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10年,如何变得更高端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好像还是前不久,而一下就到了2018年。我从20岁的骚年变成了30岁的骚大叔。10年主要的变化的还是比较正面的,物质上比原来富有,精神上比原来现实。具体,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实现超市自由,每年还可以出国旅游几次;思考更加独立和成熟,不追求不切实际的事情,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世界和平等高尚的话题,目前已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
问题来了:如果参考上一个十年的速度,下一个十年的到头也就是转眼即逝的事儿。似乎有点惶恐、麻木和期待,我应该提前准备些啥、追求些啥、如何与这个时代保持相关性、如何变得更高端...?
首先,人不是活到老学到老吗,为了弥补自身软肋,也准备今年读个啥能拿文凭的、稍微高端点学校的在职MBA,如果不考虑机会成本的情况下,全职MBA也不错。如果是在职,务必就涉及到每周五从江北机场起飞,每周日凌晨降落,这样国航的白金卡就指日可待,但就是很鸡巴折腾。那何必离开呆了30年的重庆,去北京、上海、深圳试一试,用飞来飞去的时间去健身房撸铁做深蹲?
其次,因为学业上的打算,工作上也是真的在认真考虑去外地发展下。前天更新了简历,再把求职城市加了一个深圳和上海,于是昨天就接到了3个猎头的电话。目前的工作,虽然稳定、待遇在二线城市也还不错,但觉得进步的空间比较有限,和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脱节了。其次,觉得二线城市的工作机会真鸡巴不多,市场化经济活力不够,优秀企业少之又少,格局差了不少。不管怎样,今年也得向前看。
关于爱情,最近有两个多年的好朋友都给我说,可能要准备和自己过一辈子,并且自己和自己耍朋友结婚,也是挺好的。而我,也是基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2017年去了不少的地方,包括去欧洲各个列国见了几个好友,并且一起去西班牙got some real tan sessions;还去了美国,见了在LA最有事业心的山城(啤酒)(知心)朋友,还见了10年没见面的Amanda、Marty,去硅谷参观了股票涨得厉害的tech firms;还冒着生命危险,在据说美国航母开往朝鲜半岛的春天,去首尔看了场Coldplay演唱会。国内去的地方就比较多了,但以出差为主,艳阳高照的春节带爸妈去爬了长城,也是挺棒。这几年,每年做的飞机次数在50-80次左右,2017年提高了忠诚度,于是终于成了国航的贵宾会员,以后安检可以走贵宾通道,然而并没有什么鸡巴不一样。
2017年也读了些好书。读书,可以有机会与那些GREATEST Minds进行碰撞和交流。最近时常会想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书里面提到的所有城市感觉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觉得自己就是马可波罗一样,所有的城市我也去过、热爱过、遗忘过但隐隐约约又在我的生命里。生活并不只有现实,还有缥缈的魔幻色彩。
2018年开始的下一个十年,不用变得高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