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行
《如影随行》是由台湾导演赖声川于2006年应美国史丹佛大学邀请创作新作品Stories for the Dead再创作而成,参与创作人员包括2006年史丹佛大学以及2007年‘表演工作坊’全体演员。
在做具体的主要人物分析之前,先由我的观看角度概括一下话剧的内容。故事发生在两个家庭之间,真真和露露是从小一起长大、儿时都认为自己是天使的一对好朋友,他们的父母大桥、梦如和翔哥、吉儿也分别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一天,在梦如持久以来的假象情人浩帆和翔哥背叛的双重压力下,大桥精神过度压抑,他抛弃理智,在杀死他认为背叛婚姻的梦如后自杀。话剧中,大桥和梦如都是以灵魂或者回忆的状态出现的,所以台上的大多数角色是无法看到大桥的。只有他的女儿真真看得出他,真真打工的堕落天使机车行的boss告诉她,让大桥不再游荡再‘之间’的方法就是让他回忆从前意识到自己死了。由此,台上便由真真帮助大桥回忆从前和翔哥、吉儿帮助警察调查案件而回忆过去两条线进行剧情的诠释,故事真相也在回忆的过程中渐渐浮现……
在此将具体分析的主要人物为YEA、真真、露露、梦如、大桥和浩帆。
“我必须承认,我卡住了。我在一个奇怪的地方,只能叫这个地方‘之间’。什么之间我不知道,死亡和投胎之间,睡着和睡醒之间,吃饭和吃饱之间,幻想和停止幻想之间,日日夜夜之间,春夏秋冬之间,吸气吐气之间,被人创造和被人遗弃之间,在虚空中流浪和等待被发现之间,反反复复,直到永远!”这是YEA在第五幕时说的话。YEA是本剧中一个多重的虚幻角色,她是露露儿时被遗弃的梦想亦是引导剧情发展的旁白。她在剧中的服装没有变过,一身全白,腿上绑着绷带,她心中一直有着一个愿望,就是她的朋友露露可以再次看到她,她一直在等待着露露重新拾回梦想的那一天。YEA虽然是一个虚幻的角色,但是她却象征着每一个孩童童年时被父母无意之间的冷漠而扼杀掉的梦想。
真真,一个短发身着黑衣的帅气女孩。她认为自己是遗失了翅膀的天使;她拒绝自己母亲的葬礼,在堕落天使机车行里打工;她面对双亲的去世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她,外表叛逆、思想乖张、但内心善良。真真难道真的对双亲的死无动于衷吗?对这个家毫无感情吗?不!她比谁都爱着这个家,她对小时候的事记得清清楚楚,她比谁都希望这个家是完整幸福。她虽然没去母亲的葬礼,但是她在夜晚偷偷去为母亲鲜花。她虽然恨父亲拿走了她的翅膀、怨父亲心中只有事业而冷漠母亲,但她在看到了去世父亲的灵魂后,一直跟随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真真貌似知道一切的真相,可是她却不知道她之所以看得到父亲,是因为她也是流离在之间的灵魂。故事的结尾,知道真相的真真和父亲大桥一起离开了‘之间’。真真在剧末给观众在剧情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感,就剧整体而言她以一个灵魂的身份反映了当代青年对家庭、对朋友的直爽态度。
露露,在外人看来,包括她的父母,都认为她精神有问题。因为她和真真一样儿时相信自己是天使,她是除了天使以外唯一看得到真真的人,她把真真看作是挚友,不顾外界怪异的眼神,为了保护自己的好朋友不被受到伤害,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离不弃,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让她坚持。露露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她儿时遗弃了她的好朋友YEA,到了剧末,真相大白时,一切的困扰不解都没有时,露露再一次看见了YEA,那个被她儿时遗弃的YEA着似乎也暗示着露露再次找回的自己的梦想。在剧中露露敢爱敢恨、大大咧咧的性格十分讨喜,她对真真单纯、真挚的友情另人佩服。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是我打从心底里对露露的评价。
“全部都是我编出来的!你觉得我很不正常是不是?我本来就很不正常,你难道现在才发现吗?浩帆的出现,让我觉得存在。浩帆让我不孤独,浩帆让我觉得更有价值,第一次我们在茶餐厅见面的时候,难道不是因为浩帆的出现让你觉得我更有价值?难道我是你所有追求过的女孩子里面唯一使用这一招的?你确定吗?!(抱住大桥,哭音)大桥!你难道看不出来那是我在跟你求救?我是说…(泣不成声)你快来救救我!我都不行了!为什么是我在跟你解释浩帆?应该是你在跟我解释小芳啊!”这是梦如在死前对大桥的一段歇斯底里,孟京辉有一部话剧名叫《爱在歇斯底里时》,这个剧名用来形容这时的梦如再适合不过,梦如对大桥的歇斯底里恰恰展现了她对大桥的爱。她,是一名艺术治疗师,她用艺术治疗不知多少的病人,可她却治不了自己内心对大桥的爱的渴望,为了弥补这种空虚,她营造了浩帆这个完美情人,她将对大桥的一切期待都付之于浩帆身上。她营造的浩帆太过真实,真实到即是她咆哮到这一切都是她编的,大桥也无法相信她。梦如,她太过于感性,她的生活太需要爱情,而大桥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我看来,大桥和梦如的悲剧是由于两人之间真正的沟通太少。东北有句话说的很是有趣“没有什么事是一顿串解决不了的;如果真有什么事,那就两顿串。”一顿串、两顿串都只是个引子,真正需要的是坐下来一起好好谈一谈。
