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下厨房---去菜市场采购的技巧
相信很多新人刚开始做饭的时候,无菜市场买菜根本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就知道清单的重要性,今天要买什么,都列举在清单上,一目了然。
这边给大家列举调料,水果,蔬菜,肉类还有熟食的挑选技巧。
几种常用调味品的选购常识
选购酱油的窍门
1、色泽:红褐色或棕色,鲜艳、有光泽,不发乌。
2、体态:澄清、浓度适当,无沉淀物,无霉花、浮膜。
3、气味:有酱香和酶香气,无其他不良气味。
4、口味:鲜美醇厚,咸甜适口,柔和,味长,没有苦、酸、涩等异味。
选购麻油的窍门
1、看色:小磨麻油色泽红中带黄;榨麻油俗称大槽油,比小磨麻油色泽浅淡;熟菜油色泽则深黄。
2、闻味:小磨麻油,因芝麻经过火炒,所含芝麻醚变成具有香味的芝麻酚,香味醇厚浓,如掺上花生油或菜油,醇香味则差,并带有花生或油菜籽的气味。
3、观形:麻油在日光下呈透明,如掺如1.5%的水,在光照下便呈不透明的液体,如掺入3.5%的水,油就会分层并容易沉淀。
选购食用油的窍门
1、嗅辨:每种植物油都有它特殊的气味,通过嗅觉能辨出油的品种和品质。豆油有较浓的豆腥味,菜籽油有清淡的菜籽香气,卫生油有棉籽味掺杂着火碱味,胡麻油则有些鱼腥气味。把油加温至40-50℃时气味更加容易分辨。食用油中若有哈喇味或臭味,则表明食用油已变质酸败,不宜食用。
2、尝味:用手指沾少许油,涂抹在舌头上辨别一下滋味,一般应没有异味。如带酸、苦、辣、麻等味,说明油已变质。具有焦糊味的油质量也不好。
3、看色:食用油多呈淡黄、黄棕色,品质正常的油脂一般应该完全透明。
4、加温:水分大的食用油呈混浊状,味道不好又不易贮存。可取油或放入锅或放在勺上加温,升至150-180℃时,若油中出现大量泡沫,又发出吱吱声响,说明油中水分较大;若油烟有钻嗓子的苦辣味,说明油中蛋白质已酸败。质量好的油应该是泡沫少而又消失快。
选购醋的窍门
质量好的食醋,应呈琥珀色或红棕色;具有食醋特有的掀气,无其他不良气味;酸味柔和,稍有甜口,不涩,无其他异味;体态澄清、浓度适当,无悬浮物、沉淀物,无霉花、浮膜等。次质食醋一般杂有异味,或滋味清淡,体态混浊,有悬浮物。
选购姜粉的窍门
纯的姜粉,外观淡黄色,颗粒较大,纤维较多,嗅味芳香而有辛辣味,品尝舌尖有麻辣感。掺假姜粉多呈黄褐色,纤维少,颗粒较小,手研磨有硬粮食颗粒,嗅味微有辣味,品尝舌尖微有嘛辣感。存放时间较长的掺假姜粉会发霉结块,有霉变气味。
识别掺假味精的窍门
1、看外形:味精有结晶状和粉状两种,结晶状又有粗、细之分,如晶体长度在4毫米以上为粗晶,2-4毫米为细晶。晶状味精颗粒细长,半透明,洁白如霜。如掺入石膏时则呈赤白色、不透明、无光泽,颗粒大小不均匀;如掺有食盐则呈灰白色、有光泽、颗粒小,呈方形。粉状味精呈乳白色,光泽好,细尖状,如与此不同则是掺假味精。
2、尝味道:质量好的味精味道鲜美,有股鱼鲜味,舌尖有冰凉感;如掺如石膏、淀粉则味道淡,舌头有冷滑感,呈糊状,难溶化;如掺糖则甜;掺盐则有咸苦味。
肉干、肉脯产品的选购常识
消费者在选购肉干、肉脯产品时,可根据自己的喜爱选购适当的产品,并注意以下几点:
1、看包装。熟肉制品是直接入口的食品,不能受到污染。尽量选购带包装的肉类食品。选购时注意包装产品要密封、无破损,最好不要购买散装熟肉制品,这些产品容易受到污染,质量无保证。
2、看标签。产品外包装上均应有QS标志。规范企业生产的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的产品标准、配料表、净含量、QS标志等。
3、看生产日期。应尽量挑选近期生产的产品。
4、看外观。各种口味的产品有它应有的色泽,选购色泽纯正的,不要挑选色泽太艳的产品,要选择表面干爽的产品。
5、尽量到大商场、大超市去购买,因为这些场所有正规的商品进货渠道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产品质量有保证。
