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查看话题 >如果没有宜家,不知道我能在北京生活多久
2018年1月27日宜家家居创始人Ingvar Kamprad 去世了,终年91岁
说来惭愧,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宜家的创始人姓甚名谁,不过宜家对我来说却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大部分宜家商品,并不像我一直标榜自己是文青那样有气质,却是每一个刚刚出社会的人家中几乎都能看见的产品
谨以此文怀念那一段刚刚来北京颠沛流离的日子吧

作为一个在东北生活了23年的东北大汉来说,对家对生活方式那点懵懵懂懂的概念,几乎全部来自于宜家。我去沈阳见网友(不要问我是什么网友)短短的一天一夜,在回长春之前我还特意去了一趟宜家,而且是用一种接近于朝圣的心情 。第一次去宜家买的应该是杯子和餐垫。没见过市面的我从来也想不到可以用3.9元钱。买到一个薄荷蓝的杯子。9块9的餐垫也被我用来垫电脑,一用就是三年。用着宜家杯子和餐垫的我,觉得我是整个寝室最有品味的人。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自信。宜家的本事大概就是可以用15块钱,让你感受到生活品质。
哪怕再穷,你也能买得起一个“家”
Ingvar Kamprad 说——所有人都处于同一阶层,没有所谓的「高级人类」和「低级人类」。

宜家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在我来北京之后了。在传媒大学对面,一个每月2500块的开间,里面只有两张床、一个沙发、两个衣柜。左看右看,这个房间也与家这个字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来北京逛宜家,终于不是只能买买瓶瓶罐罐的小玩意了。“宜家”之后的两个字终于有了意义-家居。这个商场大概就是,我可以用最少的钱把那个房子变成家的唯一选择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当然买不起什么贵的东西。冥冥之中,买下了传说中的宜家必买产品。39元的茶几、119元的桌子、14.9的脏衣篓、119十几件的餐具。宜家的价格永远的标的大大的。大大的价格仿佛在告诉我生活是我买得起的。
房子不在了,“家”还在
lngvar Kamprad 说——运输多余的空气是傻的,让消费者为过度包装而付费是傻的,无法当日将家具送货到家是傻的。

相信每一个北漂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搬家。曾经我以为我的生活都是我的,我在打造自己的小窝。可是搬家真的是一切都回到解放前。在高额的房租涨幅下,根本没有人在乎你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的心血。更不要提置办多少家伙事了。在乎的一切就只是一个个摞在一起的纸箱子而已。
宜家除了其超高的CP值之外,最贴心的大概就是来自于他的包装及组合方式了。三傻原则让宜家的产品大部分都采取了平板包装,这种巧妙的包装方式,除了减少了包装成本外,更重要的是减小了整个的包装体积。每次在宜家取货区,我都会站在对应的货架前深思,这样我一个人就可以抱住的纸盒子,真的是我要买的4层书柜吗?简单明了的说明书,随包装附赠的必要工具,几乎所有不需要钻孔的家具都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安装完成。哪怕是沙发也两个人足以。

平板包装和方便的装卸操作,给运输带来了大大的便利,以前经常觉得搬家需要一个个大大的厢货,好几个人才可以,现在一个金杯往往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当全部家当被满满当当被装进一个金杯面包车,我坐在副驾驶上从一个“家”迁徙至另一个“家”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想一个蜗牛,背着家在前进,这种时候也不知道是该感到庆幸还是悲伤。反正我是因为搬家哭过好几次
“家”可以一点点的变得更好
来北京三年半的时间,换了4个房子。居住环境勉强算是逐步升级了的 。从到宜家买50元以下的生活必需品。到想买更多能够让“家”更舒适的产品。这个变化 也就是送50变到了100而已。
99元的架子、79元的地毯、把39的黑白茶几升级成69的彩色茶几,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扯一块布把119的桌子秒变日式小清新。

曾经的我非常疑惑,真的有这么多人都在装修吗?为什么每次去宜家都人山人海的?后来我才想明白,其实装修的人并不多,只是很多人都像我一样,一点点的在改变自己的“家”,让自己的家变得更好!也许就是那一袋袋从宜家买回来的东西,才能让我们相信生活真的会越来越好的。
消费在升级,但“家”中永远不会缺少宜家的一席之地
现在每个人都在讲消费升级,这件事也确实的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来北京的第一年,我收到了一份宜家四件套作为生日礼物,不知道当时有多么的开心。可是现在我的床上已经很久没出现过宜家的产品了。不过我还是无法拒绝周末去逛宜家的邀约,而且每次都会买回来一些有的没有的东西

宜家大概也发现了这个问题,17年的时候推出了与HAY 的联名系列“伊波利”两个北欧大牌的联合,当然备受拥趸的推崇。我也不可免俗的买很一些。只能说每一样都很!喜!欢!

马上也在国内推出宠物系列,每一个产品都可以完美的跟宜家现有的产品严丝合缝的结合起来。就好像宜家推崇的拼平板包装一样节省家里的空间。

而且2018年宜家即将跟我最喜欢的品牌Tom Dixon 推出联名款。每一款都想收入囊中
我相信,宜家永远会找到自己的优势。在你的家中占据一席之地,哪怕只是一个角落。
最后以Ingvar Kamprad 的座右铭作为全文的结尾
为最多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2018年1月29日,写于我最近一次在宜家购买的999元双人沙发上,一个能坐下两个东北大汉的双人沙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