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我们大惠州的大西湖-5星旅游
朋友们来到了惠州,惠州的西湖也是必须游玩的地方。位于惠州市区内,西湖三面环城。由五湖组成,传说七仙女中的五姐,镜前梳妆,不慎失手将梳妆镜跌落人间,正好掉在了惠州,摔成了五瓣,形成了五湖。直到惠州迎来的文学大家苏东坡,这五湖也便更名成了西湖。宋朝诗人杨万里有诗云:
三处西湖一色秋, 钱塘颖水与罗浮。
这罗浮即指惠州西湖。可以想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文人雅士品评西湖,将杭州西湖称为“吴宫之西子”,惠州西湖为“苎萝村之西子”。两两相比,各得其妙,而惠州西湖以曲折胜。她的淡雅、清新、秀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O一二年的端午,独自一人来到西湖。眼前的景色让我目不暇接,“山川透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与四周摩天大廈融为一体,妙在天成。人游湖内,真分不清是画境还是实境。
从闹市区的平湖门进入西湖,一条宽阔的长堤将湖面分开,与前面的西山紧紧相连。堤上杨柳垂湖,形态婀娜。这就是惠州西湖十八景中的“苏堤玩月”。此堤始筑于宋绍圣三年(公元一0九六年),由苏东坡资助栖禅寺僧人希固所筑。堤上有“西新桥”。清雍正年间,知府吴骞有诗赞道:
茫茫水月荡湖天,人在苏堤千倾边。
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
人走其上,面对一湖碧水,数点青螺,清风徐来。有飘飘欲仙之感。若在夜间,一月悬空 ,光辉普照,或坐堤边,或泛舟湖上,听湖水拍堤,看灯光闪烁。一箫呜然?自有东坡赤壁之思.
西山在苏堤的尽头,山上绿树成荫,亭台映趣。山顶的泗洲塔,是惠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塔内有木梯可直达楼顶,越往上登,楼梯越陡,空间越小,到达五六层必须用手紧紧抓住扶手,一松手便有往掉的感觉。木梯极窄,只容一人通过,遇有游客上下,只能在层楼处等候。楼层也是木结构。人走其上,有咯吱咯吱的响声。真有点不放心,担心木板被踩塌。到达顶层,面积极小,只有两处暸望口。放眼远望, “群山环碧,林木青葱,水色山光、亭台楼榭,尽收眼底。”苏东坡佳句:
一更山吐月,
玉塔卧微澜
西湖十八景中的“玉塔微澜”便从此而来。这次游泗洲塔时,还出现了一点点小插曲,进入西湖,一路风光无限,手中像机也没停过,等登上泗洲塔,再拍照时,突然不能使用,查了原因,是没电了,幸好多备了一组,更换以后还是不行,气坏了我也。心想这等美景,如未能拍上几张,怎么对得起此行呢。从大门到这里已有一些路程,但也顾不得这些,赶快原路返回,在平湖门处的街上买了一组南浮电池,果真是好品牌,换好之后,见指示灯亮起,这才放心,身上已是汗流浃背。
原路回来,绕过西山,便到了以苏东坡为主体的“孤山苏迹”景点。“东坡到处有西湖”,杭州西湖,颖州西湖、惠州西湖,无不与苏东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最久,次数最多,自然对那里的感情最深,以致于后来走到那里,都将杭州西湖的模式搬到那里,而山的名字也被更换成杭州西湖山名。前面提到的西山,这里的孤山,既是如此。山顶有‘苏东坡纪念堂’,主要陈列着苏东坡与惠州的一些历史文物资料以及苏东坡的书画等。半山腰正中央,有苏东坡全身汉白玉雕像一尊。左边十几米处有一古迹:‘苏东坡侍妾王朝云之墓’。王朝云温婉贤淑,善解人意,聪明过人。不仅如此,在苏东坡因党争而被长期贬谪时,只有王朝云始终相随,与东坡患难与共。这更让苏东坡宠爱有佳,感激涕零。王朝云随东坡长途跋涉,来惠州不久,因产后失调,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苏东坡便将她葬在了这里。与东坡相厚的栖禅寺僧人希固,便修筑了位于墓前的“六如亭”,亭柱两边上刻有“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句子,传说王朝云弥留之际,亦反复念此金刚经偈语。有此一段东坡与朝云的千古爱情。使得孤山名扬四海,后世游客,无不儋临。旁边的王朝云麻石雕像,形象逼真、楚楚动人。有一位老法师有诗道:
