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33天丨第十二天:邦达-八宿-米堆冰川-波密
要么读书(看电影),要么旅行,心灵和身体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日期:2017年8月9日
行程:邦达-八宿-米堆冰川-波密
总里程:312km
7:38出发
交房时,收到基友的电话,说四川九寨沟地震了,甘肃都有震感。问我们在哪?其实我们完全没有收到影响,不过听到她的慰问电话,超级暖心。
早上的天气并不是很理想,有雨有雾,气氛有余,安全不足。


第一站是天路七十二道拐


我也没费心数到底有没有七十二道。反正就是这么盘上来,一会还得这么下去。可能有些人觉得好恐怖,好危险,怕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只有这样的路才能有驾驶的乐趣。
有人叫这种拐叫“胳膊肘弯”,我就得不恰当。看过一种说法叫“发卡弯”真是形神兼备。胳膊肘再尖锐好歹是个大于零度的锐角,但是你看这种旧式发卡,真能体现318部分盘山道的精髓。

但是318的已经被桥隧拉得越来越直,而且还要进一步“拉直”,也就是说这种发卡弯的得且行且珍惜。
大三的时候我爸曾经带我和老二去过一次三峡,我就特别的失望,大坝建起水位提到175“峡”已经荡然无存,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什么“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全没了。所以大家有想体会这种“发卡弯”的还是提早做打算吧!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昨天遇上的申大爷和杨阿姨。他们在等雾散以散,好拍个72拐的清晰画面。
雾肯定是等不起,给大家放一张有雾的全景图,请将手机逆时针旋转90°观看。









其实也有我们两家的合影,但是涉及人家的隐私,我就不放图了
除了景色,还有观景台的栏杆上的“到此一游”也是很有趣味的。

好可爱的一首小诗
然后还有弹幕吐槽的

然后我一基友问我哪里错了,你对得起教我们古代文学史的赵旭老师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故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作为中文系的女生,纳兰性德最有名的一句还嘚吥不明白,就算你不嘚吥,我和你都睡4年了,你听我嘚吥你还记不住吗?小心赵旭老师托梦亲自给你指导!!!
这个也挺有意思的。

好佩服这个人
别过申大爷一家,继续往前走。
下一站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也叫什么“藏布”,的大峡谷。
我爸之前查攻略,据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挺坑的一个景点



也挺壮观的


老二这个倒霉孩子,特别爱拍我们随地小便的照片,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还能健步如飞的去抢拍我爸,所以父亲的背影在我心里不仅仅是买橘子……其实我还喜欢她跑起来的那种矫健劲儿,腿上能看出来点爆发力。

然后我们再一次遇到申大爷和杨阿姨两人。我在这里发现了两辆“辽N”车,和我们方向相反,应该是一家的。

11:09 到达八宿县
加了210元的油7.96元/升
然后吃了个饭,之前过的太苦了,突然天天下馆子还有点不习惯,点的是水煮肉片,虎皮尖椒和一个什么忘了。临走前把尖椒的菜汤带走了,倒进早上剩的米饭里,明早一热肯定特别好吃。听着感觉有点寒酸,但是我和我爸都非常爱吃炒尖椒的菜汤拌饭,鲜咸辣加上青椒的清香真的是很提味,配上东北大米,这是最好吃的盖浇饭。
吃完饭后去了然乌湖。
然乌湖

攻略上写的很美,可能是季节不对,这边一般都是秋季美不胜收。

我妈和老二都没下来,其实我和你们说啊,之前不提到三峡了吗?说实在的,我去那会儿,顺着长江坐船看三峡基本上就是这个“高峡出平湖”的样子,而且那天也是这样烟雨蒙蒙的,巫山基本没了,云雨还在。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土地都是盐碱地,一下雨地上就返那种白浆,挺大一边。路就更加湿滑,上这个观景台还不太方便。我记得大学的时候,福岛核电站爆炸后国内出现了一批抢盐潮,后来有人解释,我们吃的都是陆盐,就是这边产的,根本受不到污染。这一看果然所言不虚,还记得我在写海子山地质公园时说这边曾经是海洋吗?
没有多做停留,向米堆冰川进发。