大桥爱梦如吗?爱。大桥的人物安排相比其他角色是较好理解的,一个谋杀妻子又自杀的可怜父亲。既然大桥爱梦如,那为什么要杀了她呢?因为太爱。大桥成为灵魂游荡在‘之间’,他一直在不停的做一件事,那就是找梦如。“祥哥,哥们儿,怎么跟你说呢…我找不到梦如,我担心她出事了,而且,而且我这个…唉…”“随便你怎么说。待会儿我就会醒过来,然后我会看见我的老婆梦如躺在我的身边,我亲亲她、抱抱她,然后跟她说,梦如,我刚刚做了一个很疯狂的梦,在那梦中…”种种看来,大桥深爱着那个他一见钟情、费尽心思娶回家的梦如,他最终疯狂的举动只是因为太爱太爱。
浩帆是谁?剧中浩帆即存在又不存在。在梦如和吉儿眼中,浩帆是所有男人的典范,是世间女人的梦中情人。“浩帆不但是探险家,还是音乐家。”“一辆宝蓝色的古董雪佛兰跑车,他还有一艘游艇,然后啊,在国外啊还有一架私人飞机。他很有钱。”“他是运动型的,个子很高,不过他最有魅力的还是他那忧郁的气质。”这是吉儿口中的浩帆。浩帆太过于完美,完美到,他是不存在的。可是剧中浩帆又是存在的,茶餐厅的老板—汤浩帆,他是梦如假想浩帆的灵感。确实汤浩帆先生作为一个茶餐厅老板,他对顾客的无微不至,他对露露奇怪表现的完全理解等等,多多少少映射出完美男人浩帆的影子。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部话剧有时不需要展现什么中心思想或是什么天大的道理,但是它一定会多多少少联系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和观众引起一些共鸣。《如影随行》这部话剧恰恰可以很好的让观众进行自我带入。它在谈论一个主题—死亡,中国人不愿意面对死亡,可是死亡又是每个人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看完此剧后和看完电影《盗梦空间》剧尾时有一样的想法,想伸手掐一掐自己看看自己处在哪层空间,开始怀疑自己的真实性,我是不是也活在梦里?我是不是也只是个虚幻?我是不是真的存在?
在做具体的主要人物分析之前,先由我的观看角度概括一下话剧的内容。故事发生在两个家庭之间,真真和露露是从小一起长大、儿时都认为自己是天使的一对好朋友,他们的父母大桥、梦如和翔哥、吉儿也分别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一天,在梦如持久以来的假象情人浩帆和翔哥背叛的双重压力下,大桥精神过度压抑,他抛弃理智,在杀死他认为背叛婚姻的梦如后自杀。话剧中,大桥和梦如都是以灵魂或者回忆的状态出现的,所以台上的大多数角色是无法看到大桥的。只有他的女儿真真看得出他,真真打工的堕落天使机车行的boss告诉她,让大桥不再游荡再‘之间’的方法就是让他回忆从前意识到自己死了。由此,台上便由真真帮助大桥回忆从前和翔哥、吉儿帮助警察调查案件而回忆过去两条线进行剧情的诠释,故事真相也在回忆的过程中渐渐浮现……
在此将具体分析的主要人物为YEA、真真、露露、梦如、大桥和浩帆。
“我必须承认,我卡住了。我在一个奇怪的地方,只能叫这个地方‘之间’。什么之间我不知道,死亡和投胎之间,睡着和睡醒之间,吃饭和吃饱之间,幻想和停止幻想之间,日日夜夜之间,春夏秋冬之间,吸气吐气之间,被人创造和被人遗弃之间,在虚空中流浪和等待被发现之间,反反复复,直到永远!”这是YEA在第五幕时说的话。YEA是本剧中一个多重的虚幻角色,她是露露儿时被遗弃的梦想亦是引导剧情发展的旁白。她在剧中的服装没有变过,一身全白,腿上绑着绷带,她心中一直有着一个愿望,就是她的朋友露露可以再次看到她,她一直在等待着露露重新拾回梦想的那一天。YEA虽然是一个虚幻的角色,但是她却象征着每一个孩童童年时被父母无意之间的冷漠而扼杀掉的梦想。
真真,一个短发身着黑衣的帅气女孩。她认为自己是遗失了翅膀的天使;她拒绝自己母亲的葬礼,在堕落天使机车行里打工;她面对双亲的去世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她,外表叛逆、思想乖张、但内心善良。真真难道真的对双亲的死无动于衷吗?对这个家毫无感情吗?不!她比谁都爱着这个家,她对小时候的事记得清清楚楚,她比谁都希望这个家是完整幸福。她虽然没去母亲的葬礼,但是她在夜晚偷偷去为母亲鲜花。她虽然恨父亲拿走了她的翅膀、怨父亲心中只有事业而冷漠母亲,但她在看到了去世父亲的灵魂后,一直跟随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真真貌似知道一切的真相,可是她却不知道她之所以看得到父亲,是因为她也是流离在之间的灵魂。故事的结尾,知道真相的真真和父亲大桥一起离开了‘之间’。真真在剧末给观众在剧情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感,就剧整体而言她以一个灵魂的身份反映了当代青年对家庭、对朋友的直爽态度。