苏堤留恨处,荒冢对沧凕
流水空千古,香魂倚一亭。
波涵三岛绿,柳锁六桥青。
寂寞栖禅寺,金刚所处听。
过朝云墓经东坡书迹碑廊,就到了“景贤祠”,祠内挂有江逢辰、叶挺、苏轼、宋湘等二十四位惠州本籍及寓惠客籍名人画像及事迹 。苏东坡故居“相宜居”座落于西山背后,与湖堤仅数步之遥,面积不大,小巧玲珑。绿树相拥,花草点缀。应该正符合文人的心态吧。只是,这座苏东坡故居,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未曾提过。是林语堂未曾知晓,还是后来所添,也就不得而知了。
沿湖堤前行 , 离苏东坡‘相宜居’不远,有一佛教丛林——“准提阁”,只有两座建筑,一座是规模较小的‘弥勒殿’,另一座是独踞山顶,俯瞰西湖,楼阁样式的大雄宝殿。
登阁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事又凑巧,刚到‘准提阁’,一场法事在眼前展开,一种神秘感让我举足不前,寺僧五六个,信徒七八人,佛音缭绕、香烛弥漫,信徒虔诚谟拜。虽然也游过多处寺庙,但见做法事还是第一次。我站在门外,竟看了二十分钟,还偷拍了像片一张,虽不道德,但足见有向善之心吧!‘准提阁’现在的规模不大,从挂在围墙上的横幅可知,今年十二月便要动工扩建,等竣工再来时,应该又是另一种风景吧。
丰渚园座落于西湖的西面,是西湖上一个绝佳的去处。除了众多的楼、台、亭、榭之外,渚内遍种荷花,时仲夏,荷花盛开,清香远溢,争奇斗艳,品种繁多。这里有一种荷花,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花瓣极多,呈黄色。清香异常。丰渚园里,另一个特色景点就是临轩观鱼,廊轩建于湖面之上,游鱼就在你脚下,空游无依,自游自在,只要游客临轩而坐,群鲤便会蜂拥而至,张开嘴巴向你乞食。倘若静坐轩内远眺湖山,听湖浪涛声,别有一番情趣。
从
出来,又原路返回,出平湖门,沿湖边朝惠州古城门‘朝京门’方向前行。“红棉春醉”景点在平湖门不远处,一座长桥与小岛相连,桥头有几棵大树,一家小店,经营花鸟之类。过小桥,树木葱绿,茶客众多,有的品茶聊天,有的边打牌边喝茶,有的手中拿一壶茶,远眺湖面,心有所思……。起初不知小岛上高大树木就是木棉,也不知这里就是十八景的“红棉春醉”,只是后来查看相关资料,才得知的。
出小岛,返回湖岸,再往前行。与“朝京门”相隔咫尺的“百花洲”,也是一个好地方。这里的主要特色,就是岛上看雨,“忽惊豪雨天上来,洒向平湖万斛珠”。这里也是十八景之一的“花洲话雨”景点。因是万里无云的天气,这岛上观雨的景色只能靠想象了。从湖边过小桥来到百花洲,正中有一茶馆,名字已经忘记,很有名气,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在这里品过茶,还留下的墨宝,刻在入口的墙上,为西湖添彩不少。过了茶馆。有一座仿古楼阁——毛泽东物品收藏馆。游客较少,我也没有上去,不是对主席不敬,心里认为应该没有很多主席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有上去。收藏馆旁有一花园,满园盆景,我也是爱花花草草的,但与这湖光山色相比就逊色的多,也就没有过多的欣赏。
从百花洲出来,时间已近中午,因还要赶车,也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惠州,离开了西湖。一路回来,头脑中还不断呈现出惠州西湖的美丽身姿,她不就是那位正在苎萝村旁边江上浣纱的西子么——清纯、淡雅、出水芙蓉……
