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在南方如此寒冷的天气中,出门会友真的不是我这种懒宅的人所热衷的,但是涵一回来,我们就第一时间敲定见面时间,可见彼此的重要性。
涵是高中同桌,高中常常在学校凉亭聊困惑,大学同校,常常约在镜湖边柳树下聊爱情,之后她在某大读研我工作,电话聊的既有困惑也有爱情,除此之外每年回家,总会约上几次。
直到她研究生毕业去了南半球当汉语志愿者,因为各种关系,我们渐渐少去了联系。但是遇到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或问题时,还是会第一时间联系对方。
当她跟6年的男友矛盾纠缠时,当我对感情感到困惑时,当她心情压抑难以排解时,当我偶尔迷失的时候,,我们都会通过电话、微信向彼此倾诉。
或许男生难以理解的女生的友谊,男生大概就是约出来喝一杯,想说的都在酒里,而女生却能干坐着聊上几个小时,聊女生之间的小秘密,聊八卦、聊男生,甚至还未成家就可以聊家长里短……
事实上,不管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都有种愈发深刻的感觉,即“越长大越孤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都渐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大多数时候见面的话题都会不自觉得围绕孩子。
所以我一直很庆幸自己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一直跟你同频道,你说的她都懂,我们彼此分享彼此倾听,即便不是时时联系,精神世界上的共鸣却是在这个“孤岛世界”上,彼此最需要的!
这是我们时隔两年首次见面,和两年前一样,聊的内容从爱情跨到家长里短,再到学习工作,最终回到爱情。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这是这次我们边聊边走过大半个县城,又在咖啡店聊了几个小时,我所能想出来最合适的表述。
两年间,她研究生毕业去了澳洲,跟6年的男友在分手复合中纠缠,最终男友成为他人新郎,甚至成了另一个生命的父亲。
而我工作回到校园,谈了无疾而终的恋爱,重逢了本以为此生不会再见的人,离开了以为会永远在一起的人。
人生轨迹的变更永远充满各种偶然,而爱情中又总是人来人往,而内心的自己永远驻足。People come and go and walk away, but we are not going anywhere.
她连着失去了至亲的亲人,我亦失去了感情最深的奶奶。
人生的无常似乎在生命的消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当然没有庄子在妻子去世时鼓盆而歌的豁达,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对生命离去无奈,对未见最后一面,对未来得及回报养育之恩而难以释怀,直到时间渐渐稀释痛苦,我们终把最真感情收藏在心中,继续前行。
涵说当她回国时,恍如隔世。而在国内的我,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经并肩的伙伴愈行愈远,环境不断在改变,心境亦如此。在复杂的关系和简单的自我中浮沉,在能力和野心中找平衡,努力摒弃浮躁寻找平静。
从来没有一种选择能给人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而行进中的人生又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同的选择,安全感似乎在每一次选择中都会流失一点,而后只有坚持到柳暗花明之时才会回升,然而这时又面临着新一轮的选择。
涵在毕业后选择出国支教一年,回国后面临重新寻找工作方向的选择,而我从工作回到校园,却将面临着毕业后就业方向或是人生方向的重新调整。
问:“出国错过机会更多的校招,失去了6年的爱情,后悔吗?”答:“刚开始有点后悔,现在想想很值得。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选择出去看一眼世界。”
而我经历了看到录取结果的短暂喜悦、回到校园生活的强烈不适应,再到终归平静之后。更加深刻得意识到:人生总总,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每一条路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所以何必执着于失去?如果我们都在去寻找的路上,或许惊喜就会在来的路上。
回到爱情,彼此的心愿是五年之后,坐在咖啡店里的不只是单枪匹马的我们。缘分未定,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安慰彼此,“30岁的长得好看的女生25岁长得不好看得女生,你会选哪个?” “当然是前者啊!”
