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爱孩子? -- 如何尊重幼儿(儿童 ) ?
什么是真爱孩子? -- 如何尊重幼儿(儿童 ) ? (中国的夏山学校-覃山学校纪实)
-- 好好玩幼儿园想成为什么样的幼儿园 (8)
当今社会普遍地不尊重儿童,那么一个紧迫真切的议题就应该广泛地讨论起来:如何尊重儿童? 实际上没有这方面广泛的讨论,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学校、家庭,那么只能说明:要么社会完全不在意尊重幼儿,或是社会认为已足够尊重幼儿 -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极为可怕。
当下,我们说得过多甚至泛滥的是“爱”;即便是先锋派也是“爱”,当然还加上了“自由”,但“自由”等同于“尊重”。 在“爱”乱像丛生的当今社会,“爱”更不等于“尊重”了 - 多少以“爱”的名义在行“不尊重”之实呢?,又多少以“自由”的旗号在行“不尊重”之实呢?
是以,考察“爱”与“自由”,尊重是最重要的标准:如果不尊重幼儿,就谈不上“爱”幼儿或是给“幼儿”自由。 用“尊重”来照一照,许多“爱”的伪面貌就会现出原形,许多伪自由也是暴露无遗。
我不打算过多地来讨论:不尊重孩子就是“伪爱”和“伪自由”,这不言而喻的真相,你如果不明白,需要自己去感受和觉察。
如何尊重幼儿? 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自己也不曾有非常重视过“尊重幼儿”,提及这类的词语时,我也总是有一种犯罪感:自己的女儿小时候,想想我是多么地不尊重幼小的她啊。 如何尊重幼儿? 我并不知道一个确切的操作指南,但我打算认真去探索这一个主题,希望在自己的幼儿园(好好玩幼儿园)里,认真地实践“尊重幼儿”。
尊重幼儿,在我看来,首要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了解幼儿
尊重幼儿,第一要要做好的就是了解幼儿,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我想这不会有什么争议。这样就免去了费精力去达成一至看法,把“如何了解幼儿”当成唯一的“了解幼儿”的任务。
在过去的半年,我陪伴着小若克,从他1.5岁到现在(马上满)2岁,让我深知: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幼儿,就谈不上了解幼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可能仅仅从别人写的书上来了解一个幼儿。 当然我们大多是普通人,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好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但基础还是我们需要和幼儿有足够的互动及陪伴。
陪伴不一定非得互动,幼儿安静地玩耍,你在适宜的距离静静地看书,相互独立,又不失关注,这也是很好的陪伴。极端的例子,有时候,一个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且急着摆脱幼儿的父亲,即便是当下在互动着,也算不是陪伴。
我一再建议,阅读有益于我们了解幼儿的图书,一定不能选择那些“育儿指南”,而需要耐下心来读几本经典的科学心理学,并坚持记录和反思。 了解幼儿不仅要了解一个具体的幼儿本身,还需要了解幼儿普遍的发展特点,许多父母动不动所幼儿一些正常的发展情况视为问题,白白让孩子失去正常的发展机会,反而甚至形成对抗,给孩子更多的压力。
了解幼儿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看见”幼儿,如果经常性地不能“看见”幼儿,就不能说明了解幼儿。“看见”只是一个结果,基础是了解。
2. 顺应幼儿天性
了解幼儿,就会知道幼儿有什么样的需要。 他们需要食物,需要爱,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玩耍。 我们观察到幼儿的好奇天性,却往往忽视自发自主的需要。 满足幼儿“自发自主”的需要,顺应幼儿好奇的天性,是父母和幼儿园应该最重视的事情。 “自发自主”的需要并不排斥任何事物,不要让“自发自主”几个字让你有“放任孩子,随孩子干什么”这样的想法。有些父母有不少刻板的思维,如果一个“自由自主”的幼儿园老师主张“自发自发”,他们就会认定这个老师会反对什么什么的,例如让孩子阅读,让孩子守规则,等等。实际上,阅读也会成为幼儿一个自发的行为,守规则也是如此。
更有人把“好逸恶劳”当成人的天性,说“顺应幼儿的天性,那么让孩子成为一个好逸恶劳的人吗?” 好逸恶劳的人,就是幼儿时,父母控制太多,没有自我,没有能量,没有自尊,这不是天性,而是教养失败的结果。
3. 提供刚刚好的帮助
顺应天性,不是“什么都不做”(完全放养),而是让幼儿按照他的自发自主性地需要去发展,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提供适宜的支持。(什么是刚刚好的帮助见“什么是(对幼儿)“刚刚好”的帮助?”)
4. 发展幼儿(儿童)的自尊、自信、自主
前面几点,归根结底,要服务于“发展幼儿(儿童)的自尊、自信、自主”,虽然过程是重要的,但结果也不能忽视,因为结果都反了,就不得不思考下过程是不是也严重偏离了。 如果父母自称如何地爱孩子,如何地给孩子自由,且还如何地尊重孩子,但结果幼儿没有发展起来自尊和自信,我们是完全有理由质疑父母是到底如何“尊重”孩子的。 自尊的发展,我认为是起始于幼儿,随同自我发展的,一直终生发展,当然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没有发展出自尊来,我怀疑是在幼儿的时候,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自尊,显然地,带有丰富的社会性,那么其发展自尊必然地在融于社会之中。 我观察到幼儿特别愿意帮助别人,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孩子天性善良这么简单,我想,这也是幼儿在为社会奉献,体验自己有所贡献的感受,这是发展自尊的最重要的方式。
如果说“尊重”是检验“是否爱孩子的和给孩子自由自主”的标准,那么“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则是检验“是否尊重幼儿”的标准。无论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只要是不能够有助于孩子的真正的自尊、自信、自主的发展,都是有问题的,反之是适合孩子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