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传来三毛的声音
三毛的传奇,一半在文字,一半在她独特壮阔的人生。
三毛的文字几乎涵盖了她所有的情感:恋家情、民族感、自尊心……
难得的是,三毛将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了一张《回声》的音乐专辑里。因此,我收藏了这张特别的音乐专辑。
1985年,作家三毛写了一堆歌词,最初的歌词比较文气、意象比较密、语言也比较纠缠 。制作人齐豫、王新莲建议三毛写一些自己的故事 ,希望三毛把童年的喜怒哀乐、初恋的甜蜜感伤、对沙漠的独特感受通过传记形式表现出来。
三毛被说服后交了新的词来,把歌词全部变成了自传体的作品 ,齐豫和王新莲找来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七位作曲高手谱写歌曲。由与三毛气质相近的齐豫和潘越云担任演唱,再经由三毛本人的旁白贯穿,从而成为一张有着内质统一、叙述丰富、故事动人的唱片,被称之为"传记音乐" 。
《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就此诞生,1985年在滚石唱片旗下发行。
《回声》这张唱片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编号为RD-1001。
在《回声》里,三毛亲自撰写了11首歌词,将自己的半生划分为四个阶段:
从《轨外》到《谜》所诉说的童年封闭,是三毛这一生不寻常经历的缘起,其中的压力与叛逆,孕育出她日后浪迹天涯的生活中所赖以支撑的毅力与勇气;
从《七点钟》、《飞》到《晓梦蝴蝶》则是少年三毛的初恋记录,由忐忑憧憬到恨别远走,心情也在纤细的颤栗中迷乱;
从《沙漠》开始的崭新世界是三毛传奇的高潮,她对生命独特的观点带给人们一种新奇的刺激与向往,也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三毛浪漫的爱情,亦伴随她传奇的经历开始,《今世》和《孀》是唱给故去恋人的悲歌,也是三毛脆弱生命的一个节点;
而最后的《说给自己听》、《远方》到《梦田》,则是在漫漫黑夜中乍现的黎明曙光,经历人生的创痛之后,在豁达中给自己的灵魂松绑。
三毛在专辑文案里写到:她要的是黎明,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黎明。即使她如此渴望着,回声还是不肯退去。
滚石的文案里写到:《回声》是一种绵延的声音,一波又一波地振荡着我们的耳鼓,将那份难以名状的感动,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这份感动,足以穿越时间,抚摸你。
是的,这份感动常常穿越时间,抚摸着我。因为,这张《回声》专辑多年来一直保留在我的车载CD机中,在春夏秋冬的季节里,在一个人驾驶的路途上,我会常常听起……
听到《七点钟》三毛的初恋,我总是轻轻地弯一下嘴角笑她,在心里说“准时到就好了,早点去有什么用?”
听到《孀》歌曲之前那段三毛的旁白:
“许多个夜晚,我躺在床上,住在一栋海边的房子里...
总是听见,晚上的风,带着一种呜咽的声音,刮过我的窗口...
我坐在那个地方,突然发觉,我原来已经没有家了。
是一个人...
每一个晚上,我坐在那里等待黎明...
那时候,我总以为,这样的日子,是过不下去了...”
每次听到三毛的声音,每次我都禁不住的热泪盈眶。
听到《远方》的时候,揪着的心才慢慢松开,深吸一口气,含着泪花和三毛一起说:“我的自由,终于,在这个时候来到了。”
最后一曲《梦田》是三毛当时的梦想,她想要一片田,不要太大,那么方方的一亩也够了。
音乐响起,我眼前道路两边林立的高楼,幻化成了一片一片的田野 ……
合着歌曲的旋律我放声歌唱: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是的,开尽梨花春又来。
三毛漂泊的身影虽已离去,但她从未走远,传来的是《回声》……
三毛的文字几乎涵盖了她所有的情感:恋家情、民族感、自尊心……
难得的是,三毛将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了一张《回声》的音乐专辑里。因此,我收藏了这张特别的音乐专辑。
![]() |
1985年,作家三毛写了一堆歌词,最初的歌词比较文气、意象比较密、语言也比较纠缠 。制作人齐豫、王新莲建议三毛写一些自己的故事 ,希望三毛把童年的喜怒哀乐、初恋的甜蜜感伤、对沙漠的独特感受通过传记形式表现出来。
三毛被说服后交了新的词来,把歌词全部变成了自传体的作品 ,齐豫和王新莲找来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七位作曲高手谱写歌曲。由与三毛气质相近的齐豫和潘越云担任演唱,再经由三毛本人的旁白贯穿,从而成为一张有着内质统一、叙述丰富、故事动人的唱片,被称之为"传记音乐" 。
《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就此诞生,1985年在滚石唱片旗下发行。
![]() |
《回声》这张唱片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编号为RD-1001。
![]() |
在《回声》里,三毛亲自撰写了11首歌词,将自己的半生划分为四个阶段:
从《轨外》到《谜》所诉说的童年封闭,是三毛这一生不寻常经历的缘起,其中的压力与叛逆,孕育出她日后浪迹天涯的生活中所赖以支撑的毅力与勇气;
从《七点钟》、《飞》到《晓梦蝴蝶》则是少年三毛的初恋记录,由忐忑憧憬到恨别远走,心情也在纤细的颤栗中迷乱;
从《沙漠》开始的崭新世界是三毛传奇的高潮,她对生命独特的观点带给人们一种新奇的刺激与向往,也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三毛浪漫的爱情,亦伴随她传奇的经历开始,《今世》和《孀》是唱给故去恋人的悲歌,也是三毛脆弱生命的一个节点;
而最后的《说给自己听》、《远方》到《梦田》,则是在漫漫黑夜中乍现的黎明曙光,经历人生的创痛之后,在豁达中给自己的灵魂松绑。
![]() |
三毛在专辑文案里写到:她要的是黎明,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黎明。即使她如此渴望着,回声还是不肯退去。
滚石的文案里写到:《回声》是一种绵延的声音,一波又一波地振荡着我们的耳鼓,将那份难以名状的感动,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这份感动,足以穿越时间,抚摸你。
![]() |
是的,这份感动常常穿越时间,抚摸着我。因为,这张《回声》专辑多年来一直保留在我的车载CD机中,在春夏秋冬的季节里,在一个人驾驶的路途上,我会常常听起……
听到《七点钟》三毛的初恋,我总是轻轻地弯一下嘴角笑她,在心里说“准时到就好了,早点去有什么用?”
听到《孀》歌曲之前那段三毛的旁白:
“许多个夜晚,我躺在床上,住在一栋海边的房子里...
总是听见,晚上的风,带着一种呜咽的声音,刮过我的窗口...
我坐在那个地方,突然发觉,我原来已经没有家了。
是一个人...
每一个晚上,我坐在那里等待黎明...
那时候,我总以为,这样的日子,是过不下去了...”
每次听到三毛的声音,每次我都禁不住的热泪盈眶。
听到《远方》的时候,揪着的心才慢慢松开,深吸一口气,含着泪花和三毛一起说:“我的自由,终于,在这个时候来到了。”
最后一曲《梦田》是三毛当时的梦想,她想要一片田,不要太大,那么方方的一亩也够了。
音乐响起,我眼前道路两边林立的高楼,幻化成了一片一片的田野 ……
合着歌曲的旋律我放声歌唱: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是的,开尽梨花春又来。
三毛漂泊的身影虽已离去,但她从未走远,传来的是《回声》……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