6、选购时可从产品的配料表中判定产品是肉脯还是肉糜脯;也可从产品的外观形态上判断,肉脯产品表面有明显的肌肉纹路,肉糜脯表面看上去是肉糜打碎后压成的。
熟肉制品的选购常识
熟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由于其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熟肉制品主要分为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三类。
酱卤肉制品又可分为白煮肉类、酱卤肉类和肉松、肉干类。白煮肉、酱卤肉类品种很多,形成许多地方特色产品,例如无锡酱排骨、南京盐水鸭、符离集烧鸡、德州扒鸡、上海白斩鸡、北京酱肘子等。肉松主要有太仓肉松和福建肉松两个品种。太仓肉松原产于江苏太仓,产品带有光泽、絮状。福州肉松是用猪瘦肉、红糟、白糖、酱油、熟油精制成的细丝状食品,食之酥甜脆,油而不腻。
熏烧烤肉制品分为熏烤肉类、烧烤肉类和肉脯类。熏烤是利用燃料没有完全燃烧产品的烟气对肉制品进行加工,烧烤有明烤和暗烤之分,还有电烤和蒸汽烤的方法。典型产品有北京烤鸭、广东叉烧肉等。肉脯属于干制品,不经过煮制,直接烘烤干燥熟化。
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分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熏煮香肠有红肠、烤肠、维也纳香肠和法兰克福香肠等,火腿肠也属于熏煮香肠。熏煮火腿是由西方传入我国,又叫西式火腿,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有方火腿和圆火腿,按肉块大小又可分为块肉火腿、碎肉火腿和肉糜火腿。
消费者在选购熟肉制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包装。包装产品要密封,无破损。最好不要购买散装肉制品。
2、看标签。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的产品标准、配料表、净含量等。
3、看生产日期。应尽量挑选近期生产的产品。
4、看清储存温度要求,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更应注意。
5、熟肉制品一次购买量不宜过多。已开封的肉制品一定要密封,最好在冰箱中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
强化食品的选购常识
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强化食品,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原则:
一是普通人最好选择国家营养改善项目推广的强化食品,如面粉、大米、食用植物油、盐、酱油等。这些强化食品的针对性强、经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和论证,营养素的使用量安全可靠。
二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最好选择知名品牌的配方奶粉。
每个人的营养需要和膳食搭配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购买强化食品时首先应该注意,不要只根据广告宣传和产品介绍来选择。其次,要选择适量的强化食品,不要缺乏也不要过多地摄入某种营养素,一定要注意摄入平衡。
第三,要注意强化食品中营养素数量的总和。有些营养素摄入过量会带来新的健康危害。对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婴儿和新陈代谢缓慢的老年人来说,应尽量选择多种营养素配方的强化食品。
