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犹太人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顺便说说啥叫“认知不协调”。
有一个犹太人裁缝勇敢地在一个反犹太街区开了一家裁缝店。为了把他赶出这个街区,每天都有一群年轻人跑到他的店门口向他大吼:“犹太人!犹太人!”
失眠了几个晚上后,裁缝想出了一个办法。那群人再来他店门口时,他宣布,任何称他为“犹太人”的人都将得到一毛钱。
得到激励后,第二天这群人更加高兴地跑过来大叫“犹太人!犹太人!”裁缝笑着给他们每人5分硬币,他解释说今天只能给这么多了。这些年轻人还是很满意地离开了,毕竟5分钱也是钱。
接下来的几天,犹太人只给他们每人1分钱,并再次解释他付不起更多的钱。当然了,一分钱不再那么有激励作用,一些年轻人开始向裁缝抗议。
裁缝再次申明,他不可能付更多的钱,这些年轻人要么拿一分钱就离开。于是,这群年轻人决定离开,临终前还冲着裁缝大叫:“你只出一分钱,还想让我们叫你犹太人,真是疯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为什么这群人会“免费”骚扰裁缝,而当裁缝给予他们每一个人报酬时,他们却不愿意这样做了?
这就是认知不协调,人们往往想要减少或者避免心理上的不一致。
当裁缝宣布他很乐意被称做犹太人并表示愿意为此支付钱时,他巧妙地改变了年轻人最初叫他犹太人的动机,这一动机由之前的反犹太人变成了金钱激励。当裁缝宣布他不再支付报酬时,他便成功地诱发了这帮年轻人心理上的不一致状态,他们觉得好像是免费奉承裁缝一样,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之间的不一致产生不满,之前的目标是骚扰裁缝,并不是让他高兴。
这是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简单吧?是不是可以拿来对付那些坏人呢,哈哈。
分享给朋友吧!
有一个犹太人裁缝勇敢地在一个反犹太街区开了一家裁缝店。为了把他赶出这个街区,每天都有一群年轻人跑到他的店门口向他大吼:“犹太人!犹太人!”
失眠了几个晚上后,裁缝想出了一个办法。那群人再来他店门口时,他宣布,任何称他为“犹太人”的人都将得到一毛钱。
得到激励后,第二天这群人更加高兴地跑过来大叫“犹太人!犹太人!”裁缝笑着给他们每人5分硬币,他解释说今天只能给这么多了。这些年轻人还是很满意地离开了,毕竟5分钱也是钱。
接下来的几天,犹太人只给他们每人1分钱,并再次解释他付不起更多的钱。当然了,一分钱不再那么有激励作用,一些年轻人开始向裁缝抗议。
裁缝再次申明,他不可能付更多的钱,这些年轻人要么拿一分钱就离开。于是,这群年轻人决定离开,临终前还冲着裁缝大叫:“你只出一分钱,还想让我们叫你犹太人,真是疯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为什么这群人会“免费”骚扰裁缝,而当裁缝给予他们每一个人报酬时,他们却不愿意这样做了?
这就是认知不协调,人们往往想要减少或者避免心理上的不一致。
当裁缝宣布他很乐意被称做犹太人并表示愿意为此支付钱时,他巧妙地改变了年轻人最初叫他犹太人的动机,这一动机由之前的反犹太人变成了金钱激励。当裁缝宣布他不再支付报酬时,他便成功地诱发了这帮年轻人心理上的不一致状态,他们觉得好像是免费奉承裁缝一样,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之间的不一致产生不满,之前的目标是骚扰裁缝,并不是让他高兴。
这是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简单吧?是不是可以拿来对付那些坏人呢,哈哈。
分享给朋友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