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78-2018,一个家庭40年的春节记忆

又开始进入春节倒计时。你有没有觉得,虽然春节每年都在过,但每年春节都有一点不同,又有一点相似?
不同在于,每一年都比过去富裕,有了一些成长和进步。每个人回想起来,大概都会觉得当年跟现在比起来像是旧石器时代一样贫穷。
而相似在于,无论怎样变化,春节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火热的内心,希望今年的春节比过去的更好一点。
每一年春节的特殊意义就在于:
不管是谁,都自认为当年的那个春节,是在时代的最前沿。
仅仅从1978年到2018年的40年间,过年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来看看坐标成都的饱妹全家在这40年经历过怎样的春节吧。

请回答1978
花生瓜子凭票排队抢购

年菜 咸烧白 粉蒸肉 炖鸡 红烧鱼 腊肉 香肠
零食 花生 瓜子 水果糖
饮料 无
费用 约30元
人数 4
压岁钱 两毛 五毛 偶尔两元(土豪亲戚!)
那个时候,每个人一年最大的期盼就是过春节。因为在那个物资短缺、一切凭票供应的年代,只有春节才意味着有一件新衣服,才能吃上一顿好的。一顿年夜饭,有时甚至抵得上一个家庭一年的积蓄。

五点的时候天还没亮,那时还是孩子的饱妹妈妈却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今天要去买朝思暮想的瓜子和花生,晚了就没了,哪家孩子敢睡懒觉!不仅自己要早起,饱妹妈妈还号召了弟弟妹妹,“早饭都没吃就一路小跑去抢购。”可是,“咋个队排这么长哦!”气得她直跺脚。

蜗牛般的队伍终于挪到了尽头,没想到已经过了三小时。接过两个口袋,几人就兴奋得把咕咕直叫的肚子忘得一干二净——实在是太珍贵了,即使偷吃也要小心翼翼的,拣一两个小的,仔细剥开细细嚼。“走到家附近再偷偷吃一颗,因为拿回去就要炒熟,捣碎搀上红糖、芝麻、猪油等到煮汤圆,大年初一才能吃到喽!”
领到的珍贵食材还有肉和糯米。肉做成那种吃得久的风干腊肉。在外面捡柏树枝,点燃了“煍(四川话读秋)”腊肉,熏得蜡黄。还有灌香肠,这是个大工程,需要全家人一起出动——切肉、和香料、灌肠衣,每一步都需要一个人负责。腊肉香肠做好要一条条挂在墙角。这在当年是一种低调的炫富——谁家肉多,就是大户。

至于糯米要自己碾成汤圆水粉,有时候好多户共用一个石磨。每个人都特别焦急——先磨好的忧虑太阳不出来晒不干水粉,还没磨的生怕到了除夕石磨还没转到自己家。家家户户把磨好沥干的水粉装好挂在树上,看到那一个个树梢上的小口袋那就是要过年了……
虽说我们政治课本里熟知的“改革开放”到了这年底才炸响第一记春雷。但事实上从春节起,各种改变就在悄悄进行。

比如许多十几年没涨工资的职工今年都要加钱了,比如许多过去只能在工作岗位上过“革命化春节”的亲戚终于可以回家了。

再比如过年期间,同学之间除了互相拜年,还有一句打招呼的常用语——“你高考没有?”

那时候连个电视都没,更别说春晚了。但每个人都异常兴奋和满足。年三十晚上单位组织“露天坝坝电影”。荧幕小还模模糊糊,但四周黑压压挤满了人,占不到位子的还急得上了树。

四川宜宾市还破天荒举办了十几年没办的灯会,“人都挤爆了”。
那个春节,夜越深,越没人睡觉,大家都嚷着要放鞭炮。“那时候就几种火炮,声音特别大,女娃儿捂着耳朵站很远,男娃儿放地上点一下撒腿就跑。”一声巨响,烟雾大到对面人的脸也看不见。