三处西湖一色秋, 钱塘颖水与罗浮。
这罗浮即指惠州西湖。可以想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文人雅士品评西湖,将杭州西湖称为“吴宫之西子”,惠州西湖为“苎萝村之西子”。两两相比,各得其妙,而惠州西湖以曲折胜。她的淡雅、清新、秀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O一二年的端午,独自一人来到西湖。眼前的景色让我目不暇接,“山川透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与四周摩天大廈融为一体,妙在天成。人游湖内,真分不清是画境还是实境。
从闹市区的平湖门进入西湖,一条宽阔的长堤将湖面分开,与前面的西山紧紧相连。堤上杨柳垂湖,形态婀娜。这就是惠州西湖十八景中的“苏堤玩月”。此堤始筑于宋绍圣三年(公元一0九六年),由苏东坡资助栖禅寺僧人希固所筑。堤上有“西新桥”。清雍正年间,知府吴骞有诗赞道:
茫茫水月荡湖天,人在苏堤千倾边。
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
人走其上,面对一湖碧水,数点青螺,清风徐来。有飘飘欲仙之感。若在夜间,一月悬空 ,光辉普照,或坐堤边,或泛舟湖上,听湖水拍堤,看灯光闪烁。一箫呜然?自有东坡赤壁之思.
西山在苏堤的尽头,山上绿树成荫,亭台映趣。山顶的泗洲塔,是惠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塔内有木梯可直达楼顶,越往上登,楼梯越陡,空间越小,到达五六层必须用手紧紧抓住扶手,一松手便有往掉的感觉。木梯极窄,只容一人通过,遇有游客上下,只能在层楼处等候。楼层也是木结构。人走其上,有咯吱咯吱的响声。真有点不放心,担心木板被踩塌。到达顶层,面积极小,只有两处暸望口。放眼远望, “群山环碧,林木青葱,水色山光、亭台楼榭,尽收眼底。”苏东坡佳句:
一更山吐月,
玉塔卧微澜
西湖十八景中的“玉塔微澜”便从此而来。这次游泗洲塔时,还出现了一点点小插曲,进入西湖,一路风光无限,手中像机也没停过,等登上泗洲塔,再拍照时,突然不能使用,查了原因,是没电了,幸好多备了一组,更换以后还是不行,气坏了我也。心想这等美景,如未能拍上几张,怎么对得起此行呢。从大门到这里已有一些路程,但也顾不得这些,赶快原路返回,在平湖门处的街上买了一组南浮电池,果真是好品牌,换好之后,见指示灯亮起,这才放心,身上已是汗流浃背。
原路回来,绕过西山,便到了以苏东坡为主体的“孤山苏迹”景点。“东坡到处有西湖”,杭州西湖,颖州西湖、惠州西湖,无不与苏东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最久,次数最多,自然对那里的感情最深,以致于后来走到那里,都将杭州西湖的模式搬到那里,而山的名字也被更换成杭州西湖山名。前面提到的西山,这里的孤山,既是如此。山顶有‘苏东坡纪念堂’,主要陈列着苏东坡与惠州的一些历史文物资料以及苏东坡的书画等。半山腰正中央,有苏东坡全身汉白玉雕像一尊。左边十几米处有一古迹:‘苏东坡侍妾王朝云之墓’。王朝云温婉贤淑,善解人意,聪明过人。不仅如此,在苏东坡因党争而被长期贬谪时,只有王朝云始终相随,与东坡患难与共。这更让苏东坡宠爱有佳,感激涕零。王朝云随东坡长途跋涉,来惠州不久,因产后失调,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苏东坡便将她葬在了这里。与东坡相厚的栖禅寺僧人希固,便修筑了位于墓前的“六如亭”,亭柱两边上刻有“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句子,传说王朝云弥留之际,亦反复念此金刚经偈语。有此一段东坡与朝云的千古爱情。使得孤山名扬四海,后世游客,无不儋临。旁边的王朝云麻石雕像,形象逼真、楚楚动人。有一位老法师有诗道:
苏堤留恨处,荒冢对沧凕
流水空千古,香魂倚一亭。
波涵三岛绿,柳锁六桥青。
寂寞栖禅寺,金刚所处听。
过朝云墓经东坡书迹碑廊,就到了“景贤祠”,祠内挂有江逢辰、叶挺、苏轼、宋湘等二十四位惠州本籍及寓惠客籍名人画像及事迹 。苏东坡故居“相宜居”座落于西山背后,与湖堤仅数步之遥,面积不大,小巧玲珑。绿树相拥,花草点缀。应该正符合文人的心态吧。只是,这座苏东坡故居,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未曾提过。是林语堂未曾知晓,还是后来所添,也就不得而知了。
沿湖堤前行 , 离苏东坡‘相宜居’不远,有一佛教丛林——“准提阁”,只有两座建筑,一座是规模较小的‘弥勒殿’,另一座是独踞山顶,俯瞰西湖,楼阁样式的大雄宝殿。
登阁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事又凑巧,刚到‘准提阁’,一场法事在眼前展开,一种神秘感让我举足不前,寺僧五六个,信徒七八人,佛音缭绕、香烛弥漫,信徒虔诚谟拜。虽然也游过多处寺庙,但见做法事还是第一次。我站在门外,竟看了二十分钟,还偷拍了像片一张,虽不道德,但足见有向善之心吧!‘准提阁’现在的规模不大,从挂在围墙上的横幅可知,今年十二月便要动工扩建,等竣工再来时,应该又是另一种风景吧。
丰渚园座落于西湖的西面,是西湖上一个绝佳的去处。除了众多的楼、台、亭、榭之外,渚内遍种荷花,时仲夏,荷花盛开,清香远溢,争奇斗艳,品种繁多。这里有一种荷花,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花瓣极多,呈黄色。清香异常。丰渚园里,另一个特色景点就是临轩观鱼,廊轩建于湖面之上,游鱼就在你脚下,空游无依,自游自在,只要游客临轩而坐,群鲤便会蜂拥而至,张开嘴巴向你乞食。倘若静坐轩内远眺湖山,听湖浪涛声,别有一番情趣。
从
![]() |
欢迎大家加我微信交流 |
出来,又原路返回,出平湖门,沿湖边朝惠州古城门‘朝京门’方向前行。“红棉春醉”景点在平湖门不远处,一座长桥与小岛相连,桥头有几棵大树,一家小店,经营花鸟之类。过小桥,树木葱绿,茶客众多,有的品茶聊天,有的边打牌边喝茶,有的手中拿一壶茶,远眺湖面,心有所思……。起初不知小岛上高大树木就是木棉,也不知这里就是十八景的“红棉春醉”,只是后来查看相关资料,才得知的。
出小岛,返回湖岸,再往前行。与“朝京门”相隔咫尺的“百花洲”,也是一个好地方。这里的主要特色,就是岛上看雨,“忽惊豪雨天上来,洒向平湖万斛珠”。这里也是十八景之一的“花洲话雨”景点。因是万里无云的天气,这岛上观雨的景色只能靠想象了。从湖边过小桥来到百花洲,正中有一茶馆,名字已经忘记,很有名气,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在这里品过茶,还留下的墨宝,刻在入口的墙上,为西湖添彩不少。过了茶馆。有一座仿古楼阁——毛泽东物品收藏馆。游客较少,我也没有上去,不是对主席不敬,心里认为应该没有很多主席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有上去。收藏馆旁有一花园,满园盆景,我也是爱花花草草的,但与这湖光山色相比就逊色的多,也就没有过多的欣赏。
从百花洲出来,时间已近中午,因还要赶车,也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惠州,离开了西湖。一路回来,头脑中还不断呈现出惠州西湖的美丽身姿,她不就是那位正在苎萝村旁边江上浣纱的西子么——清纯、淡雅、出水芙蓉……
![]() |
丰渚园外门口拍摄 |
![]() |
丰渚园内荷花池 |
![]() |
丰渚园内荷花池 |
![]() |
外门口拍摄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