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影视剧教中文,这些要领需要汉语教师们提前掌握
看影视剧学汉语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影视剧也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素材。可是,你知道选取哪些素材?如何使用才会更加高效吗?看看下面这位老师怎么说——
■ 刘香君(广西师范大学外派汉语教师)
汉语课上,来自13个国家的24名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汉语的经验。一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生说,她汉语口语很好是因为喜欢看中国影视片,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她就看了50遍,这番话让课堂上的学生们炸开了锅。
于是,我在课堂上做了个小调查,请同学们说说他们都看过哪些中国的影视作品。结果显示,学生们看过的大多是近年来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影视作品,如《十面埋伏》等。
我问他们知道专门用于汉语教学的影视教材吗?学生们说不知道。我问他们看过《家有儿女》吗?学生们说没看过。可见,影视材料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还亟待开发,一方面影视教学法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选择、获取和使用中文影视材料。

中文电影电视剧成了外国学生了解中国的途径之一
影视材料的分类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影视材料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为汉语为非母语的学习者专门设计制作的影视教材。比如:《旅游汉语》《你好,北京》《中国城市名片》等;
第二类是选用已有的中国影视剧改编而成的影视教材,比如:《家有儿女》《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学汉语》等;
第三类是公开发行的未做教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如《欢乐颂》《英雄》等。

国际汉语教师在影视剧的选择上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而定
第一类影视材料的优点在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信息集中,词汇、语法等的编排更为合理,缺点是语言稍显生硬,故事性不够强,内容不够贴近生活;
第二类影视材料的优点在于故事完整,情节性强,情境贴近生活,语言生动自然,缺点是针对性不够强,语言难易度差别大;
第三类影视作品的优点在于故事性强,数量品种繁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缺点是教学信息不集中,语言不够规范。
给学生布置任务
选取影视作品时,要了解学生喜爱的影视材料的种类,依据课堂上学生们的年龄和兴趣来做准备。对于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还应选择有中文字幕或者有学生母语字幕的影视材料,以帮助观者理解。

观影教学前,最好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
一般情况下,我选择20分钟左右的短片做课堂影视教材,分小组布置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一,老师围绕剧情大意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播放第一遍后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这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剧情内容;
教学任务二,老师给出剧情中出现的几组核心词汇,播放第二遍后要求根据剧情解释词义;
教学任务三,要求小组成员自主分配角色,老师播放第三遍后各小组模仿剧情表演,不要求一模一样的语句,只要求用自已的语言正确表现剧中故事情节。
课堂上,学生们基本上能够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最后,我向学生们介绍不同类型的中国影视作品,让他们自已选一部,在课外反复地看,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左右,倾听和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
有一名学生选择了《秦淮人家》,一学期后,她的汉语听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还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她说,虽然自己还没去过南京,但她天天看《秦淮人家》,喜欢南京,想到南京去读书。
用影视剧中的文化内涵感染学生
影视作品故事性强,情节生动有趣,能将生活中真实的交际场景呈现给学生,向学生提供最接近于真实生活的示范性的口语会话材料,让学生在虚拟的生活语境里润物细无声地提高汉语听说能力。
影视作品还是文化的缩影和体现,影视片段可以把汉语中所包含和承载的中华文化再现于课堂之中,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影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地为学生搭建一个影视平台,课堂上选择符合时代特征,反映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影视作品进行课堂教学,课堂外经常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影视信息,帮助和引导学生获取和使用中文影视材料。
备考汉办公派教师和志愿者、《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需要帮助可联系QQ:460035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