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树
大柳树是一个地名。对于人生地不熟,想省钱又不想住地下室的新北漂来说,大柳树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听到公交车喊“大柳树西到了,请从后门下车,开门请当心!”我下了车,跟在我后面的有很多人也下了车,看来这个地方住了不少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大大的一墙多高的广告牌,因为贴满了各种租房和人流手术之类的广告让我看不到牌子上到底宣传的是什么了。来回走走看看,瞬间有种泪崩的感觉,这是北京吗?这是我认识的北京吗?难道我以前见到的都是假北京?马路边的确有几棵大柳树,但更多的是大杨树,杨树后面是一排一排破烂不堪的房屋!哦,不对,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是一片一片废墟!只有一个楼没有倒下,是倾斜的,二层整层的天花板也是斜的,眼看就要斜到了地面一样。毫无疑问,到处都是砖头和瓦砾,能够吸引眼球的无非就是那些半倒半立的墙了,像抹了几斤胭脂水粉的老太太站在那里,白粉在秋风中一层一层被吹落,看的路人瑟瑟发抖。
我隐约觉得我上当了,拨通了中介人的电话准备讨个说法。接电话的是一位老阿姨,听动静应该是房东吧,我梳理了下情绪问怎么回事。阿姨年纪的确很大,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还老是听不清我说话,我就耐着性子一遍一遍重复着跟她喊话。顺着阿姨告诉我的路线,我走到了村子里面,很快便找到了我求租的房子。阿姨定是没有看出来我是不满的,不停的夸耀自己的房子多么合适多么宽敞,她领我上了楼,选了一个靠中间的房间,很熟练的打开门进去。这是一间6平米的房子,屋里除了一张空床以外,还有一张书桌,其余的都没有了。要说家徒四壁也没有比我看到的情况更可怕吧,因为我觉得家徒四壁最起码还有壁呢,可这屋子的墙壁居然都是发黑,还有一大片区域掉白灰了,唯一整齐的一面墙上有很多黄黄的印子,离近了才发现那应该是宅男独有的印记,心里不由得骤然恶心了一下!
阿姨打开窗户,用一种很熟练的语气炫耀这个屋子,“嘿,小伙子,你看这屋子多亮堂啊,住你一个人多安静啊。看你小伙子戴眼镜挺斯文的,阿姨还特地给你搬了张书桌上来,这屋十来平呢,地板都是我新换的,你要想做饭呐阿姨把楼下那个木桌给你搬上来,可以放一电磁炉,冬天咱们暖气是跟全北京统一的,热着呢!”我认命地不停点头、嗯、哦的回复着,其实我也不瞎,这屋子多大一看就知道,而且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她有力气给我搬什么桌子,亮不亮堂也由不得我这个外地租客说了算了,交了房租,我就成了大柳树移民了。
扔下包袱,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转转,买了很多大白纸、宽胶带、LED灯泡、台布、被褥之类的东西简单的把新窝收拾了一遍。也不能说我有洁癖,可每当我看到墙面上那些宅男的印记就恶心的站不稳,于是我把四周的墙面全部都糊上大白纸,后来又贴了一层墙纸,破损的墙面钉上了一块网购来的大白板,这样屋里就有了亮堂的样子。天花板我是直接用油漆刷出来的,因为油漆买多了,我顺便把桌子和门一起都刷了一遍,虽然说屋子本来破了点,但毕竟是给人住的,怎么说也得有点人性才对。我用超市买来的几块钱的彩纸剪出了不同形状的图案,贴的满墙都是,只要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地方,都必须有装饰,有装饰的地方必须有色彩,两天的功夫,这个比太平间还阴森的地方就变成了动画王国了。我还淘了一个不大的地毯和懒椅。窗户这东西比较难搞,毕竟是带铁栏的,还是生锈的那种,我是斗不过那些铁锈的,索性也用彩纸一点点全给它卷起来了。老太太送我的那个灶台桌本来就搁不下,于是我拽出来摆在了窗外面的过道里,养了几盆花,这样反而有种变废为宝的意思了。
我住的村子对面有个市场,叫做大柳树市场。周末的时候闲得无聊就会去市场转两圈,看看有没有啥便宜好看的好玩的可以摆在家里的,就这个癖好导致我本来就不宽敞的屋子挤出了一件又一件装饰品。这是个说拆迁却一直没有拆的市场,按照阿姨的话来说,每年冬天都会有领导说今年要拆迁了,都准备好吧,结果每年到过年还是一样的过,第二年还是重复那句,马上要拆迁了。一句话重复十几二十回也就没几个人信了,这恰巧也符合北京人的心理。说起北京人,还是蛮有意思的。住我隔壁的小姑娘隔三差五的总是往我屋里跑,我也不敢说不欢迎,想来房东肯定是知道这么回事的,甚至我越发觉得是房东怂恿她往我屋里跑的,理由很单纯,你这屋儿亮堂啊!你这屋儿有网啊!有一天隔壁家捉到了一个小偷,被打的满头是血,警车来了一辆又一辆,小姑娘跟对面的大妈仰着脖子往下瞅,“快来看啊,快来看啊,抓住小偷啦!”
我比较喜欢观察人,这时候你就看吧,零星的远远望着的都是外地人,看一会就回屋躺着了。扎堆时不时偷瞄的肯定是北京人,瞄完之后还得聚一块讨论讨论,“嘿!你看这小伙子,哎呀多年轻啊,被打多惨啊!”“嗨!多俊的小伙他也他妈的是小偷儿,干嘛不打啊?”“嘿!”“嗨!”“嘿!”“嗨!”……我总结出的一点,北京人都爱说这俩字,好像没有这两个语气词,就无法表达话里面的意思!也有更明显的特征,比如老张说这警察一个月来两三趟,我们的烤肉摊都不敢随便儿出了,推车的李大爷就说了“您看这大柳树市场还在不?”“在啊!”“您看那村头豆腐还卖不?”“卖啊!”“得嘞!想那么有什么用处啊,能买东西能吃饭,啥也没动呢,这么过,舒坦!”
周围人跟着哈哈一乐,玩的玩,散的散,这大概就是北京人吧。千百年来的祖祖辈辈活在皇城脚下,古时候看到任何大官那可都是不能多管闲事儿的,有鸟逗鸟,有鱼斗鱼,有蝈蝈就养着,有麻将就搓着,没事儿来一葛优躺,打开收音机,一杯茶,一根烟,赛过活神仙!
两年前带朋友去欢乐谷游玩路过大柳树,村子已经不在了,也许那个说了十几年的拆迁笑话真的就突如其来的实现了,唯一不变的是满眼的废墟。朋友问我,这里离国贸那么近,怎么那么破啊?我说你这可就不懂了吧?人家这地方可是专门用来拍电影的!
-
慕斯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07 22: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