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制《见字如面》第二季,提问环节被剪,体会“演员”的不易
本文首发于自媒体公号“小牛和丸宇(xiaoniuwanyu)”
在过去的2017年里,有一件事比较难忘,就是参加口碑节目《见字如面》第二季的录制,与评论嘉宾同台,而且我现场给梁文道和蒋方舟提了问题,剩下的日子就是等着播出,看看自己出境的模样。
按照节目播出的顺序,我参加的是第八期,本来会在2017年11月份播出,谁知节目刚播了一期就传出被下架的消息,复播时间遥遥无期……


接下来,我将怀着遗憾的心情,简单回忆一下当天录制的情况。(微笑)
《见字如面》的第一季没怎么看过,没想到却有机会参加第二季的录制。这是来自“理想国”会员的福利,报名成功,即可参加现场录制。2017年8月19日星期六要录制一整天,内容是第二季的第八期。
周六上午10点开始录制,我查了地图,估算好时间打了辆车过去。可是这个叫半壁店1号文化产业园的地方很难找,跟着司机师傅绕了两圈,问了附近的路人,才在街边寻到一条通往产业园的小路,中途给主办方小程打电话问路线,他也很难描述路该怎么走。
啊,人生的路,只能靠自己走,谁也靠不住。

赶到录制现场,看到好多人也因为迟到,没能及时上台。好在今天还有两场录制,主办方要让到场的“理想家”(对“理想国”会员的称呼)们,都有机会上台体验,也才知道会有提问和出镜的机会。
站在台下,身后休息室房间(也算是后台化妆等准备工作的地方)里走出来一个人,看清是许子东老师,他不紧不慢地走到台上,跟在后面出场的是两位美女,一个是嘉宾主持杨雨,一个是主持人翟毓红。影视剧现场,我倒是见过,电视节目还是头一回。录制一般都不会准时开始,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耽搁,比如衣服的颜色,或者主持人的项链配饰等细节问题而更换与协调。

第一场没赶上,在下面偷拍一张许子东。
虽然因路难找,导致迟到,有些让人懊恼,但事情总有两面性。首先,我以为来现场录制,只能作为大批现场观众观看而已,就是有明星嘉宾朗读信件的现场,而这部分其实已经录完了,或者说跟我要参加的评论嘉宾现场是两个空间,两个录制现场,无不干扰。
我参加的录制现场,则是和评论嘉宾同台,舞台背景搭建成像是在一个酒吧里聊天,我们围在评论嘉宾身边。节目组会给你安排提问,如果自己觉得有更好的问题,可以不管摄制组的安排,自行提问。

坐着的几位姑娘就是和我一样的“理想家”,也有“面粉”,当然漂亮的姑娘会安排好几场。
其次,让我欣慰的是,由于晚到,我将参加下午2点的录制,也就是梁文道、蒋方舟做嘉宾主持的一期,这二位人物正是我所感兴趣的。我和另外两个理想国会员坐在离他们最近的一桌。这个距离,自然是会被分到问题的,是提给蒋方舟的。这期节目,有一封信是蒋方舟写给张爱玲的。这是节目开播以来,唯一一期写信人就是评论嘉宾的。
现场工作人员提醒,这些问题有可能会被主持人问掉,那就要自己准备好新问题。果然,我要提的问题一上来被主持人问掉了。我只能认真听完他们的对谈内容,重新准备新的问题。三个人在聊张爱玲的同时,聊了很多胡兰成的事,于是我的问题是,各位刚才聊到了胡兰成,都是从道德角度出发的,甚至还说他是渣男,那又如何评价胡兰成的作品呢;第二个问题,我补充说蒋方舟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就是,如果有机会给胡兰成写信,会写什么。

我知道这第二个问题有点傻,但是时间紧急,到了现场提问环节,我就得举手发言了。再加上,最先他们给我的问题是想问蒋方舟,写这封信已经过去五六年了,站在今天的角度,还会给张爱玲写些什么,主持人第一个问题就问的这个。所以,我把他改成了写给胡兰成……
在录制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在家里看视频,往往投入得不够,不想看的地方就拉过去不看,或者吃着饭吃着零食,或者想停就停,总有种可以随意掌控带来的便捷感。而录制节目,即使不提问,也会认真听,因为你干不了别的。

我和梁老师的发型保持一致。
录制结束,自然是和几位大咖拍照合影。我自然没有“放过”梁文道老师,并给他看了我们9年前在单向街的一张合影。我还记得那次活动之后,大家都拿着他的新作《常识》去签名,唯独我拿了他写的港版的《弱水三千》,他当时真是颇感意外。


若说意外,我参加录制其实也难得,但播出之后的意外就是这样一个“阉割”的结局,只留下和梁文道的合影当作纪念,以及几张截图作为录制的证据。
- end -
小牛和丸宇
xiaoniuwanyu

-
大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2 12: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