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水
去京都之前,我们把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拿出来重读。书里附了一张手绘京都地图,我们把它贴在饭桌旁的墙上,每天吃饭的时候看一看。地图上最显眼的就是那条呈Y字型从京都市东侧由北向南流过的河流,鸭川。

鸭川的名字太好记。也许是因为Y字的造型很容易让人想起拼音里的鸭(Ya)?然而鸭川到底为什么要叫鸭川呢?
NHK有一部至今还在连载的纪录片《72小时记录》,其中有一集说的就是“鸭川的青春”。印象中可以叫做“川”的,必定都是长江淮河一般的大江大河,再不济也是南京秦淮河的规模。然而纪录片里的鸭川,却是一派坦荡荡的浅滩,即便拍摄时两岸樱花盛开,也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荒秃秃。
那么冬天的鸭川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在京都的民宿位置绝佳,就在鸭川向西延伸的支流高濑川旁边。入住之前早在谷歌街景查看过周边的环境,一条窄窄的小路,一侧是房屋,一侧是树篱,树篱后面隐约可以看见一条窄窄的水道,高濑川。
什么川啊,还不如大学时候横穿校园的金川河来的宽!
因为这些印象,本来就对日本之行不太感兴趣的我,这下子更对京都打不起精神来了。
到达京都的翌日清晨,拿了一小桶卡乐比限定紫苏梅味薯条去逛门口的高濑川。小溪边竖着一块牌子,写着“川を 美しく しましよう”。大概的意思是“让我们把河流变得美丽吧。”而事实上这条小溪溪水清澈,两岸茶花、水仙、三色堇盛放,更不用说日本人冬日里最喜欢的小红果儿—南天竺了,这小溪可美得很呢!




那么鸭川呢?
第二天早上我们打算在五条坐电车去一乘寺,走上五条大桥,桥下有一位绿衣欧吉桑在给鸟儿们喂食。一位老妇人牵着爱犬在鸭川边散步。我看着桥下的水鸟激动得要死,拿起相机一通乱拍。回头查看相片,才发现拍下了非常有爱的一幕。这位牵着狗的老妇人,给绿衣人深深地鞠了一个日式90°躬。大概是在感谢他为鸟儿们做的一切吧。

鸭川里的鸭并不多,常见的有绿头鸭,还有红嘴鸥,此外就是被微博上不明就里的人称为“仙鹤”的苍鹭和“白鸟”小白鹭。那苍鹭我们在东本愿寺门口也见过一只。开始只见得一群游人对着一棵树猛拍,待我们走近才发现树前立着一只苍鹭,安静得好像一块木头,任凭游人拍摄,实际上它是在等待捕食的机会,难怪得了个“老等”的名号。

眼前的鸭川和纪录片里看到的一样坦荡荡,河水中偶尔有些浅滩,水流不急,天气好的时候,站在正面桥上看过去,眼前一片辽阔,心里舒坦得很。

鸭川三角洲就在Y字的中点上,下鸭神社就在这里。神社入口处供了许许多多的酒坛子,月桂冠啊丹波什么的,都是京都本地的酒厂用来供奉祈求获得酿酒好水的。神社入口处总有个手水舍,前来参拜一定要在此漱口洗手。有些神社的手水舍会挂上一块画着卡通示意图的看板,告诉游客如何操作。当我们楞楞地照做的时候,旁边的大叔老早三下五除二做完全部流程,进行下一步了。

在一乘寺的一个叫做贺茂波尔的只有36间鸟居的迷你神社那里,我们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用水桶接波尔井的水,井边挂着一个水质检验报告,大概是说明水质超群,可放心饮用。


神社手水舍的水不是用来喝的,不过在东寺,我们确实喝到了寺庙提供的茶水。那天(1月21日)是新年过后的第一场东寺弘法市集(对就是妖猫传里面的弘法大师空海的那个弘法,空海大师的圆寂日是21日,所以这一天会举行法会,称为弘法日,长此以往就成了日本的“庙会”),市集规模之大、人流量之多,令我们这种挤过夫子庙灯会的南京人都消受不了,逛了一半我们就去找厕所了。
在厕所门口有一处休憩区,一个棚子下面摆了几张条桌条椅。人们坐在棚子下面歇歇脚,喝喝茶,吃点点心,非常舒坦。因为桌子都坐满了,所以我们站在旁边一边等空位一边暗中观察。原来老爷爷老奶奶用的瓷杯子都不是自带的,而是寺庙提供的。棚子边放了一个带水喉的茶桶,茶桶旁有几只杯子,有的是摞起来的,有的散着。我们看见有老奶奶拿起一只摞好的杯子接水喝,喝完拿着杯子在旁边的自来水龙头下洗干净,又摞了回去。所以来东寺歇脚不怕没杯子没水喝呢。真是方便游人的设施。不过我们也见到有老头子喝完不洗杯子放回去的,但总有老奶奶会帮着洗干净,说什么好呢?

不知道在哪里听说,去到一个地方除了喝当地的水之外,还可以吃吃当地的豆腐。京都的豆腐料理挺出名,我们在京都站伊势丹楼上吃了顿“洋气”的豆腐宴。不过这种购物中心楼上的食肆,总觉得不够接地气,加之服务员轻率的态度,实在没法让人体会其中的妙处。唔,京都嘛,下次还是要来的,下次来,要去南禅寺旁边老字号吃豆腐才对。
对啦,鸭川原来不叫鸭川,而叫贺茂川,也有人叫它加茂川。得名贺茂是因为鸭川上游曾经是古代日本氏族贺茂氏的本营。而贺茂、加茂和鸭在日语里的读法都是かも(kamo),只不过汉字不同。奈良时候鸭川叫贺茂川,江户时代又多叫加茂,而叫做鸭川则是明治29年(1896年)以后的事情了。日语里这种同音不同字的趣味还不少,在讲述京都旅馆业的日剧《鸭去京都,老字号旅馆的女老板日记》里,名叫鸭的女生被姓加茂的老同学开玩笑,老同学说“你要嫁给我,那就得改名kamokamo了!”

MONAN QIU
illustrator / translator / handcrafter
画小画 / 译点书 / 做做梦
微信公众号:m-logue
合作联系:monanq@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