出咖啡店,漫天开始飘起了雪花,昏黄的路灯下我们相逢拥抱、挥手告别,所谈意犹未尽。
最后以一句最近很喜欢的话结束此文,并互相勉励:“年华没有最好,心中逐年有数,而所在是一条长路。”,愿我们无惧年龄,把握所在。
2月第一篇,以上。
涵是高中同桌,高中常常在学校凉亭聊困惑,大学同校,常常约在镜湖边柳树下聊爱情,之后她在某大读研我工作,电话聊的既有困惑也有爱情,除此之外每年回家,总会约上几次。
直到她研究生毕业去了南半球当汉语志愿者,因为各种关系,我们渐渐少去了联系。但是遇到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或问题时,还是会第一时间联系对方。
当她跟6年的男友矛盾纠缠时,当我对感情感到困惑时,当她心情压抑难以排解时,当我偶尔迷失的时候,,我们都会通过电话、微信向彼此倾诉。
或许男生难以理解的女生的友谊,男生大概就是约出来喝一杯,想说的都在酒里,而女生却能干坐着聊上几个小时,聊女生之间的小秘密,聊八卦、聊男生,甚至还未成家就可以聊家长里短……
事实上,不管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都有种愈发深刻的感觉,即“越长大越孤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都渐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大多数时候见面的话题都会不自觉得围绕孩子。
所以我一直很庆幸自己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一直跟你同频道,你说的她都懂,我们彼此分享彼此倾听,即便不是时时联系,精神世界上的共鸣却是在这个“孤岛世界”上,彼此最需要的!
这是我们时隔两年首次见面,和两年前一样,聊的内容从爱情跨到家长里短,再到学习工作,最终回到爱情。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这是这次我们边聊边走过大半个县城,又在咖啡店聊了几个小时,我所能想出来最合适的表述。
两年间,她研究生毕业去了澳洲,跟6年的男友在分手复合中纠缠,最终男友成为他人新郎,甚至成了另一个生命的父亲。
而我工作回到校园,谈了无疾而终的恋爱,重逢了本以为此生不会再见的人,离开了以为会永远在一起的人。
人生轨迹的变更永远充满各种偶然,而爱情中又总是人来人往,而内心的自己永远驻足。People come and go and walk away, but we are not going anywhere.
她连着失去了至亲的亲人,我亦失去了感情最深的奶奶。
人生的无常似乎在生命的消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当然没有庄子在妻子去世时鼓盆而歌的豁达,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对生命离去无奈,对未见最后一面,对未来得及回报养育之恩而难以释怀,直到时间渐渐稀释痛苦,我们终把最真感情收藏在心中,继续前行。
涵说当她回国时,恍如隔世。而在国内的我,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经并肩的伙伴愈行愈远,环境不断在改变,心境亦如此。在复杂的关系和简单的自我中浮沉,在能力和野心中找平衡,努力摒弃浮躁寻找平静。
从来没有一种选择能给人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而行进中的人生又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同的选择,安全感似乎在每一次选择中都会流失一点,而后只有坚持到柳暗花明之时才会回升,然而这时又面临着新一轮的选择。
涵在毕业后选择出国支教一年,回国后面临重新寻找工作方向的选择,而我从工作回到校园,却将面临着毕业后就业方向或是人生方向的重新调整。
问:“出国错过机会更多的校招,失去了6年的爱情,后悔吗?”答:“刚开始有点后悔,现在想想很值得。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选择出去看一眼世界。”
而我经历了看到录取结果的短暂喜悦、回到校园生活的强烈不适应,再到终归平静之后。更加深刻得意识到:人生总总,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每一条路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所以何必执着于失去?如果我们都在去寻找的路上,或许惊喜就会在来的路上。
回到爱情,彼此的心愿是五年之后,坐在咖啡店里的不只是单枪匹马的我们。缘分未定,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安慰彼此,“30岁的长得好看的女生25岁长得不好看得女生,你会选哪个?” “当然是前者啊!”
出咖啡店,漫天开始飘起了雪花,昏黄的路灯下我们相逢拥抱、挥手告别,所谈意犹未尽。
最后以一句最近很喜欢的话结束此文,并互相勉励:“年华没有最好,心中逐年有数,而所在是一条长路。”,愿我们无惧年龄,把握所在。
2月第一篇,以上。
© 本文版权归 Little Cecili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