此外,在挑选和购买强化食品时,应该注意一下营养素的成分。同样的营养素,例如钙就有多种:动物的骨粉、鸡蛋壳粉、海洋动物牡蛎的壳、养殖的珍珠贝壳、石头煅烧的碳酸钙等;维生素类也有天然动植物的提取物和化学合成的区别。比较正规的生产厂家在食品的标签上会列出所用的营养素名称和数量。当你无法判断时,最好慎重,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
挑选水果经验总结:
1.按水果是生长季节吃:像西瓜就是夏天比较集中上市,可以在那个季节吃。
2.挑选大小适中的水果:太大的极有可能是激素、膨大剂什么的催的。
3.最好吃当地生产的水果:北方卖的南方水果大都是用乱七八糟的东东催熟的,因为南方果子熟了后不好运输,只能是生的运过来再加工熟,所以尽量吃本地水果也是一个方法。
4.根据自己触觉、视觉、味觉等综合判断: 一般是一闻、二看,三捏一捏。先闻有没有水果应该有的香味,也闻闻有没有其它的怪味。二看有没有发黑或者烂的地方。三捏一捏,看是否局部太软,都不要选择。
5.根据水果的色泽、部位特征、纹理形状等判断:例如无论什么水果,在蒂的部位凹得越厉害就越甜;颜色好看有光泽的;看水果的根部是不是够凹,有没有一个圈圈,有的话就是母的,母的水果比较甜。
接下来就介绍一下大家常买常吃的几个水果:苹果、梨、橙子、柚子、橘子、香蕉、葡萄、木瓜、黄瓜、樱桃、西红柿、西瓜。
苹果:
选择黄里透红的,又脆又甜还有一点点酸,味很正很纯。但千万不要挑绿里透着一点红的,一般味道都有点寡淡的,甜味一。有些粉红,且不是红成一片,要挑有许多红丝的那种,还有“肚脐”要陷下去深的,这样才甜。皮上麻点多的,用手指轻轻弹,清脆有回声的,是又甜又脆的。
梨:
要挑选母的,这种的比较多汁且甜。
母的(就是梨的顶上的窝要选双数的,脐深的,脐周围比较圆,把的根部比较粗的)。
橙子、柚子、橘子:
橘子:不论品种,中间有个环形的是母的,通常都会比较甜一些,有个点状的是公的,没有母的甜,挑皮薄有弹性的,早橘子汁多味甜,晚橘子比较粗糙多筋。
橙子:最好是底部有个圈的。凹下去的比较甜。柚子、蜜柚一般越紧实越好。
柚子:皮越光滑,颜色越均匀、越偏金黄越好。这样的柚子,果肉水分充足,甜度高,味道也正些。
不管怎样这三个都要捡沉手的,外皮要捡润滑的象宝宝的皮肤一样的,粗糙的像麻子脸的别买。
香蕉:
不要挑选两边有绿色的,一般那是用药物处理过的;个不要太大,小些的香蕉才好;
要选圆润的,没有棱角的才是最好的香蕉,正常颜色是黄色且略带芝麻点的。
葡萄:
要挑整串饱满的,一粒粒长得密密的那种,有果香浓的;
要看梗,新鲜的葡萄,梗硬挺,鲜艳的绿色;
颜色变深褐色,软软的,一般都是摘下来比较久的,并不是真的新鲜。
木瓜:
一般挑鼓肚子的,木瓜也分公母,肚子大的是母的,比较甜;
表面斑点很多,颜色刚刚发黄摸起来不是很软的那种;
如果表面上还有点胶质的东西,那没关系,是糖胶,这样的会比较甜;
木瓜如果要马上吃,就要挑黄皮的,但不可太软,这样的木瓜才甜而不烂;
如果做木瓜排骨汤之类的,要买没有完全成熟的青皮木瓜,这种木瓜当然是比较硬,一般不生吃。
樱桃:
选樱桃,首先要看果柄是否新鲜。新鲜的果柄绿绿的,放置时间长的果柄发黑。
然后看果皮是否起皱,起皱说明果实摘下来放的太久,失去水份。
西红柿:
挑选西红柿,不要挑选有棱角的那种,也不要挑选拿着感觉分量很轻的,都是催红剂作的怪。
要买这种表面有一层淡淡的粉一样的感觉,而且蒂的部位一定要圆润,如果蒂部再带着淡淡的青色,就是最沙最甜的了。不要买带尖和底很高的,要那种整体看起来都比较光滑的,带尖的都是春天抹快速催熟的东西抹多了。
选西红柿要选颜色粉红、浑圆,表皮有白色的小点点的。
西瓜:
挑选西瓜时,要挑瓜的花纹感觉像是撑开了一样,尾巴开花的地方收口小的,“肚脐眼”凹进去的摸起来瓜的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凹凸不平的,瓜色比较绿色泽比较深,用一只手托起,轻轻拍打,听声音,应该感觉有点空洞,托着的手感觉微微有震动,这个西瓜是沙瓤的,里面不紧密。如果不熟,就是很死的声音,声音比较沉闷。
对于任何瓜类都遵循一个原则:瓜秧不连在一起的那头是凹进去的就是熟、好、甜的。
总之,买水果有各种技巧需要大家自己去总结尝试.