有一段还漫到路上来,经过车都会激起很大的水花,有蹲点的摄影师把我家的车压气水花的样子拍下来了,我不知道这事,我爸知道,后来上车了问我和老二能不能传过来,我们表示无论能不能传给我们,你不留联系方式肯定穿不过来。
16:00 米堆冰川
我发现这边的景区有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售票处和景区的距离特别远,如果你像稻城亚丁那样收高额的摆渡车钱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米堆冰川和纳木错是可以开私家车进去的,那你说要是一人打车来景点,那不得被坑死啊?好几公里的路是走不起的,给司机买一张票又成本太高,而且出来也成问题……想不通。只能这样理解,景区默认来这的都是开车或者跟团的,售票处离公路近是为了方便员工。
在景区的停车场才看见两辆大连车,其中还看到一个车主打了招呼。具不完全统计已经看了六七辆沈阳的车了,是辽宁其他城市总和的2倍左右。
景区人不多,下着濛濛细雨。我爸本来想给我租个马,被我拒绝了,100块钱,都够一顿中午饭钱的了,而且据说也不是所有路段都能骑马,我还是走吧,要是到哪都走不动,都不爱走那还出来个P啊!然后我家还是分头行动,我爸带老二先走,我和我妈慢慢走,这次老二坚决不让我们带太多的吃的和水。
我和我妈没走多远就遇到一个从里面走出来的男的,我问他路况,他不太建议我们进去,说景色不太好,而且水质不太清澈,还说有个什么“坎”。雨天湿滑,觉得我走会有困难,别过他之后,我和我妈还是决定继续往里走。走了一段路又遇见了申大爷,他叔我们差不多走了1/3的路,而且路都很好很平整。这就是“小马过河”的问题了,其实我也比较感谢之前的那位先生,他也是为我好,不过我是出来玩的,补能知难而退啊!
又走一段又遇到杨阿姨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口子还分头走,反正杨阿姨也是鼓励我往里走,说里面的景色非常好,而且路也好走。


最后我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感觉没多久,看到了第一位先生说的那个“坎”其实就是上山的楼梯,可能在他的方言里叫“坎”吧!
正赶上有一群人下来,其中有一位姑娘特别热情的关心我说路有点难走,让我量力而行。同行还有一位小伙不同意她的看法,说都是比较平整的台阶,还有一侧有扶手,虽然有点窄还有点滑,但是只要不要着急,小心谨慎一点,慢慢走是能上去的,上去就是核心景区了。都走到这里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啊!
这种善意的提醒和鼓励我是照单全收的,也是真心的感激他们,心中充满了力量。在上道一多半的时候,有一个歇脚的小亭子,接到我爸的一个电话。我告诉他我走到那里了,我爸有点意外,觉得我走的挺快,告诉我马上就到了。休息了一会决定一鼓作气走到终点,然后又遇到给我加油打气的好心人,好多我胜利近在咫尺!

Emmmm……我真是没看见介绍中说的冰瀑布和原始森林在哪啊!

你们也看不见吧?是有树,但是和森林哥规模还差一些吧?确实像最开始那位男士说的,水不太清澈,感觉很卤,就像之前在然乌湖看到的那种感觉。不过还是很漂亮的,而且现在最大的收获是一路收到的关心和善意,这真是非常暖心的,我爸听了还有点小激动。


看我手里拿着的那个棍没?起非常大的作用,我爸总觉得我能走到这里非常不容易,但是我真心没觉得特别的累,至少比稻城亚丁那天轻松多了,比那天路途经,比那天平整,关键是有个棍拄着真借力。我说以后出来有必要给我买一个专门的手杖,这个棍毕竟还得攥着,不太趁手,我这也算刚需了。
然后老二就漏出了她没有文化的破腚。她特别困惑的问我,我不是应该“腿虚”吗?她才应该是“肛虚”啊(她便秘特别严重,经常拉不出粑粑)!我和我爸都要笑岔气了。


开车的时候被一个衣衫褴露的老太太索要了5元的停车费。我们都觉得这是私设哨卡,但是她要了谁能拒绝啊!

20:10我们到波密住下
波密给人的感觉也是一个非常繁华非常大的城镇。150又是一个5人间,里面的基础设施稍微差一些,不少插座都是摆设,但是总体还算比教规整的。夫妻店,老板也是两个女儿,年龄和我家差不多。依稀记得他们好像不是本地人,反正聊了好多,但是忘得差不多了。
这边的作息比我们整体能晚一两个小时,要不是下雨,9点天都不能黑透。我爸和我妈出去买点干粮,回来之后我们把前几天买的西瓜给吃了,再不吃该坏了,其实这么晚我根本不想吃,吃完还得收拾。
花费统计:
1加油:210元
2吃饭:133元
3门票:125元
4停车:5元
5住宿:150元
总花费:62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