请回答1988
巧克力和可乐雪碧最稀罕

年菜 咸烧白 粉蒸肉 炖鸡 红烧鱼 腊肉 香肠 炖海带 甲鱼 虾
零食 大大泡泡糖 果冻 大白兔奶糖 酒心巧克力
饮料 茶叶 可乐(稀有) 雪碧(稀有)
费用 约200元
人数 7
压岁钱 二十元
这一年,那个让万千八零后少女神魂颠倒的少年三人组还没来得及把《青苹果乐园》唱进大陆,饱妹爸爸妈妈就准备要结婚了!
亲戚送来好多零食:红绿黄三色水果糖、牛皮纸包装的点心盒子,其中有一种高级零食是国产酒心巧克力。长得像个窝头,沉甸甸的,酒味浓郁。还有人专门从北京带回来几小瓶可乐和雪碧。

这些零食最后大部分被年幼的饱妹舅舅给承包了。他原本一直盼着上海的姑姑回成都时带八宝饭,没想到上海闹“毛蚶病”,到处消毒不让出门。

这件事给他幼小的心灵一记重创,气得哇哇大哭。为了哄他开心,一家人不仅让他吃零食,还允许他和隔壁小朋友玩了三个下午——那个小朋友有一个上海亲戚捎来的游戏机,可以打俄罗斯方块,凭此制霸方圆一公里。

结婚是件大事,大人们决定过年两家人一起出去吃顿好的。经过好几天的重大商议,最终决定去当时成都市政府御用招待所成都饭店(四年后它成为了西南地区第一家四星级饭店)吃年夜饭,这在当时洋气得不得了——这一年,成都的年夜饭第一次出现了清蒸海鲜。

“那个饭贵得哟!当时点了个汤叫‘青龙过海’,里面就漂了几根空心菜,就要七八块钱!”那时候饱妹妈妈的工资一个月只有三四十块,把她心疼坏了。
吃完饭,大家就要急忙忙回家看春晚。这是家家户户大年三十必备节目。一路上,一家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第一回春晚李谷一好凶哦一口气唱了八首歌!第二回春晚,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太好听了!还有陈佩斯和朱时茂的那个《吃面条》,看得肚子饿得不得了……
那年家里只有一台两三个频道的14寸的黑白长虹电视。一到八点,鞠萍的脸一出现,总会引得大群邻里小孩巴巴地坐在门口“蹭电视”:水烧开了没人去提,连上厕所都要忍了又忍,就怕错过了节目间插播的有奖谜语。

这一年,“赵丽蓉第一次上春晚,她都六十岁了!还有毛阿敏,她当时最红了,过完节大家都去买她的磁带听,大街小巷的录音机里都一遍一遍地播她唱的《思念》,咋个听都不腻。”


请回答1998
与陌生人同桌吃火锅

年菜 烧什锦 自助火锅
零食 西瓜泡泡糖 中华丹 粘牙糖 跳跳糖 无花果丝儿 金币巧克力
饮料 娃哈哈AD钙奶 健力宝
费用 约300元
人数 8
压岁钱 二百元至四百元
这年是在《水浒传》激昂的片尾曲《好汉歌》中开幕的,饱妹也开始上小学啦!

近几年的春节跟以往相比有了两大变化。
一是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回农村过年的人也变多了。
以往过年,大家都在城里走亲访友,但这时候城里人已经不怎么去别人家拜访,“去乡下亲戚家走走”倒成了流行。
饱妹也跟着爸爸第一次回农村老家扫墓。那时的农村在小孩子眼里绝对是天堂——农村有什么不好?简直太好了!

那时农村也有彩电了,随时能看动画片。好看的日历和贺年卡可以剪成窗花贴玻璃。长辈见到小孩子就热情地塞压岁钱。连柴火堆捂热的烤红薯都比城里的香甜。
至于赶集那就简直要呼万岁了!包装花花绿绿的西瓜泡泡糖、棒棒糖随处可见,饼干、鲜花和水果堆成小山,粘牙糖10串才一块钱,握在手里能吃一下午!