常用蔬菜的选购方法
- 茄子
- 买茄子不买表皮明亮、摸起来很滑手的,这样的茄子一般比较老,里面籽粒多。那些表皮暗黑色、摸起来有点涩手的比较鲜嫩。
- 西红柿
- 买西红柿不买顶上出尖、颜色不均的,这样的西红柿多半是沾了花、抹了药的。西红柿表皮鲜亮、从果顶到果蒂颜色一致,用手摸起来紧实有弹性的,是成熟度适中的西红柿。而颜色过于深红,摸起来发软的,就有点过熟了。
- 冬瓜
- 买冬瓜要买表皮带霜的,这样的冬瓜新鲜。买倭瓜要买瓜蒂用指甲掐不动的。黄瓜根据有无刺瘤可以分成两大类。有刺瘤的黄瓜以瓜条顺直、瓜把短、顶花带刺的较为新鲜。
- 萝卜
- 萝卜形状各异,颜色多种。挑选时以根形圆整、表皮光滑、颜色鲜亮、手感沉重的为优。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压手的萝卜,保证水分足、无糠心。
- 圆白菜
- 圆白菜要选叶球紧实、叶梗窄、牛心形的,这样的圆白菜口感脆嫩。
- 马铃薯
- 马铃薯要买薯形圆整、表皮完好、芽眼浅而且少的。这样的土豆新鲜度高,可储存的时间较长。而表皮出现绿色、长芽的马铃薯不能吃。
- 豆芽
- 豆芽色白、粗壮、无根的,肯定是使用了激素的。如果闻起来有氨气味和过于洁白的豆芽,就更不要购买和食用了。
- 芹菜
- 怎样选购芹菜:叶色浓绿的都不要购买。如果叶颜色发深,说明生长期间缺水,生长迟缓,粗纤维多,口感不好。判断芹菜是否新鲜,主要看外观是否平直,新鲜的芹菜是平直的。存放时间较长的芹菜,叶子尖端就会翘起,叶子软,甚至发黄起锈斑。
- 山药
- 怎样选购山药:要注意挑选块茎的表皮。通常选购表皮光洁无异常斑点。如果表皮有斑点则千万不可以购买,因为它已经感染病害,没有了食用价值。
- 花菜
- 怎样选购花菜:一是花球的成熟度,以花球周边未散开的最好;二是花球的颜色,以花球洁白微黄、无异色、无毛花的为佳品。
- 青菜
- 怎样选购青菜:一般矮短的品质好,口感比较鲜软;二要看叶子颜色深浅,淡绿色的好。
选购肉类食品的小技巧
每天做饭,我们都会去市场上选购各式各样的蔬菜和肉类。可是在选购蔬菜和肉类的时候绝对不能大意,现在食品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逼得我们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
猪肉:新鲜的猪肉瘦肉部分为红色或粉红色;脂肪为白色或乳白色,切质地坚硬。肉质有弹性,没有斑痕。不会有黏黏的手感,有黏黏的感觉就说明肉变质了,便不能购买了。
用手按压猪肉不会有指印,还有新鲜的猪肉,肌肉组织很细密有弹性。看着颜色特别鲜亮的猪肉里可能添加了色素。
健康猪肉会有一股淡淡的腥味,但没到让人反感的地步。若腥味太重,便不可购买了。
牛肉:新鲜的牛肉切开后是一般是棕色或暗红色,有光泽感, 结缔组织为白色,脂肪是黄色的,而且肌肉之间是没有脂肪杂质的。
羊肉:羊肉中绵羊肉和山羊肉有区别的。
绵羊肉色泽红润哦,肉质坚实,纤维组织细密,羊膻味较少而且肉之间有些脂肪夹杂。
山羊肉比绵羊肉白一些,脂肪和肌肉之间的脂肪较少,羊膻味重
鱼肉:购买鱼肉可以买活鱼就尽量选活鱼,肉质鲜嫩。
不然的话,就要选新鲜的,新鲜的鱼表皮是光泽的,鱼鳞是完整的,鱼肉轻按会立刻恢复,鱼眼饱满没有凹陷。鱼眼凹陷就不新鲜了,而且有臭味,鱼鳃会呈暗红或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