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瞎想想
都怪台北书展的时间定在每年2月初,来了几次看书展都要遭遇阴雨绵绵的天气。而这次选的时间更是前所未有的糟糕。2月3号一来就赶上14年一遇的寒潮,持续时间与我们来台北的时间完全重合,打开电视也都是合欢山下雪、寒冷猝死多少人的新闻。不仅冷,雨从早到晚下个没完没了,不知疲倦。
阴冷雨之余的体验就是地震。没生活在地震带,从小到大体验过的地震屈半只手可数,去年去了两次日本都没赶上地震,这次就在台湾体会到了。2月4号在宜兰野了一天,回到台北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突然觉得头晕,接着床就摇了起来,像一个大摇篮左右摆动。我以为是我太累了出现了幻觉,紧接着墙上的画也开始摆动,发出咔咔的响声,那一刻才反应过来,莫非是地震?随后手机就收到了地震警报,原来是台湾东部海域发了5.8级地震。震完了打开电视机,电视台全是关于地震的新闻。看看脸书上,台湾的朋友们也是哀鸿遍野。还没来得及反应,余震又来了两次。在脸书上,台湾的朋友说让我放瓶水在床头观察。我也就胡乱灌了半瓶矿泉水放在桌子的边缘。其实这一晚并没太多想法,太累稀里糊涂就睡着了。
6号半夜11:50分,地震又来了,又感受了一次床变成大摇篮的过程,只不过这次是心里知道是地震,带着地震的心情去感受地震。手机上的地震警报也几乎是同时响起。这次比上次的震感还要强烈。电视上说花莲有楼倒塌,气象局不排除有更大的地震发生。
所以我要怎样呢?我也不知道要干嘛,甚至都懒得下床,因为很疲惫。房间很冷,暖气不足,完全没有意志力可以离开温暖的被窝。我在街角的12楼,似乎往上往下走都不妥,离开酒店跑到外面也是冻死。多想也是徒劳,该来的也没法阻挡。最后拿了一个枕头放头上就睡着了,想着万一楼塌了先保住头缓冲一下,缺胳膊少腿可以,头没了可不行。第二个想法是反正也买了意外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能拿到赔偿。也没多想又睡着了,听说半夜还有几次余震,但完全感受不到了。
在地震等天灾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也许在课本上或者电视上看到了很多种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没有那么理想。在台湾相关的网页后知后觉地补了一下地震急救知识,http://www.cwb.gov.tw/V7/earthquake/quake_preparedness.htm ,在室内是这样:
- 保持鎮定並迅速關閉電源、瓦斯、自來水開關。
- 打開出入的門,隨手抓個墊子等保護頭部,儘速躲在堅固家具、桌子下,或靠建築物中央的牆站著。
- 切勿靠近窗戶,以防玻璃震破。
- 切記!不要慌張地往室外跑。
就暂时马克一下吧,但实际怎样处理也许也没那么理想。最后还是希望台湾的一切安好,安全度过这段不安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