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疗法(Reality Therapy)
早在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就说过,个人在一个世界中的责任受到内在控制信念的支配,这种内在控制即无宗教信仰者的内心观念。
詹姆斯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他认为态度是可改变的,因此个体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人类的这种知觉是内在控制的或内在驱动的,詹姆斯的一句名言概括得好:“我们不是因为快乐而歌唱,而是因为歌唱而快乐。” 从现实疗法的角度看,行为(behavior)是一个广义的词,包括行动、思维或认知、情绪或情感以及生理。这种对行为的包容的定义显示了思维和情感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目的性的、充满活力的状态,并且与行动密不可分。健康的行动、情绪和认知的标志涉及做出有效的满足需求的选择,以减少个体的挫败并增加快乐。 行动(action):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有效选择,并且是既果断又利他的行为。健康的人们会澄清他们所想要的,做出相应的选择,并通过家庭、工作、生活和个人的追求贡献于社会。显而易见,整体行为里的行动部分是治疗过程中的焦点,因为它是较容易改变的。 思维(thinking):理性思维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认知障碍。 在现实疗法中隐含的一些理性思维方式包括:能够务实地理解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能控制的;能够接纳那些不能改变的;知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因此,所有的童年创伤必然对一个人的成年期产生有害影响,这样的观点是不被接受的。 情绪(felings):行为和思维的改变带来情绪的变化。这些情绪变化包括变得更加耐心、信任、自信、宽容、怜悯、共情、接纳、活跃、热情和希望,它们都是来源于以行动和思维为中心的选择。 生理(physiology):建设性的生活方式最后一个特征是致力于满足一个人的生理需求。过着丰富的生活或有着各种选择的人们了解,适宜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监控可以提高需求的满足度。 为了各种实际的目的,我们选择了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他人并不能使我们痛苦或者使我们快乐。他们所能给予我们的只有信息,而单凭信息本身无法使我们做某事或者有某样感觉。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然后我们才决定做什么……选择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对生活拥有更多的控制力,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 理想情绪行为疗法(REBT) 把思维视为心理困扰的起因,但选择理论把思维看作是伴随行动和情绪而产生的,而不是行动和情绪的起因。准确地说,认知是思考的行为,与行动的行为相一致。 从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行为由四部分组成:行动、思维、情绪和生理。因此,它们被叫做“整体行为”。这里所描述的理论之所以被称为选择理论,是因为它强调了行为是可以选择的。而行动是我们最能控制的,随后是思维、情绪,最后是生理——这是我们最不能直接控制的部分。 根据阿德勒学派的观点,人们并不是由某种原因所驱动的;即他们并不是由遗传和环境所决定的……人们自己选择目标,找到自己在世界之中的位置,并朝这个方向努力,这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并保持他们的自尊。 “存在主义治疗师……强调我们拥有自由,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理解周围的环境。我们并不是环境的受害者,因为很大程度上讲,我们是我们所选择的结果”。 现实疗法实践的首要目标是要寻找令人满意的选择。和其他需求一样外部世界对人类选择造成自然或环境上的限制。然而治疗师需要避免掉入陷阱去认同来访者常说的限制,即“我没有选择。”如格拉瑟所说:“我们总会有一个选择。” 总体说来,人类需求系统是行为的终极源头,也是选择理论的核心。现实疗法的应用包括了评估来访者如何满足以及希望如何满足他们的五大需求。这个评估程序背后的基本原理是:假设人类选择是带有目的性的——满足自己与五大需求相关的当前内心愿望。而治疗的过程包括:帮助来访者审视他们的行为、评估行为的有效性,并为未来计划出更有效的行为。 优质世界里的愿望包括人物、地方、想法、珍贵的事物和信念。 这个内在世界被称为优质,是因为人类预想这个世界的内容是高质量的、有价值的且重要的。 此外,优质世界的一个特征是,这里的愿望具有现实性也有不现实性。人类也经常寻求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 治疗师的工作是协助来访者都理清一些现实可行的愿望。愿望可能是暖昧的或模糊不清的,有经验的现实治疗师会协助来访者清楚地定义他们想从周围世界得到什么。 治疗师的另一个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对他们的愿望排出优先次序,特别是那些分不清重要或次要愿望、短期或长期愿望的来访者。 即使优质世界里的画面或愿望是具体的,它们也可能有些模糊不清。治疗过程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帮助来访者澄清不明确的目标和希望,也即他们的愿望。 优质世界,其中包含了许多与基因需求相关的具体愿望,它们是动机的第二源头。 因为强调行为是一种选择,现实疗法实践背后的理论基础也被称作选择理论。现实疗法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来访者做出更有效的选择,把行为当作一种选择并不是说人类对行为系统里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完全的控制。 即使来访者迟迟不肯承认他们有任何控制行为的力量,行为也可以被当作一种选择。现实疗法实践的一部分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认识到,他们对其行为(比以前所认为的)拥有更多的控制,即使不是完全的控制。 “比起从思考到产生新的行动方式,从采取行动到新的思考方式更容易。” 与阿德勒理论与实践相似的是,选择理论也涉及一个原则,即行为是有目的或是趋向某个目标。 人类选择自己的行动,然后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体行为的其他部分,首要目的是塑造和调整他们的环境以满足需求。 对愿望或欲望进行定义并澄清它们,是一个人提升心理健康的关键。如果来访者尚未明确自己的愿望,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就会是随意的和迷惑的。 例如,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想寻求发展一段关系,会关爱和支持对方的行为,并尊重地参与或不参与对方的决定。而一个选择无效行为的人则会采取诸如自我中心、自恋、依赖甚至敌对的行为。 其次,行为的目的是向我们所处的周围世界发送信息或信号。 治疗师通过练习现实疗法的WDEP系统来实施选择理论,即探索来访者的愿望、行动(整体行为)、自我评估以及计划。 当然,接受内在控制而非外在控制的原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限制、问题、失败或疾病都在个人能力的控制之内。 因此,与选择理论一致的内在控制原则是:人类(来访者)比他们通常感觉到的拥有更多的控制。 • 遇到合理的限制,我仍感到快乐。 • 我能控制我的行动。我选择我的行为。我们改变。我掌控自己的人生。 • 我不能控制他人的行为。 • 如果我现在所做的没有帮助,那么我就会停下来,采取别的行动。 自我评估是现实疗法的核心内容,是现实疗法拱门的基石。根据现实疗法的观点,只有当一个人对其行为系统、愿望世界或知觉范围内的某些东西进行评估,并认为感到不满意的时候,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作为人类,我们的内在都有一种特征,我称之为对于没用行为有种不灭信仰”。 人们之所以不停地重复无效的行为,是因为没有看到更好的选择。 现实疗法的真正目的是使来访者变得有力量。通过澄清他们的愿望,并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之前感觉到空虚的来访者会因此获得一种内在控制感。他们也开始将控制点由外部转向内部。正如莫拉勒斯所说,“当人们认为他们对自己的行动负有责任……他们便不再注意他人随意的观点,转而评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无效的)”。 2.拥有一个实用的、能够和其他系统整合的传输系统。WDEP系统满足了这一条件,它强调当下的愿望和行为,以及我评估和计划的主要内容,以此引导来访者通过透彻的自我评估来制订更细致的计划。现实疗法使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得以强调:行为、认知和感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现实疗法与以人为中心疗法和认知疗法都有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