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古代墓葬地宫系列之吴白庄汉画像石墓
![]() |
吴白庄汉画像石墓,是临沂市所出土汉画像石墓葬中。遗存最为丰富,艺术水平极为精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墓位于临沂城南8公里,罗庄区盛庄街道办事处吴白庄村北,相传为东汉时期某代琅琊王的墓。
1958年文物普查时,这里曾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底,因墓葬封土西南部遭到破坏,墓室暴露,当时的临沂地区文物组对该墓进行了抢救发掘。据村里老人回忆,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时候,这座土堆比现在要高得多大得多,那时候村里的孩子跑到土堆上,几乎可以俯视整个村子。
该墓为砖石混合墓,主体为半地下建筑,东西横宽15米、南北纵长9米、高约3.5米,由四墓门、前室、中室、双后室、三耳室、回廊等部分组成。整个墓室气势宏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以雕有精美画像的石立柱、过梁、门楣等构成主题框架,再以长条砖砌制墓壁,以扇形砖券顶。
墓葬的建筑形式仿照了地上建筑:前室相当于地上的前堂,中室相当于地面建筑的厅堂,后室为停放棺椁的地方,相当于实际住宅的寝室,耳室象征着厨房、武库、厕所或仓库,回廊亦为仓储之用。
墓葬属半地下建筑,地面起家,封土高于地面约1米。整座墓葬由墓道、墓门、前室、中室、西墓室、东墓室、回廊、西两耳室和东一耳室组成。墓道早年被破坏,发掘时对墓道无从研究。在墓道西侧有砖垒砌的挡土墙,亦残损毁坏。墓门由门楣、立柱、门扉、门槛组成,分东西设置,由二根立柱将墓门分隔成4个门,每个门均为双扇,其中一个门由石块封堵,门扉遗失。从立柱一侧留下的凹槽以及门槛上的轴窝可以看出,墓门是由内向外开启。门扉以及立柱之上置门楣,门楣之上用砖发券。
保存下来的墓葬门扉,画像石有4块。墓门右扉上雕刻有青龙,头生两角,身有翼,兽蹄。青龙造型庄严威武,且不失腾空灵动之美。右扉上刻有铺首衔环,环上系着带子。墓门左扉上雕刻有一头生翼的白虎,中间亦刻有铺首衔环,也系着带子。
![]() |
上横额由4块画像石组成,画面分别为羽人、翼虎、飞鸟、龙、虎、凤、长尾兽等。
墓葬前室由9根支柱,3块拱型过梁组成。以出土的画像石观察,前室中间部位的柱础上立着的盘龙柱为一斗二升式斗拱,拱的两侧以两个倒衔龙首相连,上面承重过梁和散斗。拱和双龙首均由一块石料独立雕刻而成,过梁的上面是一个半圆形透雕的对鸟。在该支柱东侧分别放置两根相同的支柱,支柱下有柱基,上面有栌斗,承托拱形过梁。三过梁的南北两侧由立柱承托。整个前室,东西通耳室,北与中室、东墓室、回廊相连。
![]() |
![]() |
![]() |
![]() |
![]() |
![]() |
前室有画面42幅。南壁西段石早年被破坏,仅剩下一边角,边角上有边饰。南壁中段石也已残断,画面分上下二层,上层主人戴冠、着长袍,旁边有侍女,左侧有两位抬壶、捧蹲、端盘的侍者,主人前依次为:长袖舞、倒立、抚瑟三艺人。下层:二导从骑,一轺车上坐御者和一官吏,一轴车、一棚车均左向行驶。
![]() |
![]() |
![]() |
![]() |
南壁东段画面自左至右:二建筑,一屋内二人在灶前烧火,另一屋内悬挂猪头、猪腿、鸡、鱼等,柱上拴有一犬在扑猪腿;一高台上置两个大罐,右侧一人端碗而饮,拴有一猴子正打算偷吃;下面刻有二人抬食物,右刻二人抬猪。
东耳室门额画面分上下两层。上层左起:主人坐着,旁边有侍者;一艺人倒立在鼓上,边上有一胡人保护;三人坐着观看。右侧为乐队,一人吹笙、一人吹排箫、一人吹埙。下层自左至右,二佩弩导骑、一轺车、一辎车,后有一人步行。
![]() |
此外,前室北壁东墓室上横额、北壁西段横额、西耳室上横额等,均雕刻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前室与中室、横额、支柱、立柱、过梁画像石内容各异,各室相通。回廊,顶部以扇形砖发券,墓葬中有白膏泥状固体,乃封盖所用。
![]() |
![]() |
![]() |
![]() |
![]() |
![]() |
![]() |
该墓由于经过多次盗掘,出土器物极为有限,
随葬品大都不见,收集到虎形水晶质坠饰1件、松绿石小兽3件、部分碎青瓷片及300余枚新莽大泉五十、东汉五铢、剪边五铢等。
而最为重要的断代依据,就是墓中出土的剪边五铢。
剪边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无外廓,“五铢”二字残留偏旁。是一种流行于东汉末期的钱币。
吴白庄汉墓的画像石,在技法和艺术风格上,与同为临沂市重要画像石墓葬发现的沂南北寨汉墓相近。技法以铲地凸面线刻为主,配合浅浮雕、高浮雕和阴线刻。吴白庄汉墓门额上的双凤画像和北寨画像石墓斗拱上的双龙画像石透雕技法相同。透雕为东汉晚期才出现的一种雕刻技法。
吴白庄汉墓画像石画像在不同部位所要表达的内容,综合运用了多种雕刻技法,有磨面阴线刻、浅铲地平面阴线刻、深剔地平面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构图上,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更多的内容与宏大的场面,故多采用散点透视结构,空白处以小物像填补,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饱满。
此墓画像石中,最具特色和神韵、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十余件墓室立柱上栩栩如生的胡人、虎、猴、熊、盘龙等高浮雕、透雕作品,这精美绝伦的艺术创作是汉画像石雕刻艺术发展的顶峰,它集中出现于该墓中,这在其它所有的画像石墓中是绝无仅有的。
综合以上认识,一般学者认为吴白庄汉墓墓主为东汉晚期的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不排除墓主人为琅琊王的可能性。
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封其子刘京为琅琊公,之后晋爵为王,立都开阳(即今临沂故城)。第一世琅琊王系刘京,爵位世袭一共七代,依次为刘京、刘宇、刘寿、刘遵、刘据、刘容、刘熙。其中,除刘京死后葬在东海即丘(即今河东区汤河一带),其余葬地不明,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均葬在开阳周围。
吴白庄汉墓原址现存一处文保碑,以及一处三米左右的土堆。画像石全部收藏于临沂市博物馆中,为一特别展厅,是临沂博物馆镇馆之宝。
-
You are my sun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2 22: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