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雅罗鱼
瓦氏雅罗鱼又叫华子鱼,在我老一辈的饮食字典中,那可真算得上贵宾宴席的佳肴盛菜。关于华子鱼的历史,暂且没有听过父辈们的描述,但让我清晰记忆的是“冬捕节”和华子鱼鲜美的味道。
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没吃过华子鱼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没观赏过冬捕盛况同等遗憾。每每我上街,那些水族市场水箱里刚捕上来的华子鱼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它们肚皮称华润浅白色,由肚皮到背部的鱼鳍是一个由浅白到深灰的递进色,十分富有立体感。不过,最美丽的唯独他们的习性,成群结队随波而动,就像是一群美丽的浅灰色线条在浅蓝色的天际线边划过,在华子鱼洄游的季节是十分壮观的。
在我的印象中,华子鱼并非可爱,所以从未闻听过有关于华子鱼的一些趣事,只记得华子鱼虽普遍,但并非家常便饭,所以每当妈妈提议要做炸华子鱼的时候,妹妹的口水总能从嘴角流到下吧,样子十分可人好笑。自古常用的做鱼方法无非清蒸、水煮、油炸、红烧。当然,方法还要根据鱼的大小,习性进行适当处理。南方做扁鱼多用红烧、清蒸、水煮,而华子鱼一般长度为15—19厘米,多做于油炸。新鲜的华子鱼,要先破膛,然后吧身体内的器官和肺摘掉,这与普通鱼的做法并无奇异。其次是刮麟,待麟片刮干净,就可以进入备炸状态了。如果鱼膛内有鱼籽,那就可以和鸡蛋搅拌炒一碗鱼籽。鱼籽本身就富有丰富的蛋白质,再加上鸡蛋,配上一盘酥脆嫩滑的华子鱼,虽并非补品,但对于身体的营养和好处是没得说的。
在能蒙古克什克腾的达里湖,随着湖水日益严重的蒸发,水的含盐量早已不再适应任何鱼类的生存,但当洄游季节居然还能看到华子鱼冲破水花,逆流而上。这是生命的奇迹,也是不服于命运斗争下的胜利。我们不也是如此,并非事事顺心,像波涛洪流冲刷着我们的内心,即便环境险恶,也要勇往直前,这就是华子鱼,也是自己。
华子鱼最珍贵的,并不是日益减少的肉质,而是永恒不灭的品质。
Time=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