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快与慢

我们常说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我们时长羡慕乡村的坐看落花之闲适,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一面向往着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忙碌充实,一方面又期待着说走就走背起行囊的决断玩味。关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就是这样的矛盾。那回到矛盾本身,我们要去理解的是何为快,何为慢?才能去进一步明白为何我们会有矛盾的心态。
关于快,我们有无数的形容词加诸于上,好的坏的都有。关于慢,我们同样有更多的褒贬之词来解释。快和慢,如何去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自己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如去看看别人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刘美辰的《再急也要慢慢来》。
她着重从“慢”的角度去理解生活,去活化“快”的生活目的。我们追求“快”更多的是享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而我们也容易将“快”变成“极速求成”或“经不起等待”。 刘美辰的“慢”,就是在“快”的结果追求上融合生活方式的舒适和淡定。这事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的确不容易,我想哪怕是这本书中也未必能够讲透这个问题。
关于“慢”,我们有很多话想多,我想哪怕是再勤奋的人,大概也是希望能有闲下来的日子。但关于如何慢,却是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
慢慢来,去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在求速度的前提下,要保证好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而衡量生活质量方式最重要的无非是快乐,慢慢来也就意味着保护好生活中难得的这份快乐,和人际交往的快乐,和兴趣爱好的快乐,甚至是和工作事业的快乐。
正是因为慢,所以才更需要有规划。简单的例子,就是下班或休假的自由时刻,我们很容易陷入无所事事或毫无乐趣的混沌状态,这就是刘美辰所说的自律。自律并不与慢相克制,反而是有效促进的。自律的规划能够更加提高慢享受的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能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也就是实现了我们驾驭时间的目的。
“慢”更多的是注重生活的过程享受,“快”更多的是偏向人生的目的达成,虽然说《再急也要慢慢来》,可是总有些人需要用快速的成果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也是看个人情况来理解的吧。
慢不是意味着懒散,意味着无所成就,在“慢”的角度上去深化“快”的生活目的,这就考验我们的个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