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削头皮都能拍的如此唯美,可能只有这位导演了
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美国后现代电影的代表人物,其独特的风格被精炼地总结为“暴力美学”。

昆汀十分幸运,他的第一部作品《落水狗》被独立电影巨头米拉麦克斯公司看中,这促成了他1994年成名作《低俗小说》的成功,也奠定了昆汀·塔伦蒂诺以独立电影为依托的电影成功之路。

昆汀的电影,从最早成名之作《落水狗》到后来的《杀死比尔》、《八恶人》等,无一不充斥着血腥与杀戮。但当这些暴力元素,以一种昆汀特有的抽离其本质的方式,与其他元素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昆汀式的暴力美学:于无情中夹杂着一丝温柔,于残酷中浸没着一抹浪漫,粗野中渗透着一分敏感。
一、人物

昆汀电影中的人物大概是最不具备社会契约感的一拨人:街头混战满身刺青的黑帮、一言不合就拔枪相向的暴徒、身手敏捷表情冷漠的职业杀手、为了利益不惜代价的毒贩、与罪犯勾结为奸的腐败警察、妖娆风骚毫无耻感的街头妓女……

在这个由欲望与私利编织的世界里,却反而表现出了每个人物对自我原则的誓死捍卫。

二、 爱情
昆汀电影的爱情总有着残酷仙境般的特质——混合了暴力、复仇、伤害与宽恕的爱情。

在《杀死比尔》中,黑老大比尔以一场在婚礼教堂进行的机枪扫射报复了试图脱离杀手身份回到普通生活的旧爱(乌玛·瑟曼饰)。在比尔的视角里,哪怕那些婚礼现场的亲友对眼前这位新娘真实过往毫不知情,哪怕他曾经对眼前这个身着雪白婚纱的女人如此骄傲与深爱,哪怕这个女人是他年幼的小女儿的亲身母亲,也不足以抵挡一场关于报复的屠杀,因为“背叛”是他原则所不能容忍的存在。
三、主题
每一个昆汀的电影都在讲一个江湖故事。

不同于武侠江湖所渲染的仗剑走天涯式的逍遥侠义之气,昆汀的江湖是一个大烩炉,楼里街角的各色人物相遇碰撞,欠债情仇的故事就这么自然展开。昆汀的电影总会有很多惊喜之感,这种感觉好像回家打开那本在地下书店淘到的粗劣漫画却发现异常好看。

永远不要试图在昆汀的江湖故事里寻找寓意,故事就是故事,一切情节的发展都已经展示地淋漓尽致,这些角色即大胆直白又可爱有趣,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那样有太多的界限与畏惧,或许因此才令观者着迷,总觉得那里人人有股江湖气。
四、女性
如果昆汀的电影没有了那些女性的身影,就会显得异常乏味。

昆汀塑造的女性角色是独特而迷人的:坚强、叛逆、妩媚、性感、机智、勇敢——硬朗与柔软两种气质碰撞在一起,就产生了昆汀电影里无数令人深刻充满魅力的女性角色。

昆汀自己都说,乌玛瑟曼是他心中永恒的女神。昆汀的荧幕里,乌玛有太多的经典造型了。最著名的应该是《低俗小说》的海报:乌玛瑟曼涂着红唇趴穿着跟鞋,双腿交叉地趴在床上,手里叼着点燃的香烟,周围平铺着烟盒、手枪和低俗漫画。乌玛的眼神里有不屑、警惕、懒散和好奇。一张海报,就塑造了这个混迹在黑帮边缘的性感叛逆的荧幕形象。

昆汀向来以暴力美学——这种奇特而怪诞的风格结合而著称。
或许这就是昆汀,并不试图在作品里表达任何立场,只是像一个喜欢恶作剧的街头少年,将手里各种心爱的玩具组合、把握,尝试寻找新的乐趣。
或许,这也是观看昆汀片子最好的姿态,不去试图寻觅任何高深的意义,就是沉浸一个个爱恨情仇的江湖故事中,尽情享受刺激与美本身带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