手冲咖啡。手冲的喝法也很朴素,不加奶、不加糖,才能好好品味单品咖啡真正风味。

我很喜欢星巴克手冲壶的设计,简单好看,低滤完直接就可以拿着喝,特别适合一个人享受的咖啡时光。星巴克经常都会出限量款,每次看到新款我都会嚎叫着“为什么要把一个杯子做得这么好看!”,非常适合颜控了。

2 // Hario 手冲壶
其实在准备手冲的周边器具时,发现手冲壶也有讲究,我当时心里的想法难道我直接拿烧水壶行不行吗?
……当然,其实用普通热水壶也未必不可以,但专用的手冲壶由于细长弯曲的壶嘴设计,会更容易控制水流,注水的时候更顺手,另外还可以直接在壶里加冷水调整水温。更重要的是,精(zhuang)致(b)。
手冲壶的品牌款式也是多种多样了,各种材质、颜色的都有,比如星巴克也有配套的手冲壶系列,色彩丰富。但比起彩色,我反而更喜欢简单的不锈钢水壶,总感觉更适合手冲这一项朴素的手艺(但我无法解释为什么我喜欢星巴克的咖啡壶)。

这个Hario的水壶朴素到没啥特点,感觉有点像八十年代时候家里用的热水壶的mini版。Hario是有近百年历史的日本品牌,在日语中是“玻璃王”的意思,主要生产玻璃制品、咖啡器具。这款手冲壶虽然是不锈钢材质,但是并不会烫手。不锈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壶身不重,因为你需要考虑到操作的时候装满水增加的重量,所以壶身越轻越好拿。
这个水壶我也用了小两年了,说不出来有啥缺点。一定要说一个的话,大概就是稍微有一点贵吧?

除了手冲壶,Hario家也有全套的咖啡和茶工具,玻璃制的冰滴咖啡壶也很美,感觉非常适合夏天。

3 // 比乐蒂咖啡壶
虽然我很爱手冲,但是喝了半年之后还是有点想念奶泡厚厚的意式,于是琢磨着买个更高阶的咖啡机。一开始本来长草了德龙的全自动咖啡机,纠结过程中咨询了几个比较懂咖啡的朋友,其中好几个都推荐了比乐蒂给我,说是每个意大利家庭都会有一个。搜了一下,外表非常可爱,而且小,一点也不占地方,搬家什么的也方便。还有就是相对动辄几千上万的咖啡机,比乐蒂的价格可以说是非常随意了。

于是concern就变成了这么一个又小又便宜的东西,真的能做出好喝的咖啡吗?其实,比乐蒂咖啡壶的原理很简单,主要是靠蒸馏的压力使咖啡粉受热萃取,然后浓缩咖啡从中间的通道留到上壶,就是一杯espresso了。可以直接放在瓦斯路上加热,也可以使用配套的小电炉,非常方便。

比乐蒂这款经典的八角咖啡壶有不同的容量可选,从一杯份到十八杯份。不过这里一杯的剂量是espresso,所以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一个两杯份的壶差不多跟iphone plus一样高,非常mini。家庭用的话可能六杯份会比较适合,我买的是三杯份,拿到手还是觉得哇好小一个,感觉带去旅游也毫无压力。三杯份的容量我个人觉得很合适,加双倍鲜奶做成两杯拿铁刚刚好。
除了不同大小,还有不同颜色,比如摩卡奶牛壶啦,限量的三色纪念壶啦,都是外貌协会的福音。


4 // HERO 电动奶泡机
要做意式咖啡,必不可少的就是牛奶和奶泡了。可选的奶泡机其实很多,比如比乐蒂和hario就都有手动的奶泡机,但是对于我来说,手打奶泡实在是太费时费力了。电动的奶泡机打出来的奶泡其实更绵密,用起来也更轻松方便。对于我这样需要省时间的懒人,插上电一分钟就可以解决的事,就别吭哧吭哧费劲全手动了。
Hero是咖啡小镇旗下的品牌,这款电动的奶泡机可以调节温度,冷热两用,还可以打冰奶泡。

打完之后,可以直接把奶泡倒在咖啡上,做成简易版拿铁/卡布奇诺。当然如果想要进阶,就需要学习拉花了。拉花其实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重点在于持续多练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买一个拉花壶开始练习,我自己也只是拉花届的幼儿园小朋友水平,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个电动奶泡器除了打奶泡,也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东西,相当于一个mini的饮料专用blender。比如可以用牛奶加巧克力粉,打一下做成热巧克力。还可以用牛奶加胶原蛋白粉,睡前来一杯,我就经常这么干。可以说是一物多用,非常实用了。
5 // 关于咖啡豆
关于咖啡豆的学问实在是太多了,世界上有超过100种咖啡豆,每个国家的咖啡豆都有着不同的风味。我也没有什么研究,但一般来说,意式咖啡是喝不出咖啡真正的味道的,更不要谈咖啡豆的问题。经常喝手冲的话,会更容易明确出自己偏爱的咖啡豆类型。
在这里也建议有条件的同学,买一个咖啡豆研磨机(比如比乐蒂就有),买咖啡豆自己磨而不是咖啡粉。咖啡豆是最能完整保存咖啡风味的形式,味道更新鲜。另外,咖啡粉末接触空气后更容易受潮或者变质,在相同的条件下,咖啡豆比咖啡粉可以多保存将近一倍的时间。
然而架不住咖啡粉方便,特别是早上没有时间慢慢磨豆的话(比如我哈哈)。我一般一次买两星期左右量的咖啡粉,然后在开袋后就用真空密封罐保存咖啡粉,罐子淘宝买就行。

刚开始做手冲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豆,直接买了星巴克的house blend,味道也并不差,适合刚开始接触咖啡图方便的同学们。之后喝得多了,慢慢开始知道自己更偏好酸度中等偏低、口感柔顺、温和的咖啡,比如南美洲和印尼的咖啡。
印尼的苏门答腊曼特宁是我的最爱之一,口感扎实,气味浓郁,酸度适中,有黑巧克力味、焦糖味、杏仁味、香料味和奶油味。淘宝店MolaCafe家的曼特宁是我的长期回购。

哥伦比亚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我也很喜欢,味道纯正,口感顺滑,坚果和浆果味很明显。
有了这些简单的器具,就可以开始进入咖啡自给自足的大门啦。和我一样的初学者可以先调整咖啡和奶的比例,从最简单的拿铁和卡布基诺开始,然后还可以加入巧克力和焦糖等,做出摩卡、玛奇朵等等。还有人会在里面加酒,花样玩法很多。看似简单的咖啡加牛奶,学问可不小。
手冲就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了,光是摸索出自己喜欢的咖啡豆,就得花上好一段时间。不过进到咖啡的大世界里,虽然还只是一个业余的初学者,也觉得好有趣。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新鲜的东西等着自己去学习,生活真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