露露,在外人看来,包括她的父母,都认为她精神有问题。因为她和真真一样儿时相信自己是天使,她是除了天使以外唯一看得到真真的人,她把真真看作是挚友,不顾外界怪异的眼神,为了保护自己的好朋友不被受到伤害,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离不弃,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让她坚持。露露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她儿时遗弃了她的好朋友YEA,到了剧末,真相大白时,一切的困扰不解都没有时,露露再一次看见了YEA,那个被她儿时遗弃的YEA着似乎也暗示着露露再次找回的自己的梦想。在剧中露露敢爱敢恨、大大咧咧的性格十分讨喜,她对真真单纯、真挚的友情另人佩服。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是我打从心底里对露露的评价。
“全部都是我编出来的!你觉得我很不正常是不是?我本来就很不正常,你难道现在才发现吗?浩帆的出现,让我觉得存在。浩帆让我不孤独,浩帆让我觉得更有价值,第一次我们在茶餐厅见面的时候,难道不是因为浩帆的出现让你觉得我更有价值?难道我是你所有追求过的女孩子里面唯一使用这一招的?你确定吗?!(抱住大桥,哭音)大桥!你难道看不出来那是我在跟你求救?我是说…(泣不成声)你快来救救我!我都不行了!为什么是我在跟你解释浩帆?应该是你在跟我解释小芳啊!”这是梦如在死前对大桥的一段歇斯底里,孟京辉有一部话剧名叫《爱在歇斯底里时》,这个剧名用来形容这时的梦如再适合不过,梦如对大桥的歇斯底里恰恰展现了她对大桥的爱。她,是一名艺术治疗师,她用艺术治疗不知多少的病人,可她却治不了自己内心对大桥的爱的渴望,为了弥补这种空虚,她营造了浩帆这个完美情人,她将对大桥的一切期待都付之于浩帆身上。她营造的浩帆太过真实,真实到即是她咆哮到这一切都是她编的,大桥也无法相信她。梦如,她太过于感性,她的生活太需要爱情,而大桥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我看来,大桥和梦如的悲剧是由于两人之间真正的沟通太少。东北有句话说的很是有趣“没有什么事是一顿串解决不了的;如果真有什么事,那就两顿串。”一顿串、两顿串都只是个引子,真正需要的是坐下来一起好好谈一谈。
大桥爱梦如吗?爱。大桥的人物安排相比其他角色是较好理解的,一个谋杀妻子又自杀的可怜父亲。既然大桥爱梦如,那为什么要杀了她呢?因为太爱。大桥成为灵魂游荡在‘之间’,他一直在不停的做一件事,那就是找梦如。“祥哥,哥们儿,怎么跟你说呢…我找不到梦如,我担心她出事了,而且,而且我这个…唉…”“随便你怎么说。待会儿我就会醒过来,然后我会看见我的老婆梦如躺在我的身边,我亲亲她、抱抱她,然后跟她说,梦如,我刚刚做了一个很疯狂的梦,在那梦中…”种种看来,大桥深爱着那个他一见钟情、费尽心思娶回家的梦如,他最终疯狂的举动只是因为太爱太爱。
浩帆是谁?剧中浩帆即存在又不存在。在梦如和吉儿眼中,浩帆是所有男人的典范,是世间女人的梦中情人。“浩帆不但是探险家,还是音乐家。”“一辆宝蓝色的古董雪佛兰跑车,他还有一艘游艇,然后啊,在国外啊还有一架私人飞机。他很有钱。”“他是运动型的,个子很高,不过他最有魅力的还是他那忧郁的气质。”这是吉儿口中的浩帆。浩帆太过于完美,完美到,他是不存在的。可是剧中浩帆又是存在的,茶餐厅的老板—汤浩帆,他是梦如假想浩帆的灵感。确实汤浩帆先生作为一个茶餐厅老板,他对顾客的无微不至,他对露露奇怪表现的完全理解等等,多多少少映射出完美男人浩帆的影子。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部话剧有时不需要展现什么中心思想或是什么天大的道理,但是它一定会多多少少联系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和观众引起一些共鸣。《如影随行》这部话剧恰恰可以很好的让观众进行自我带入。它在谈论一个主题—死亡,中国人不愿意面对死亡,可是死亡又是每个人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看完此剧后和看完电影《盗梦空间》剧尾时有一样的想法,想伸手掐一掐自己看看自己处在哪层空间,开始怀疑自己的真实性,我是不是也活在梦里?我是不是也只是个虚幻?我是不是真的存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