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这里有乾隆爷的双份祝福,请查收!
上一篇小编为大家介绍了
乾隆老爷喜爱的独具少女风格的瓷器
浮夸繁缛的纹样装饰让人眼花缭乱
加上少见的器形
让人不禁赞叹
也就他乾隆老爷子
最爱捣鼓出这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来
不过玩笑归玩笑
这些造型古怪的瓷器
自有它们的宝贵和被喜爱的独到之处
今天,小编又给观众们带出场了一种稀奇古怪的瓷器

双连瓶 又称“双联瓶”、“合欢瓶”
大家是不是不由自主想到了连体婴儿?

大家估计又要哭笑不得
乾隆老爷真的很会玩
这种花样儿也给整出来了
还真别说
这种形制的双连瓶
虽然第一眼觉得造型浮夸了些
但多看几眼
以我们的超高包容度
乾隆老爷再古怪的审美也能一一接受!
而且双连瓶象征吉祥的意义
自不必说,任谁都会欢天喜地的接受
中国人自古喜欢成双成对的东西,有“双鱼吉庆”、“双鹤对舞”、“双福(蝠)”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纹饰。

另外最常见的就是结婚场合吉祥的象征,例如“囍”字(双喜,形像“铜双管杯”),其器形流行于明晚期至清中期间,一般认为当作合卺杯之用,合卺杯即古代婚礼所用的酒器。也因具有和合吉祥的吉祥之意,常常被称为“合欢罐”或“合欢盖”。这些吉祥的含义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团团圆圆,成双成对是华夏民族随着血液继承流传下来的美好传统。

这件双连瓶,不仅造型美,纹饰更美。通体用珐琅彩描绘各层纹饰,以腹部的两组婴戏纹构成主题图案。一组绘四婴戏羊图,图中一婴肩背梅花,一婴手持灵芝,一婴骑羊,一婴手持花卷,寓意“三阳开泰”。宪政冬去春来,阴阳消长,有吉祥之象。另一组画面绘九子嬉戏图,其中一婴抱瓶,瓶口中飞出五只蝙蝠,群婴做欢呼状,寓意“福在眼前”,“多子多福”。整个纹饰层次清晰,画工精细,顽童眉目清秀,神态逼真。色彩浓淡、深浅相间,突出了画面的浊淡阴阳。游园彩料较厚,以致花纹凸起,富有立体感。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可以算的上是清朝的三个盛世,乾隆时期,清朝的实力可谓达到了顶点。而国力强盛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在大力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就是,清朝的瓷器简直是大爆炸式的发展,不仅仅研究出了前朝各种各样的瓷器烧制方式,同时,也发展出了很多的本朝特色。

双连瓶的形制,已见于乾隆之前的官窑和民窑。乾隆官窑为表现其卓越的承造能力,故于前人的基础上无不尽力烧造「双管瓶」、「三级瓶」、「四喜瓶」、「五岳瓶」、「六孔瓶」和「七孔花插」等,同时足以展现技术与想象的瓶式。

若从成型技巧角度看,清代瓷器的造型在我国陶瓷史上的确达到了盛况空前的地步。它竭尽制作之能事,无论大器小器均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以瓶而论不仅有小到二寸、三寸之瓶,也有大到五六尺之瓶,其形“圆如壶,圆而下垂如胆,圆而侈口,下如尊,廉之成角如觚,直如筒,方入斗”(清朱琰《陶说》),可谓复杂多样,变化无端。
有放置书桌、案头的座瓶,有挂在墙上的壁瓶,系在空中的吊瓶,放在轿内的轿瓶等等。

这件双连瓶,瓶作扁圆形,为凸显别出新裁的造型,两只扁圆瓶以前后错开但腹部相连的形制出现。口作唇边向内敛收,短颈、长方形矮足,胎骨厚重,瓶面满饰蓝、紫锦地图案,锦地之上再彩画各式缠枝花卉。双连瓶腹部中心两面开光,分画梅花、喜鹊及水仙、鹌鹑,由于两器相连,故前后两面的开光,皆因交错之故而各出现圆形与半圆形的作法,此变化亦与蓝、紫两色釉彩的交叉出现共同形成有趣的对应与变化。器内及底皆施湖绿色釉,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款。

在装饰方面,乾隆时期的双连瓶图案大多都追求华丽繁缛的风格。题材内容广泛,在传统的花卉、禽鸟、山水、人物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寓意福禄寿、太平盛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很多纹饰运用谐音来表达吉祥的祝愿,脍炙人口。乾隆时期的画风多受到西洋的影响,一些瓷器上的缠枝植物纹和花鸟纹风格西化,也出现了更多的西方人物和故事的装饰图案。

此双连瓶器形难得,外施白釉,质地,釉药皆精练之极。器身两侧开光,开光内一面绘“帕里斯的审判”,另一面绘“安东尼和克里欧帕契”,用的是西洋画风的阴影法或没骨法。开光间及盖,底,皆用胭脂红的腾蔓纹装饰。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古月轩杰作。
乾隆时期的器物以新、奇、巧而闻名,或许没有明代瓷器的大气典雅,没有康熙的古朴浑厚,也不如雍正的秀美雅致,但也集合前朝之大成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玲珑精致的风格。在工艺技巧上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造型上,别出心裁地创造了各种不同工艺和形制的器皿,其用途和玩赏方法也各不相同,制作工艺更是较前代加大了数倍难度,以达到证明此代的技术最为精妙绝伦。
由此,各种工艺难度的瓷器应运而生,例如巧夺天工的交泰瓶;别出心裁的转心瓶;独具匠心的的灯笼瓶,都是时代映衬下的精美产物。
【联系我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周内瓷片上新日,欢迎有藏友共鉴。
观瓷书院珍藏明清时期典型瓷器,更多信息。可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观瓷书院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