第二个是在饭店吃年夜饭和过年期间请客吃饭的人变多了。
那时候,在外吃饭逐渐成为过年潮流,而成都人民也吃起了极具四川特色的年菜——火锅。
那时候成都最热门的火锅店是“热盆景”“狮子楼”以及重庆过来的“小天鹅”,若论辈分和排队气势,当今“小龙坎”“大龙燚”这样的网红火锅店应该尊称他们一声“爷爷”。

即使当年的火锅猪下水多牛肉少、地沟油泛滥、香油蘸料还掺着菜油造假,过年吃一顿依旧面子十足。尤其是年三十人实在是爆满,不得不把一个锅用铁架子格成几个小格,好几桌不认识的人一起烫菜吃。很多时候烫着烫着,格子里的菜就厮混在了一起。“你的毛肚跑进了他的格子,他的莴笋片又不晓得跑到了哪个咔咔角角。”

不过也有好处。吃着吃着大家就熟络起来,在那个比尔盖茨还是首富、京东腾讯默默无闻、电脑只能出现在网吧的Win98时代,火锅的油光映红了每个人的笑脸,就像是一家人。

请回答2008
越便捷,越要记住这个年

热菜 咸烧白 甜烧白 粉蒸肉 萝卜干炒腊肉 麻辣香肠 广式香肠 红烧鸡 红烧鱼 烧鸭 炒虾仁
冷盘 夫妻肺片 红星兔丁 老妈兔头 廖记棒棒鸡 卤鸭 卤猪蹄 卤牛肉 白切鸡
零食 mm豆、彩虹糖、薯片、妙脆角、奥利奥、妙芙蛋糕、旺仔牛奶、费列罗巧克力等
饮料 农夫果园 果缤纷 酷儿 水溶C100 自制葡萄酒等
费用 约1000元
人数 10
压岁钱 五百元至一千元
相信大多数人跟饱妹感觉一样,2008年的春节注意力除了被百年难遇的南方大雪灾和震惊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分担了一部分以外,相比以前也确实过得越来越便捷和轻松了。
首先是年货不用像以往一样提前很久买——反正百货商场里什么都能买到。大年三十的白天,爸爸才会拿出一张公司发的年货购物卡,喜欢什么自己去买。

走亲访友更多变成了电话拜年。父母工作越来越忙,饱妹也上了紧张的高中。大家越来越觉得应该趁着过年大假一起出去自驾游什么的,放松休息。
这一年饱妹也收到了一份难忘的过年礼物,一块当时流行的诺基亚手机5300——上能发短信打电话、下能砸墙砸玻璃,俗称“板砖”。

不过那时候零花钱不多,打电话太奢侈啦!同学之间互相拜年用的更多的还是不花钱的qq语音。
也正是这年起,原本一直在酒店、饭店订年夜饭的我们家突然改成回家吃饭了。
因为饱妹的外公说:“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所以年夜饭更要自己做,自己在家吃,才能真实地感受和记住这个年。”
此后的每一年,除了顺应变化,我们也多了一些坚守:
哪怕外面的鱼做得再精致再好看,我们也要吃外公烧的土鱼。哪怕外面的冷盘再多样,我们也要自家做香肠和腊肉。哪怕春晚被吐槽一年比一年更难看,在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也会和家人一起把它看完。因为年味,就是再怎么变化,一家人也要怀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相守在一起。

这一次,眼看着还有几天春节就快到了。饱妹已经早早做好了准备:年夜饭的材料都已经确认收货,给好朋友代购的伴手礼也塞了一箱,哦对,我已经集到“敬业福”了。
我准备好要回家了。
今年的春节,手机屏幕前的你打算怎么过呢?你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坚守呢?
✍️ 写文章/ 小小
📝编稿子/小小
💻 设计师/ Xman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敬请留言获取本号内容授权
本文照片部分来自网络
正式上市啦
点击书名给朕买
-
绿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02 00:05:26
-
伊丽莎白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3-15 15:25:03
-
豪猪吉列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3-15 11:46:17
-
李氨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3-15 10:08:53
-
vi2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3-09 14:21:35
-
送你365个祝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3-01 15:02:52
-
丠逑一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7 10:47:19
-
阿喀劉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7 00:51:37
-
苏小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6 21:00:26
-
错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5 11:17:46
-
囹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5 08:39:35
-
福豆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4 23:21:17
-
野行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4 21:36:22
-
兔儿没了大萝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4 13:44:15
-
不开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4 12:32:44
-
八月流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3 21:07:16
-
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3 08:45:17
-
我最爱的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2 23:03:41
-
dkdkd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2 15:16:54
-
城市俠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2 15:02:10
-
静鸡鸡的静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12 13:15:46