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丧
来上海一年多以来我养猫、谈失败的恋爱、做枯燥的工作、拿着依然养不活自己的薪水,渐渐放下了要做一家之主(支柱)的执念和无用的横冲直撞的成功野心。也许在别人看来活得很失败,可是奇怪地,却也渐渐放下了之前对父母一直拿“爱”给我施压的怨念。不知道这算是叛逆还是算终于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回想之前父母在青春期,也是成长期给我施加的压力:当我考试考了好成绩时、当我学习稍有懈怠时,经常性地对我说“我们家里几个孩子就指望你了啊”!可是家里明明还有其他孩子,为什么偏偏是我,你们是父母又为什么要指望我?(这给了我一种父母养我是为了我给他们养老错觉,而后来我也无意中向父母透露了自己的这种想法,现在突然想通为什么我妈当时会那么伤心了,因为我说的话伤害了她)
这种期待一方面真的有好处,他让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自我变得十分强大——想想别人的青春期,还是需要父母照顾的叛逆少年,而你,已经可以给原本应该是一家之主的父母希望了,你是不是很重要,是不是很厉害!
但同时这种好处与强大的自我又好像是虚假的,她让你觉得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同时,也让你丧失了与同龄人一起相处一起成长的契机,在长大的路上成为了孤独的行者。这也是为什么在进入高中以后我开始渐渐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是说我觉得自己有多特殊,而是觉得自己好像不正常,自己的家庭与其他人好像也完全不一,世界上还有这种许多兄友弟恭、姊妹相亲、妈妈做饭很好吃、爸爸赚钱养活全家的家庭,所以我在另一种意义上觉得自己被孤立了,于是拼命学习,想要在其他方面超越他们,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但当时年幼的我所不知道的是,虽然一时的努力可以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是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再努力也只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行越远。
就像我说的这是种虚假的强大,并伴随巨大的副作用。我相信能量守恒(在另一种意义上也相信有命中注定),就像兴奋剂,用激素给了你一种虚假的(也不能说虚假)暂时的强大后,随之而来的是与这些提前预支的能量相匹配甚至更多的萎靡不振。
而今年,甚至再往前数的10年,就是我的兴奋剂过后的副作用期。
其实把这些不振作全部归因为父母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许这也可以说是失去青春期的我对父母的一个漫长而不动声色的反叛。你想我功成名就、现世安稳,我偏偏要往你们期望的反面去。
现在终于明了的我,在漫长反叛过后是否应该开始渐渐找到自我的方向,是不是应该渐渐学会对抗父母的期望,又也许,我应该与父母沟通一下,也许他们的期望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